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明報專訊】內地與本港股市昨天大漲,中共中央政治局為下半年經濟工作一錘定音,為資本投資釋出 ...... (2023年7月26日) 周顯:給魔鬼一個公道. 【明報專訊】根據恒大(3333)的業績報告,截至去年底總資產和總負債分別為1.838萬億元 ...... (2023年7月26日) 湯文亮:「房住不炒」 成未來進行式. 【明報專訊】有時我很羨慕內地施政,當大家認定國家房屋政策是「房住不炒」時,中央政治局亦因樓 ...... (2023年7月26日) 2023年7月25日. 劉思明:積極配合政策 新東方升穿三角可吼. 【明報專訊】恒指全日低開低走,失守上周低位,內房及相關的成重災區。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 ...... (2023年7月25日) 周顯:香港第一樓面「刀法」厲害.

  2. 2024年5月1日 · 內地經濟回穩,香港自然受惠。 高息環境是影響港股港樓另一重要因素。 美國通脹反彈及經濟最新數據,令市場對聯儲局今夏減息的預期顯著降溫,但美息見頂仍是各方共識,何况今年是美國大選年,減息某程度是遲早的事;近月歐洲通脹放緩,分析師更不排除歐央行先行減息。 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趨寬鬆,對本港資產市場必有支持作用。 地緣政治方面,中美角力、俄烏戰爭、中東以至台海形勢,儘管充滿不安變數,但暫時也未有急劇惡化之虞。 中美在電動車、新能源、TikTok、南海等問題上頻頻交鋒,北京再三警告華府勿踰越台灣問題紅線,惟兩國高層同時亦有頻頻接觸互訪,美卿應邀訪華,突顯兩國政府願意管控分歧,北京禮待美國特斯拉總裁馬斯克,也是向美國商界伸出合作之手;歐洲經濟疲弱,多國領袖先後訪華尋求商機,也有助於緩和中歐關係。

  3. 2024年4月27日 · 【明報專訊】港股未受隔晚美股下跌拖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中國,以及美國科技股業績佳,帶動科技股做好及成交金額大增,恒指昨一度大升逾400點,錄5連升兼5連陽(即收市高於開市,圖表上呈陽燭)。 科指更急漲4.6%,至3718點,同創今年新高,且較1月收市低位反彈逾兩成,率先進入技術牛市。 國指收報6269點,升2.4%,為去年9月7日以來近8個月收市新高。 資金湧入港股,大市成交額急增至1572億元,較周四多31%,更屬去年7月31日以來近9個月最高。 分析員認為,恒指確認升穿前一級浪頂17,135點,預料恒指首個挑戰位為250天線的17,728點。 恒指再升366點 低位累漲18%

  4. 2023年7月11日 · 今年以來為標普500指數貢獻大部分升幅的7隻AI概念股被稱為「Magnificent 7」,包含5大傳統科技股「FAMGA」,即facebook母企Meta(美:META)、蘋果(美:AAPL)、微軟(美:MSFT)、Google母企Alphabet(美:GOOG)及亞馬遜(美:AMZN),加上Nvidia(美:NVDA)及Tesla ...

  5. 上一篇. Global X:三階段捕捉AI機遇 企業已開始盈利 非元宇宙般純炒概念. 【明報專訊】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術高速發展,今年以來AI主題備受投資者追捧,個別概念股估值更被推升至逾200倍。 Global X ETFs研究總監Pedro Palandrani認為,AI主題投資不僅非元宇宙熱潮的翻版,預期此主題將經歷硬件、基建系統及軟件此三大發展階段,將為投資者持續提供不同的投資機會。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6. 2024年4月26日 · 美首季GDP增1.6%遜預期 滯脹憂慮升溫 美股早段急挫. 【明報專訊】美國昨晚公布的經濟數據參差,上季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差過市場預期,但通脹壓力持續,就業市場仍穩健,引來投資界對「滯脹」風險增加的憂慮,美股昨晚早段急挫。. 美國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 ...

  7. 2021年2月25日 · 香港財政赤字的因由與啟示(文:黃健明). 圖1之1. 香港政府在2020/21財政年度預計錄得破紀錄的逾2500億元赤字,隨之而來的固然是減少「派糖」,還有是開源加稅的建議甚囂塵上。. 過去一年,香港在疫情的陰霾之下,政府單是多個抗疫措施的開支已經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