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25日 · 為了應付這個問題,所以我喜歡用數位的方式整理筆記,包含手寫的筆記也要在最後整理到數位中,這樣在類似 Evernote 這樣的數位筆記庫裡,我隨時可以「 透過搜尋 」來找到筆記在哪裡,而不是依靠分類去翻找,那麼一開始也就不需要太花時間分類,省下雙倍的時間。 (可以參考我如何用數位方式做讀書筆記: 用 Evernote 開始完美讀書計畫:抓重點閱讀心得複習 ) 2. 遺忘: 第一大腦在推理、構思時很可靠,但在「時間的維度」上卻不可靠,因為你不只會忘記當初怎麼分類整理,你更會忘記「當初擁有過什麼東西」。 試想看看,你有沒有不小心重複買到買過的書的經驗? 為什麼看過的書還會重複買? 因為大腦就是容易忘記。

  2. 2022年4月14日 · 《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所強調的「卡片盒(Slip-box)」與「永久筆記、長青筆記(permanent notes)」,都沒有脫離上面這兩個簡單的關鍵第一步原則。

    • 一,註冊一個免費方案
    • 十,從 Evernote 匯入筆記
    每個 Workspace 可以建立 50 則筆記,最多可建立兩個 Workspace(工作區)。
    每月可新增的筆記容量是 100 MB 。
    可插入的單一檔案大小是 10 MB 。
    沒有 OCR 以及部分進階擷取功能。
    標籤無法匯入。
    匯入後的筆記排版受限,沒辦法使用「 Nimbus Note 」的 Block 排版模式。
  3. 2015年7月13日 · 1. 資料筆記. 如果只是運用像是 Evernote web clipper 這樣方便的工具瘋狂剪貼資料,那些單純只是剪貼的內容以後使用到的機率真的不高,而大量的資料常常在以後要尋找時,自己忘記當初收集這些資料的重點與目的,反而增加了使用時的雜亂,而對知識庫的構成沒有幫助 (註2)。 於是我在資料剪貼筆記加上了三層結構: 封存層:剪貼的網頁內容放在封存層。 構思層:寫下我讀完後歸納的重點。 行動層:寫下我覺得、我想要這則資料未來要用在什麼用途上。 這樣做的優點就是以後找到這篇文章時不用再讀一遍就知道裡面有沒有我需要的重點,甚至在未來需要某個行動時透過關鍵字找到這則筆記,以及提示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 (註2: 活用資料庫的資料收集法:試試加上這四個關鍵步驟! 2. 讀書心得筆記.

    • credit note debit note1
    • credit note debit note2
    • credit note debit note3
    • credit note debit note4
  4. 2016年11月21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 ...

  5. 2016年10月13日 · 1. 零碎構思時間,擺脫軟體限制. 我是一個很喜歡利用 「空檔(零碎時間)」 的人,而我最常利用紙筆筆記本的時間就是這些零碎時間,例如開會中的空檔、移動之間,或是其他無法使用我覺得最有效率的桌機或筆電工作的時候。 這些零碎時間中,有些工作很適合智慧型手機與 App 來完成(例如 Evernote 快速收集照片與聲音,或是做文字筆記), 但有些工作我覺得還是沒有找到真的非常好用的 App ,例如「畫出圖解」 ,我試過各種平板、手機的 App ,但最後我覺得紙本最快。 (注意! 這裡我說的是 App ,而非電腦軟體喔! 行動與辦公桌是不同工作需求)

  6. 2021年8月28日 · 「 SilentNotes 」是一款免費、開源的筆記軟體,以 Windows 電腦端的單機軟體為主,也有推出 Android App ,強調不收集個人資訊、免費使用、數據資料都由自己保管。 如果需要同步,也支援利用我們自己的雲端硬碟或 FTP 進行網路加密同步。 我們可以到「 SilentNotes 」網站,下載提供的 Windows 軟體或 Android App 。 安裝後並不需要任何註冊帳號的動作,如果要當作單機軟體使用,那麼立刻就能上手。 新增一張便利貼筆記後,有基本的大綱格式,可以幫我們筆記大多數的文字型資料。 也有獨立的待辦清單便利貼,可以幫我們規劃待辦事項。 而便利貼牆上的便利貼都可以自由排序整理。 如果說想要跨電腦裝置、電腦手機端同步,設定上也非常簡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