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chanel帆布袋 相關

    廣告
  2. Shop Stylight's curated fashion selection of 100+ shops and be dressed for any occasion. Check out now Canvas Shoulder Bags selection from over 100 shops. Many items on sale.

    • Women´s Fashion

      Women's fashion from the best shops

      online - all on one site!

    • Sale

      Great selection of top brands

      at low prices.

搜尋結果

  1. 2013年3月20日 · 一「船」一意思. 其實,英文對船有很多不同的對應字,如vessel,boat,ship,ferry等。 Vessel可以解作容器、血管、載客或貨的船(甚至飛機);Ship泛指比較大的船;Boat則是比較小的船;所以我們小時候才有一首兒歌,「row row row your boat, gently down the stream」,我們也可以划船,而不靠「摩打」。 Ferry是渡輪,以載客或貨由一邊岸到另一邊。 船務公司叫一些用來載container(貨櫃)的船做carrier。 在香港還有一些小型接駁船,中文叫「街渡」,英文就直接拼音:Kaito(Ferry)。 大家可到西貢細看這種「街渡」跟渡輪有何不同。 「-ship」與「船」沒關係.

  2. 2018年1月8日 · 寒冬送暖 無家有愛. 2018-01-08. 大批義工把送給露宿者的物資,分成約400袋小禮物。. 香港文匯報記者莊禮傑 攝. 熱心義工關懷露宿者 贈睡袋送暖杯 ...

  3. 2013年11月5日 · 錶針製造是一個門檻很高的行業。 當時,香港的其他鐘錶配件已經達到國際水準,但唯獨在錶針這一塊還有很大差距。 由於對港產錶針缺乏信心,大部分高檔手錶製造商都只能依靠從日本或瑞士採購錶針,卻又不得不承受外國公司訂貨時間長、起模做辦困難、價錢昂貴的代價。 而本港的手錶製造商,雖有靈活及新穎的設計,卻因外國錶針供應緩慢,產能無法提升。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莫慕潔的父親、標準錶針董事長莫耀強提出開創一條新生產線,做一些高檔次的錶針。 但提升產品水準檔次並非想到就可做到,這不單需要生產技術的配合,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也需要在客戶中建立口碑,而這些都需要時間的積累與宣傳。 更何況,當時的標準錶針,機器、模具乃至整個生產線都還無法達到這樣的要求,在在都需要改變與提升。

  4. 採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技術的德國製藥商CureVac昨日表示,後期臨床試驗的初步分析顯示,他們研發的mRNA新冠疫苗,防護力僅47%,公司表示會等數星期後發布最終結果後,再決定是否向監管部門申請許可。 專家形容CureVac的試驗數據簡直是「災難」,美國智庫「全球發展中心」專家雅達夫亦說,這次結果顛覆了「凡是mRNA技...... [詳細報道] 月亮還是故鄉圓 中國留學生多願學成回國. 美俄料續對抗 峰會難助關係重啟. CNN女記者提問 拜登罵「搞什麼鬼」拂袖離場. 環球點評 more. 【環球點評】抗疫勿為私隱投鼠忌器 【環球點評】一場暴亂引爆兩黨廝殺戰 【環球點評】「總統式謀殺」摧毀美民主 【環球點評】專心抗疫拒政治操弄 港足以為鑑 【環球點評】相似的場景 熟悉的陰謀 (圖)

  5. 2018年3月19日 · 長者自選壽衣 「身後事我話事」. 機構聘用基層婦女縫製壽衣。.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時代進步,死亡不再是禁忌話題,有人選擇親自籌備 ...

  6. 2020年2月11日 · 養鼠咬布袋. 有謂「江山易改,品性難移」,所以此話除指麻煩自招來外,還帶有「養虎為患」的意味。 中國傳統,「養」是「恩」,那此話也可視作「忘恩負義」、「恩將仇報」,與以下幾句遙相呼應: 養狼狗咬心口;養狗咬春袋;養狗咬荔枝. 心口(心臟)、春袋(陰囊)、荔枝(睾丸)均為要害。 示例1: 嗰次李仔「穿櫃桶底」(虧空公款),我冇報警仲留番佢響恕,諗住佢會改過,點知佢而家變本加厲,夾埋外人返嚟「爆夾」(爆破夾萬),咁就冇咗我成幾呀萬;呢次真係「養老鼠咬布袋」,衰太心軟囉! 因「憐愛養鼠」,尚可理解;若然「捉鼠來養」,這不就是主動去做些損害自己利益的事嗎? 現實生活中,人心不古,不少「鼠輩」除很會掩飾外,還很會塑造個人形象,就讓人難以識破其不軌意圖,且逐漸獲得人們的取信。

  7. 2018年2月7日 · 棚仔就是這樣神奇的一個地方。 當年一個本用作臨時安置的地方,結果一下來就是四十年,直到現在,棚仔自成一角,發展成一個「自治區」,四十年來,布販在這裡覓得了自己的一套生存方式。 在這個「自治區」中,布販想出了各種方法,發明了不同的設施,以維持棚仔的正常運作。 自2015年政府宣佈將要清拆棚仔起,這裡便響起了各種聲音,兩年多來,有過抗爭,有過不同團體的介入舉辦活動,布販、市民各訴心聲。 現時棚仔約剩餘五十個布販,他們在這裡經營布業生意多年,如今,「家園」即將被拆卸,他們都盼與政府對話,共覓理想方案。 布販的「十八般武藝」 走過深水埗荔枝角道,若不是鐵欄上掛着一塊塊寫上大字的布,我們很容易把它忽略,這就是棚仔。 一街之隔,是深水埗警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