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5日 · 目錄. 明報 > 新聞 > 港聞. 文言遷移:仁、禮、孝、學——〈論仁‧論孝‧論君子〉的概念結構. [2020.12.15]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孔子去世後,學生整理上課筆記,編輯成《論語》,共20章,記載了492則孔子的說話與故事。 「論」有編撰的意思,「語」指孔子的說話。 〈論仁‧論孝‧論君子〉從《論語》其中7章選出16則孔子說話,提及四個概念:仁、禮、孝、學為君子,仁與禮是目標,孝與學是達到仁與禮的兩條途徑。 研讀本篇,宜據這四個概念,重組16則語錄,按以下順序學習: 【1】禮. 先學〈論仁〉第3則. 論仁與禮關係,是儒家最關鍵觀念: (圖b) 仁指人與生俱來同情別人,不忍別人受傷害的人際關懷,禮是對行為的規範。

  2. 2019年11月11日 · 坐落新邨料2023開學 設STEAM空間 大埔新校擬引芬蘭樣式. [2019.11.11]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大埔醫院北面的大埔第9區,預計2023年有新公屋落成,邨內預留地方興建一間全新資助小學。. 教育局將校舍分配予五旬節聖潔會香港總監督,該會回覆本報稱,新校擬取名 ...

  3. 2019年1月3日 · 明報 > 新聞 > 港聞. 法解通識﹕商場跌倒 或涉民事侵權. [2019.01.03] 發表 推文. 處所佔用人對訪客負有一般謹慎責任,但民事侵權法並非絕對保障受害人的權益,而是着重合理的保障,例如訪客因個人的過失而滑倒受傷,在法庭上有可能需要負上共分疏忽責任。 【明報專訊】法律賦予我們享有各種權利,如不受傷害的權利及擁有個人財產的權利等。 民事侵權是指侵犯他人財產、權利或利益的行為。 當受害人因他人侵權的行為而受到損害,就可根據民事侵權法提出索償。 民事侵權法的內容廣泛,與人身傷害有關的法律責任是民事侵權法的其中一環。 人身傷害與日常生活關係密切,例如在商場因地面濕滑跣倒受傷,便有可能牽涉到民事侵權法的應用。 民事索償 要證意外因負責方疏忽所致.

  4. 2024年3月10日 · 【明報專訊】無綫節目《亞洲超星團》昨晚於澳門銀河綜藝館舉行成團之夜總決賽,18強超星練習生分成A、B兩組,分別演繹《I Do Love It/我熱愛》及《Move Like This/無所謂》,經過網上投票,最高票數第1至9名順序為奧利、李權哲、冼靖峰、江信熹、梁詩煜、白子奕、文佐匡、黃奕斌及陳梁,9人正式成團;超星召集人曾志偉宣布團名為LOONG 9,代表龍的意思。 宣布賽果後,現場發生小插曲,有兩名女子大吵大鬧,聲稱拿了18萬元投冠軍,投訴賽果不公,還即場報警處理,有警員到場了解。 記者:鍾一虹. 攝影:劉永銳. 《亞洲超星團》成團之夜總決賽,18強超星練習生爭奪9個出道名額。

  5. 2018年10月8日 · 【明報專訊】教育局長楊潤雄表示,在港而言說廣東話有其優勢,因朗讀古詩詞歌賦才有韻味,但綜觀世界各地,中文發展均以普通話為主,認為要交由專家研究,廣東話學中文長遠會否失去優勢。 言論一出,再次掀起社會對「普教中」爭議,楊之後在社交網站強調,全無「質疑」用廣東話學中文,強調要由專家研究中文教學長遠發展。 港台《舊日的足跡》早前訪問楊潤雄,昨日播出訪問內容。 曾捲入「廣東話母語爭議」的楊在訪問中說,自己是廣東人,強調母語是廣東話。 至於社會不時掀起「普教中」、「廣教中」討論,他稱在教育局的角度,若教師及學生都達一定普通話水平,方能「普教中」,又稱以廣東話學中文,仍可在普通話課堂學習,說得一口流利普通話。 認同廣東話讀詩詞有韻味.

  6. 周俊樂停賽兩天. [2024/05/23] 【競賽報告摘要】第3場:「馬梟雄」賽後發現心律不正常。. 第5場:「包裝至善 」周俊樂不小心策騎,被罰6月5日起停賽兩天,另... 馬圈消息 - 明報馬經.

  7. 2024年4月27日 ·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