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試題結構 時間(分鐘) 問題數目 得分 總分 入座時間 開考時間 完結時間 TOPIK I 1-2級 第一節 聽解 40 30 100 200 08:15-08:40 09:10 10:50 讀解 60 40 100 TOPIK II 3-6級 第一節 聽解 60 50 100 300 11:25-11:50 12:20 14:10 寫作 50 4 100 第二節 讀解 70 50 100 14:

  2. 2024年3月16日 · 時事通識》(英語: Behind The Headlines )是香港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新聞及資訊部製作的時事資訊節目,常規於無綫新聞台播放及間場於財經體育資訊台播放。

    • 附送財經雜誌
    • Hket.Com
    • 集團其他刊物
    • 旗下財經通訊社、資訊及軟件
    • 旗下招聘廣告及培訓業務
    • 旗下生活網站
    • 爭議
    《投資理財周刊》(周一)專題報道股市大勢,每周推介心水港股,備財富管理、外匯及基金專頁。
    《置業家居》(周六)專題報道地產市況及提供家居生活資訊,另設有內地樓盤介紹。(亦作獨立發售)
    《香港經濟日報》網站 hket.com 是一個多元化內容平台,重點提供專業的財經、地產及宏觀經濟分析,用戶可透過手機、平板電腦及桌面電腦瀏覽。
    該平台提供全份《香港經濟日報》電子報、《投資理財周刊》及《置業家居》電子雜誌。訂戶亦可重溫2005年後的昔日報章。
    《晴報》免費報章(周一至五) 於2011年7月27日創刊,為全港第二大報章,到2023年9月停刊。
    《e-zone》科技雜誌(周一,獨立發售) 於1998年推出的資訊科技潮流生活雜誌,主要報道生活化通訊科技的最新趨勢。內容圍繞電腦軟硬件應用、板腦與智能電話、數碼影音產品的最新資訊。2003年底《香港經濟日報》分拆《e-zone》作獨立零售。
    《U周刊》(周五,獨立發售) 於2005年創刊,獲奬連連的旅遊生活雜誌,一書三冊(Travel, Food, Life+Weekend),內容包括:環球最新旅遊資訊及專題深入報道、及時全面的飲食指南、獨有特色城市專題、包羅城中節目預告及盡覽一周娛樂要聞、人物專訪等等,到2023年8月底停刊。
    《iMoney 智富雜誌》財富周刊(周六,獨立發售),2007年推出的財富周刊,內容以財富管理為主,兼備營商、創意推廣、職場及進修等多元化題材,涵蓋香港及中國內地市場。iMoney實體印刷版於2024年5月停刊,電子版雜誌內容則繼續在數碼平台上繼續發布。
    經濟通中國網站:為國內投資者提供中港兩地的專業財經新聞、分析、以及相關資訊。
    交易通:經濟通之全資附屬子公司,專門為本地銀行及證券商提供「一站式」的前台交易系統 (包括互聯網),及後勤交收結算系統。
    環富通: 專門為銀行、金融、保險等用戶提供一站式財富管理方案。
    CTgoodjobs:為求職者及人力資源人員提供求職及網上招聘平台。
    經濟商學院:1990年成立,為專業人士及行政管理人員提供專業培訓,以及為企業提供項目統籌服務。其他服務範疇包括:會議與研討會、專業及學術資歷課程、企業培訓、中港交流計劃及顧問服務等。
    樂本.健:2008年運作,透過電子商貿平台healthsmart.com.hk,讓會員可以掌握健康資訊,並提供平台選購健美產品。

    石鏡泉涉元朗襲擊事件

    2019年7月20日,《香港經濟日報》創辦人石鏡泉在添馬公園舉行的「守護香港」撐警集會上,高調呼籲建制派支持者購買藤條、塑膠水喉通去對付反逃犯條例修訂的示威者,台下回應「好」及鼓掌。他亦說示威活動受美國惡意煽惑,行動者收受利益「亂中亂港」,形容香港現狀為「美國佬想中國死」,警告千萬不能姑息丟磚塊、鐵枝的人。翌日,即有疑似黑社會背景人士於元朗站以藤條、鐵通襲擊手無寸鐵的市民,45人受傷,其巧合程度令令公眾質疑元朗施襲行動之施襲者有否被石氏之言論所煽動。 7月22日,旗下《香港經濟日報》的逾百名記者對石的煽惑暴力言論深表震驚及極度遺憾,發聯署聲明促請石收回言論。《香港經濟日報》發聲明與石鏡泉「割席」,指石的言論純屬個人意見。晚上,石鏡泉發表道歉聲明,撤回之前的藤條與軟膠通言論並對引起不安真誠致歉。 7月23日,石鏡泉向經濟日報集團董事會提出辭任執行董事及《香港經濟日報》副社長,但仍會繼續擔任財經專欄作家。

    屢次剽竊自媒體創作人

    經濟日報旗下媒體《晴報》、《TOPick》記者涉嫌多次剽竊其他自媒體內容,在未經網上自媒體創作者同意下,將其內容搬字過紙放到其網上平台,又將Youtube影片內容具細無遺地以文字及截圖形式轉載,但從來未有標示原作出處,嚴重影響原作內容的點擊率,因此受到原作者及網民非議。Youtube頻道「HEBEFACE」創作者HEBE指該媒體已多次直接盜用其內容,但內文卻連原作者是誰以至原片連結也欠奉。HEBE指自己做訪問並非為了營利但有一定金錢精神時間人脈等成本,相反記者抹殺創作者的努力但卻有薪金收入,這對創作者而言是很氣憤和不公的事。

  3. 本條目有隱藏内容,或許有礙讀者閱覽。請協助改善條目,以符合维基百科标准。 (2015年9月12日)一般應該僅由特定標準化模板提供摺疊資料表格,勿因故事劇情或項目混雜而隱藏;內容應該考慮其他方式呈現。 重複記載、過度細節與無助了解主的堆砌內容等需要考慮除去。

  4. 香港繁體. 工具. 提示 :此條目頁的主題不是 論文 。 ,又叫 ,是一種剖析事理,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 文體 。 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舉例子等方法,來確定某 觀點 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 議論文具有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煉、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的特點。 要素 [ 編輯] 論點:作者所提出的見解和主張,是討論的中心觀點。 中心論點 [1] :即作者在文章中全力論證的總觀點。 分論點 [1] :有時為了補充或支持中心論點,作者會從不同角度提出分論點。 [2] 論據 :用以支持論點的證據、理由、材料等。 事實論據:即發生過的事情,如歷史事實、新聞大事、研究或統計數據等(參見 經驗主義 )。

  5. 時事多面睇 》(英語: A Closer Look ),是 香港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新聞及資訊部 製作的十分鐘時事專題節目,著重探討及分析當前社會關注的話題,內容遍及香港,兩岸以及國際相關的熱點新聞。 現時節目逢星期一至五在旗下頻道 無綫新聞台 播出。 節目歷史. 2012年7月2日開播。 2015年1月1日更換片頭、背景及名牌(namecard)。 2016年2月22日 J5 停播節目。 2018年8月18日 直播新聞台 停播節目。 2019年1月15日 TVB新聞台 停播節目。 2020年3月7日 無綫財經·資訊台 停播節目。 播報形式. 詳盡版.

  6. 時事多面睇 》(英語: A Closer Look ),是 香港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新聞及資訊部 製作的十分鐘時事專題節目,著重探討及分析當前社會關注的話題,內容遍及香港,兩岸以及國際相關的熱點新聞。 現時節目逢星期一至五在旗下頻道 無綫新聞台 播出。 節目歷史 [ 編輯] 2012年7月2日開播。 2015年1月1日更換片頭、背景及名牌(namecard)。 2016年2月22日 J5 停播節目。 2018年8月18日 直播新聞台 停播節目。 2019年1月15日 TVB新聞台 停播節目。 2020年3月7日 無綫財經·資訊台 停播節目。 播報形式 [ 編輯] 詳盡版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