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29日 · (中央社加州奧克蘭28日綜合外電報導)社群媒體巨擘臉書(Facebook)的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今天宣布公司將更名為Meta,以納入公司的虛擬實境未來願景,也就是他所說的「元宇宙」。 美聯社報導,不過有人懷疑,祖克柏此舉似乎也是為了嘗試轉移外界對「臉書文件」(Facebook Papers)的注意力。 這批外洩文件揭露臉書公司如何忽視內部報告與警告,其實臉書的社群網路已在全世界造成或擴大傷害。 根據祖克柏的說法,他預期元宇宙(metaverse)未來10年內將可觸及10億人。 他還說元宇宙會是個人們可以互動、工作、創造產品與內容的地方,他希望這個全新的生態系統能為創作者帶來「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

  2. 2021年10月20日 · 臉書近日將旗下開發中的虛擬實境遊戲平台從「地平線」更名為「地平線世界」(Horizon Worlds)。(譯者:李佩珊/核稿:蔡佳敏)1101020

    • 一則貼文平均審核時間:40秒
    • 社群守則參考價值有限
    • 仇恨言論最棘手

    我與一些自願跟我談談的審核員見面。大約一半的人讀過大學,他們都考量過,認為這份工作勝過當時的其他選項。我們聊他們的工作細節。臉書期待審核員一天大約要做到400次「下一則(jump)」,意思是他們約有40秒的「平均處理時間」來判斷一則可疑的影片或文章該留著或下架,或是碰到罕見的情形就上報,經理會把最難判斷的決定報告給總部高層。 臉書表示,他們並未限制每個決定必須在多少時間內完成,然而媒體的報導及深入研究過審核流程的幾位學者都指出,如果每一則內容都仔細考慮去留,你大概保不住這份低薪工作。我訪談的一位審核員似乎正在挑戰這個非明文規定的審核則數:他的個人目標是一天跳200次。「速度太快,你會錯過小細節,」他表示。如果被質疑工作產出時,他希望自己的高準確率可以彌補他平均較長的處理時間。 出錯數量有多少...

    審核員面臨的挑戰是確認有問題的內容違反了規範的哪一條。規範來自在臉書早期負責管理顧客支援者參考的一頁文件,日後繼續擴充,最後變成臉書的「社群守則」。審核員先於在職訓練學習如何解釋那份指南,接著跟著前輩工作一陣子,才會獲准獨立作業。指南的部分內容被外流很多次,後來臉書乾脆在2018年完整公開。 社群守則證明了這份工作有多困難。一套原則就要適用於全球各地,無法顧及文化差異。相關規定適用於臉書所有的應用,包括動態消息、Instagram、個人檔案頁面時間軸、WhatsApp與Messenger私訊。 相關規定可能模稜兩可,可能直接了當。規範試圖定義某些主題不同程度的嚴重性,例如看得見人類內臟的畫面。某些類型的身體暴露沒關係,其他則需要「插入式警語」。血腥畫面不行。大屠殺則需要靠主觀判斷才有辦法正確...

    仇恨言論最難判斷。臉書不容許仇恨言論,但低估了精確定義仇恨言論的難度。畢克特表示:「仇恨言論是我們最難執行的政策,因為缺乏上下文脈絡。」同樣的幾個字,如果是用來和好友開玩笑,跟用在無辜陌生人或認識的人身上,就非常不同。媒體報導的例子中,某位喜劇演員說:「男人都很渣」,這句話就讓她被停權,因為臉書規定不可以對受保護的族群做整體適用的侮辱,而性別算是受保護的群體。 畢克特和團隊了解,「男人都該死」跟「猶太人都該死」完全不同,但他們認為如果要區分誰是弱勢團體,誰是特權團體,又會過於複雜。因此依據臉書的說法,審核員很難區辨什麼算是仇恨言論。 舉例來說,要是臉書上有人提到,某位名人說了種族歧視的話。如果用戶寫的是:「某名人說了這句話,太離譜了吧?」畢克特表示,這樣的文章,臉書會放行。這可以算是協助人們...

  3. 2023年7月13日 · 臉書Facebook)、InstagramIG)帳號擁有一抹「藍勾勾」曾是社群用戶渴望的目標,代表獲得平台認證為知名人士。

  4. 2021年12月5日 · 隨著臉書(Facebook更名為Meta,元宇宙(Metaverse)成為各界關注焦點,元宇宙商機不僅是各家科技廠法人說明會法人關心的重點,也是許多會議 ...

  5. 2023年8月29日 · 美國社群媒體平台臉書(Facebook)的母公司Meta今天宣布,已刪除7700多個臉書帳號,這些帳號涉及中國一項大規模線上垃圾訊息行動,試圖偷偷宣傳 ...

  6. 2024年5月26日 · 刑事局建議,民眾可透過臉粉絲專頁的追蹤數、按讚數或資訊透明度的「建立日期」及「更名紀錄」,作為判斷真、假帳號的參考依據,切勿輕易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