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mindfulness靜觀訓練 相關

    廣告
  2. Learn Mindfulness online at your own pace. Start today and improve your skills. Join millions of learn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lready learning on Udemy.

搜尋結果

  1. in 靜觀 Mindfulness, 資源推介. 靜觀呼吸練習. 3分鐘呼吸空間(基本) 3分鐘呼吸空間(加強指示版) 5分鐘靜觀呼吸練習 (05:50) 10分鐘靜觀呼吸練習 (10:12) 20分鐘呼吸練習 (20:00) 回到呼吸練習 (04:22) 身體掃描練習. 10分鐘靜態身體掃描 靜觀練習 (09:24) 30分鐘身體掃描靜觀練習 (30:28) 身體掃描 靜觀練習 (30:28) 自我關懷身體掃描 靜觀練習 (18:01) 孕婦靜觀練習. 靜觀寶寶練習(短版,約5分鐘) (05:06) 靜觀寶寶練習(長版,約17分鐘) (17:39) 靜坐靜觀練習(身體與呼吸) (13:05) 靜坐靜觀練習(念頭與情緒) (16:24)

    • 為什麼要進行靜觀?
    • 靜觀練習的歷史
    • 怎樣進行靜觀靜觀?
    • 如何有系統地學習靜觀?

    靜觀(Mindfulness Meditation)近年開始流行,但為什麼一個普通人應該關心靜觀?我認為上述的例子提供了一個確切的理由:靜觀能改變人看待事物的觀點,從而把可能構成困擾的事變得不再困擾。原本抖腳的行爲困擾著我,但以「靜觀」看著這個行爲爲我所帶來的感受,此行為就不再令人困擾,反而成為令人津津樂道的靜觀教材。 希望我提出這個劣拙的例子,不會令你誤會靜觀代表消極和一味忍耐的態度。當時我大可要求那位乘客停止抖腳,而我平時必定會這樣做。只不過我當時在練習靜觀,不希望因外在環境而打斷練習,所以選擇以這個方式處理事件。 縱使這個例子容易讓人誤會,但我依然選擇提及它,是因為這個例子展示了幾個靜觀的核心特質:專注(Concentration)、覺察(Awareness)、轉變觀點(Perspec...

    心理學界的從業員當被問及靜觀的來源時,多會回答靜觀是源自美國Jon-Kabat Zinn教授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所研發的「非宗教性」減壓技巧。此言雖然不假,但卻和靜觀的全貌相差甚遠。 事實上,類似靜觀的訓練(當時未有「靜觀」或Mindfulness 一詞),過去一直印度宗教甚有淵源。早在佛教(Buddhism)出現之前,印度教(Hinduhism/ 或作「婆羅門教」)中的經典奧義書(Upanishad)就有記載把注意力放在呼吸和身體不同部份的修行方法,和今日靜觀頗爲類近。而佛陀(Buddha)出身的世代以印度教為主流,佛陀本人也曾受印度教思想影響,故此源自佛陀的佛教,在修行方法上都非常有印度教的影子。 其後經過數千年的發展,佛教發展了一套稱爲「正念」(Right Mindfulness)的修心方...

    怎樣做靜觀呢?某意義來說,靜觀就是當個絕對的觀察者。在靜觀時,你可以把專注力集中於一樣事物上面。對入門者來說,其中一個常見的練習,就是把專注力放到自己的呼吸上去,留意自己的呼吸。 在這個專注的過程中,有趣的事情會發生。我們會發現,有很多念頭會跑出來,我們的心好像會不由自主的想其他事情,或者給其他事情帶跑了,把專注力吸引過去。 在這時候我們可以怎樣做呢?在靜觀中,最基本的做法就「看」着這些念頭,就只是去看着它們。你不去用力捉緊它,也不讓它捉緊,就看着它,再慢慢地,把專注力又引回呼吸上去。 平常我們甚少意識到念頭浮上腦海,卻會隨念頭而行事;靜觀時我們意識到念頭出現,這不是覺察心緒的第一步嗎?我們不單分心,更意識到自己分心- 這是至關重要的能力,也是靜觀訓練的重要基礎。每當雜念出現,我們可以留意是...

    做靜觀其實一點也不難。而比較難的是建立一套有系統的練習方案,明白靜觀的來龍去脈,以及持之以恆地練習。這不是單單讀一篇文或做一次練習就能辦到的。 對於初學者而言,不妨先嘗試我們的【靜觀測試工具】,了解自己靜觀的傾向並獲得相關的資源。 另外,如果要認真地學習靜觀,一般而言我建議兩個做法:第一是找本入門好書來看,第二是跟隨一個練習靜觀的團體。

    • i@treehole.hk
  2. 主頁 Mindfulness Hong Kong. 我們是一群在香港教授靜觀的導師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除了專業訓練和禪修經驗外都曾接受不同程度的靜觀減壓課程」 (MBSR) 靜觀認知療法」(MBCT的導師訓練我們提供此網站希望讓大家能更容易找到香港靜觀課程的資訊個別導師的訓練水平,請參考其課程單張本網站不負責審核導師的單張內容如對導師資歷有疑問, 請直接向該導師查詢。 我們在不同的機構工作,可是懷著共同的素願:希望用心修習靜觀,互持互勉,培養智慧慈愛,並為我們有幸服務的朋友介紹靜觀訓練,齊享豐盛快樂的生活。 最新課程.

    • 禪修 (Meditation) 並非必需,但會對你的正念練習有所幫助。很多朋友認為正念靜觀 (Mindfulness)及禪修/打坐 (Meditation) 是同一件事情,其實不然。
    • 間中放緩。慢並不等如正念,雖然我們常將兩者劃上等號。比如你花了一個半小時在快餐店吃午飯,但進食期間你不停滑手機查看facebook、看電視、看鄰桌的俊男美女。
    • 培養對所有事物的好奇心。我們須要培養對現象的全方位好奇心。請想像自己是第一位踏進地球的外星人,任務是觀察並如實地向總部滙報。所有的事情,包括品嚐小店綠茶蛋糕的味道、聆聽戲院門外播放電影預告片的聲音、下雨天趕上班時雙腳鞋襪濕透的感覺、以及初出生的小孩對自己報以天真微笑的畫面。
    • 持續練習。對,這是最難的一步,但願我們都可以維持練習的動機。找一個同路人互相提醒,於起居及工作空間放一些提示都會有幫助。作者:黃嘉信。Related。
  3. 靜觀簡介. 「靜觀」譯自英詞 Mindfulness,其他譯法包括「正念」、「內觀」、「專注覺察」等。 「靜觀減壓課程」創始人喬‧卡巴金 (Jon Kabat-Zinn)教授解釋「靜觀」為. 「有意識地、不加批評地、留心當下此刻而升起的覺察,藉以瞭解自己,培育智慧與慈愛」 城市急速的生活步伐,常令人迷失方向,容易跌入不快情緒的漩渦中。 愈要達到心目中理想境界,愈企圖控制生活中種種不能確定的事物,就愈容易變得沮喪、無助、不安。 不知不覺中,很容易被潛藏的恐懼和不安驅使,引發出無意識的負面行為。 即使發現自己處理事情的方法不奏效,但在壓力下,慣性的機械反應仍然會重複出現。 若不正視和處理,久而久之,心境愈來愈困擾,失去尋求滿足和快樂的力量,甚至出現種種身心病癥。 ‭ ‬.

  4. in 靜觀 Mindfulness, 資源推介. Table of Contents. 免費靜觀活動. 香港靜觀訓練. 香港中文大學敬霆靜觀研究與培訓中心. 賽馬會「樂天心澄」靜觀校園文化行動. 賽馬會老友運動計劃 -「靜觀動樂」 新生精神康復會— newlife.330. 科學實證:靜觀為本課程(MBI: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 香港中文大學敬霆靜觀研究與培訓中心. 賽馬會「樂天心澄」靜觀校園文化行動. 賽馬會老友運動計劃 -「靜觀動樂」 香港靜觀訓練. OXFORD MINDFULNESS CENTRE. 靜觀導師訓練組織. 香港中文大學敬霆靜觀研究與培訓中心. 賽馬會「樂天心澄」靜觀校園文化行動. OXFORD MINDFULNESS CENTRE

  5. 透過學習全方位的靜觀練習讓學員提升對個人身心狀態以至生活不同層面包括工作社交等的覺察力意識到生活習慣如何造成個人壓力反應逐步解除固有的生活模式從而有效應對壓力。 標準課程.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靜觀認知治療 MBCT. 由英國牛津大學創辦將靜觀練習與認知治療結合最初為抑鬱症患者而設現已廣泛推廣至社會大眾透過靜觀練習學員逐漸提升對內在思想模式及內容的覺察力。 意識到習慣性思維如何影響情緒,跳出慣性的固有想法,智慧和善巧地選擇如何回應現實的難題。 以「有意識的回應」取代「不加思索的慣性反應」。 原創課程. 靜觀進階證書課程. 課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