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3月26日,泡泡发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泡泡年收入保持高速增长,总营收25.1亿元,同比增长49.3%;调整后净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25.9%。2020年,泡泡售出超过5000万只潮流玩具。

  2. 截至3月24日港股收盘,泡泡股价报收于每股51.05港元,下跌5.81%,当前总市值为715.6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00.89亿元)。相较2月17日高点时的107.60港元,目前泡泡股价已腰斩。距离去年年底,泡泡创造上市即千亿市值的往事,过去不过100

    • 概览
    • 品牌介绍
    • 发展历程
    • 公司业务
    • 创始人
    • 品牌文化
    • 行业监管
    • 所获荣誉
    • 品牌事件

    潮流文化娱乐品牌

    POP MART(泡泡玛特),是成立于2010年的潮流文化娱乐品牌。发展十余年来,秉持“创造潮流,传递美好”的品牌理念, POP MART泡泡玛特围绕IP孵化与运营、潮流玩具与零售、主题乐园与体验、数字娱乐四大领域,构建了覆盖潮流IP全产业链的综合运营平台。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港股挂牌上市。

    2022年,泡泡玛特投资HitCard 后者系卡牌潮流品牌。

    泡泡玛特是成立于2010年的潮流文化娱乐品牌。 泡泡玛特在全球范围内挖掘潮流艺术家和设计师,通过IP运营体系,打造潮流文化领域的IP形象及产品,孵化及开发了MOLLY、SKULLPANDA、DIMOO、THE MONSTERS、Hirono等知名IP, 围绕旗下IP推出潮玩及周边商品。 截至2023年底,泡泡玛特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共开设超过450家线下门店和超过2300台机器人商店,并通过多个跨境电商平台触达全球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

    泡泡玛特建立了多产业链的IP商业化体系,持续加深粉丝与IP的情感连接,探索IP在价值实现路径上的可能性。 2023年9月,泡泡玛特城市乐园落地北京朝阳公园,成为潮玩行业首个沉浸式IP主题乐园。 泡泡玛特推动旗下IP与其他知名IP/品牌开展授权或联名合作, 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潮流玩具展 及IP主题展览 ,并积极推进自研手游及动画业务。

    2016年

    2016年6月,泡泡玛特就与设计师Kenny签署战略合作,开发了属于粉丝的潮流玩具——MollyZodiac星座系列潮流公仔。 2016年6月,泡泡玛特正式入驻天猫商城,潮流玩具社区电商平台葩趣APP正式上线。 2016年7月,泡泡玛特首家IP店落户上海港汇恒隆广场。

    2017年

    2017年4月,泡泡玛特推出自助销售终端设备机器人商店。 2017年9月,泡泡玛特举办北京国际潮流玩具展, 是中国大陆地区首个大型潮流玩具展会。

    2018年

    2018年4月,泡泡玛特举办上海国际潮流玩具展 。 2018年11月,泡泡玛特天猫“双十一”当天销量2786万,斩获天猫模玩类目第一名。

    艺术家挖掘

    泡泡玛特与超过350位艺术家保持紧密关系,并通过授权或合作安排与其中25位来自全球的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开展合作。泡泡玛特举办的2020年上海国际潮玩展共吸引了超过300位艺术家参与。

    IP孵化运营

    截止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共运营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 。主要自有IP包括:MOLLY、DIMOO、BOBO&COCO、YUKI等; 独家IP包括:PUCKY、the Monsters、SATYR RORY等; 非独家IP:例如米老鼠、Despicable Me、Hello Kitty等。 目前,泡泡玛特已经孵化出了Molly、Dimoo、TheMonsters、PUCKY、Skullpanda 5大头部IP。 泡泡玛特的IP由艺术家、成熟的IP提供商及内部设计团队开发。泡泡玛特合作的艺术家是IP的主要创作者。此外,泡泡玛特也与众多知名的全球IP提供商建立了坚实的授权合作关系。泡泡玛特拥有一支由200多名有丰富艺术及设计相关行业经验的设计师组成的内部创意设计团队。

    消费者触达

    泡泡玛特已经建立了全面且广泛的销售及经销网络,包括零售门店、机器人商店、线上渠道、潮流玩具展会和批发渠道(主要包括经销商)。快闪店帮助创造浸入式购物体验,线上渠道(包括泡泡玛特微信抽盒机、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及其他中国主流电商渠道)提供便捷及有趣的购物体验。 截止2021年12月31日,泡泡玛特在中国大陆开设295家门店,1611家机器人商店。此外,泡泡玛特的在线渠道(包括泡泡玛特抽盒机、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及其他中国主流电商渠道)增长迅猛。2021年,微信平台的泡泡玛特抽盒机实现8.98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92.6%,天猫旗舰店收入5.99亿元,同比增长47.5%,京东旗舰店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近300%。 截止2021年12月31日,泡泡玛特累计注册会员总数达1958万人。

    王宁,北京大学MBA,出生于1987年,POP MART泡泡玛特董事长 兼创始人。

    王宁在2010年创办泡泡玛特,其个人也被《创业邦》杂志评选为2014年度中国30岁以下创业新贵。 登上《财富》2020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

    品牌愿景:

    POP MART旨在成为全球领先的潮流文化娱乐公司

    品牌使命:

    创造潮流,传递美好

    2021年1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点名盲盒消费,指出消费者不应过分沉迷引起行业关注。行业头部公司泡泡玛特相关负责人回应每经记者称,近年来,常见的盲盒、福袋、闷包等营销手段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但确实也被一部分不良商家利用。该人士表示,“我们欢迎监管,监管的目的不是扼杀行业,而是为了促进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2018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指导、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优秀原创动漫作品版权开发奖励计划”。 2019年荣获中国授权大会优秀授权产品设计创新奖、年度国潮榜样、新商业公民——商业模式创新奖、年度新消费品牌。

    2021年12月,泡泡玛特入选胡润中国500强。

    2022年4月,2021中国授权金星奖获奖榜单正式公布,泡泡玛特旗下IP DIMOO获得卓越人气IP奖,泡泡玛特x小猪佩奇获得优秀授权产品零售商奖,泡泡玛特x海绵宝宝获得优秀被授权商奖。

    2022年11月29日,在揭晓的“2022金狮国际广告影片奖”中,泡泡玛特品牌广告片《致奇奇怪怪的我们》荣获“最佳动画片”及“生活日用类最佳广告影片”两个赛道的银奖。

    2022年1月12日,中消协发文称,肯德基与盲盒销售商泡泡玛特联合推出的“DIMOO联名款盲盒套餐”,引发消费者抢购及社会广泛关注。有消费者不惜一次性斥资10494元购买106份套餐;还有消费者为“求娃”而购买“代吃”服务,雇人代买代吃套餐而获得盲盒,甚至不排除将吃不完的食物直接丢弃。中消协认为,肯德基作为食品经营者,利用限量款盲盒销售手段,诱导并纵容消费者不理性超量购买食品套餐,有悖公序良俗和法律精神。

    近来,肯德基联合泡泡玛特推出盲盒套餐,引发舆论关注。此类营销,涉嫌诱导消费者不理性超量购买食品,造成大量食品浪费,令人气愤。

    盲盒套餐,是盲盒营销的产物。盲盒营销是否得当,尚可探讨。但,不是万物皆可“盲盒+”!作为餐饮企业,特别是快餐经营,理应知道食品保质期的重要性,也更懂得限时做、限时卖与限时消费的重要性。如此制造营销噱头,刺激消费冲动,引致严重浪费,有悖于社会公德,也违背了知名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被点名批评、备受诟病,说明盲盒一旦侵入餐饮领域,很容易人为制造“舌尖上的浪费”,只会是一场错误失败的、哗众取宠的营销。

    2022年3月15日,针对此前与餐饮品牌联名引发的炒作现象,泡泡玛特回应称,泡泡玛特在第一时对业务进行调整,在未来与食品行业的授权合作中,全部暂停定制盲盒业务以杜绝可能的食品浪费,并提醒被授权方避免过度营销,在活动机制的设计上遵守公序良俗,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泡泡玛特方面重申,泡泡玛特过去没有,未来也不会以任何形式参与潮玩的二手市场。同时希望广大消费者能够理性消费。

    2022年3月16日,泡泡玛特向上海市消保委作出独家回应,泡泡玛特表示:

    泡泡玛特推出的“SKULLPANDA夜之城”公仔由于是热销系列,出货量很大,不同批次的产品来自多家工厂,可能存在细微差异。经排查,由于工厂和公司内部信息同步存在时间差,导致接到消费者换货的公仔出现判定偏差。

  3. 其创办的泡泡玛特是基于IP运营的潮流文化娱乐公司,多年来围绕IP不断做产业化扩展,并稳步向全球扩张,从中国的泡泡玛特成长为世界的泡泡玛特。 网页 新闻 贴吧 知道 网盘 图片 视频 地图 文库 资讯 采购 百科

  4. 截至10月10日港股收盘,泡泡报收23.60港元/股,对应市值318.9亿港元 (约折合人民币297.35亿元);对比2021年6月的市值高点1447亿港元,市值已缩水77.96%。. 「不二研究」据其半年报发现:今年上半年,泡泡营收28.14亿元,同比增加19.3%;同期,经调整后净利润 ...

  5. 1. 利润翻400倍,毛利率近70%,泡泡如何这么赚. 翻开招股书,泡泡业绩之好,着实吓人一跳: 从2017-2019年,公司营收从1.58亿增长至16.83亿,净利润增至4.5亿;总毛利率高达65.8%,线下店铺净利率近30%; 卖货速度也极快,每年存货周转天数分别是49、45、46天,相当于一家健康的快消品公司; 三年里,除了租赁没有任何借款,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也从2017年的1.4,逐渐增至2019年的1.9,偿债和变现能力逐年增强;现金流连续三年为正,2019年期末账面现金3.2亿。 这样看起来,泡泡如若上市,也会是一支妥妥的“玩具业茅台”。 泡泡收入的飞涨,始于2016年7月,在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开设的首家IP店中,潮玩“Molly星座系列”的上市。

  6. 上市首日开盘后,泡泡股价高开约100%,报77.1港元/股,发行价为38.5港元/股。 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泡泡的营收和净利润保持了不错的增长。 根据其招股书披露,2018年泡泡的总收益5.15亿元,与2017年的1.58亿元相比,增长225.4%;2019年总收益达到16.83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227.2%,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26.3%。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六个月,泡泡的总收益8.18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5.43亿,增长50.5%。 2017年至2019年,泡泡的净利润分别为160万元、9950万元和4.51亿元。 2019年全年净利润较2017年全年,翻了28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