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11日 · 其實,馬多夫詐騙手法就是「龐氏騙局」的複製,他創辦的投資證券公司以對冲基金的方式作為投資騙局,以投資基金高回報為誘餌,吸引一眾投資者。 但如此高回報並不是來自正常投資收益,而是通過不斷招募新客戶,用新客戶的投資資金來支付舊客戶的高額回報,製作高回報的假象,從而令債務愈滾愈大。 高回報是吸引投資者入局一大原因。 當時,馬多夫以投資對冲基金作為騙局方式,聲稱其投資回報高達12%-13%,許多投資者被高回報吸引。 在他的騙局維持的20年内,無論市場行情如何,凡是投資於馬多夫計劃的人,每個月都會定時收到高於銀行存款的回報,從而深受投資者信任,也因此令越來越多人入局。 其次,對冲基金的運作模式和馬多夫的身份是令投資者入局的第二大原因。

  2. 2024年3月26日 · 中國的經濟崛起曾經造就了龐大的中產階級,他們以往能通過大額按揭買樓、消費奢侈品服飾、經常出國旅行、把子女送入昂貴的私立學校,但現在這樣的生活方式變得難以持續。 難供子女上私立學校. 《衛報》報道,一位生活在北京的33歲年輕媽媽剛生了二胎,大兒子在私立幼兒園每年學費8萬元(約8.63萬港元),課外輔導班每年6萬元(約6.47萬港元),但隨著家庭經濟條件的下降,很難供得起這些支出,她5個月大的小女兒未來不會再有同樣的教育資源了。 消費降級 從奢侈品轉向「平替」 内地中產曾是名牌乃至奢侈品消費市場的主力,但他們中的更多人正在轉向更便宜實惠的產品。

  3. 2021年4月16日 · 香港龐氏騙局事件. 龐氏騙局不局限於國際市場,事實上香港亦曾出現過不少類似的騙局,香港稱之為「種金案」,種金騙局在香港於90年代出現,尤以「牛奶種金」事件較廣為人知。 牛奶種金投資一案是90年代有一位澳洲籍男子在香港開設一間公司,聲稱可以牛奶培植一種特別的菌,用來作製造化妝品的重要材料,只要將一包粉狀的種子加入牛奶並蓋上保鮮紙30天便可。 然後,公司就開始招攬會員,會員向公司購買相關配方,再將培植出來的菌交回公司,就會獲得可觀報酬。 由於最開初的會員確實會收到金錢,因此吸引了不少市民在後來加入。 但後來有傳媒揭發所謂的種子只是脫脂奶粉,而該公司亦突然倒閉,令加入的會員蒙受龐大損失。 普達國際郵購公司種金案.

  4. 2021年7月13日 · 大學 財務自由 香港大學 香港 記者 司機 KOL 興趣 小學. 近年,香港人喜歡講財務自由,能夠達到財務自由,已經叫人羨慕,愈年輕達到財務自由,若非含着金鎖匙出生,則反映其投資理財有道。 所以記者問資深投資者黎永良,到底何時財自呢? 是不是現在? 他笑哈哈說:「我在30.

  5. 2018年10月1日 · 年輕一輩未必認識葉茂林,現為耀才主席的葉茂林,在創立其證券王國時也捱過不少苦頭,創業做大老闆之前,由小販做起,賺到他的第一桶金。 「當年做小販一點都不容易,經常受黑社會欺凌,又擔心畀警察拉。 但賺不到錢的話,全家都會捱餓。 」葉茂林早年接受傳媒訪問時,道出他當年以小販維生時的日子。 也正因為當年做小販的日子不易捱,但為求生而要捱,造就他不言敗的性格。 其後,葉茂林涉足多個行業,為了以小本博大利賺更多錢,他開始炒賣黃金。 但炒金之路,他也曾經損手,輸掉近八成身家。 但炒賣損手並非對他造成陰影,他將餘下的兩成身家,轉戰成衣配額行業,其後生意愈做愈大,真真正正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於90年代初,成衣行業環境有變,葉茂林開始考慮轉行,賺錢為首要考慮,遂於1992年成立耀才證券。

  6. 2021年6月4日 · 1) 婚禮支出太多. 雖然只結了一次婚,施傅卻擺了兩場婚禮。 舉辦一場婚禮,又要花時間又要花費金錢,他提到若當年以結婚的資金用作投資,可以提早開始財務自由的路。 當時為了籌備婚禮,沒有時間研究樓市。 若可以再選擇,他會舉辦婚禮,但資金上會節省點,而婚禮規模亦會縮小一點,因為數十萬元用作投資可以帶來更大回報,這些都是屬於機會成本。 2) 高消費興趣. 施傅喜歡玩音樂及買車。 電子鼓及結他的支出已經數萬元,花費不少;買車及改裝車亦花費近數十萬,引致資金無法變成資產的可能。 興趣如買車及潛水等等都是高消費的,所以他建議培養興趣前,先要思考需要花費的金額,個人是否有足夠金錢去支持。 3) 居住及生活品質要求太高.

  7. 2019年2月15日 · 由投資角度來看,雷志海認同首域過往表現極佳,但認為無任何一個基金經理能做到「天下無敵」,並指所有基金總會在某些時候表現出色,某些時候相對失色,而該行作了詳細分析後,發現首域亦有部分地方較弱,「例如牛市尾段時通常跑輸,這是他們的投資特色,因為他們不喜歡追逐貴股,且通常買一些(業務)較紮實的公司,而大家亦知道牛市尾段時雞犬皆升,這些市場環境未必有利首域。 沒有基金經理做到「天下無敵」 因此,永明採用「多元經理」模式,冀靈活應對市況,減低跑輸市場或同業的時間。 但雷志海同時強調:「(首域在牛市尾段跑輸)並非他們的錯,因為每個基金經理均專注其強項,而我們做的便是補足這段時間。 【原文: 運用多元經理模式 MPF取長補短 (收費文章)】 撰文 : 莫亦熙. 欄名 : MPF理財.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