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30日 · 原作者為將設計普及化特意環遊世界一年觀察不同國家的五金店售賣的零件目的是設計一部全世界通行的塑膠轉化機。 故此,設計全部採用非工業用零件和材料。 Dave Hakkens在網站上分享了機器的藍圖,又製作短片示範,要製作這部機器其實不困難。 現代人大概很難擺脫使用塑膠,但有方法能夠循環使用,減少消費及浪費。 這個設計吸引了她的注意:大學每日拋棄大量塑製品,這個會否是減少浪費的方法? Dave Hakkens分享了碎膠再生的可能性,由掛燈罩到草帽,種類非常豐富。 (Precious Plastic Project) 砌機有一手的藥劑學系學生關謙碩順理成章成為小組的「機佬」。 「冇人做,我做! 「看到這個機器時,我很興奮。 香港能否也有類似的設計?

    • 堅持不外賣 堂食仍無法「走塑」
    • 《膠樽的煩惱》展示堅持減塑的五個人
    • 監製:塑膠社會成本在地球嗰度
    • 設計「⼈⼒碎膠機」進行社區教育工作

    黎穎詩為了減少製造塑膠垃圾,已長時間堅持堂食不外賣,然而她仍會遇到一些食肆為堂食客人以膠杯或膠樽盛載飲料,「我試過問『你會唔會收返㗎』,佢話『我唔會㗎』,我問點解你唔收返呀,佢話『衛生問題囉』。所以係好無奈㗎。」她有感減塑不能「單打獨鬥」,希望有更多人關注塑膠問題,繼而萌生拍攝紀錄片的念頭。

    《膠樽的煩惱》訪問了五位身體力行支持減塑及回收再造工作的人士,探討香港膠樽回收的現況,當中包括每周與鄰居租車回收膠樽的社區組織者、環保政策倡儀者、減塑倡議者等等。 黎穎詩指,香港其實仍有不少人,很努力地在自己的位置上為香港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受訪者的共通點,是他們都很努力去用自己做到的方法令地球變得更好。黎穎詩形容,他們都是有獻身精神的人,「(佢哋)真係喺呢一方面好熱衷(devoted),同埋都係好有創意(creative ),我就係覺得嗰啲人好可愛。」 黎穎詩表示,拍攝紀錄片後發現,香港的環保工作並非「真係做得咁差」,只不過是可以「向好嘅方向再做得更好」,例如禁用一次性餐具、改善廢物源頭分類,包括增加膠樽回收點,推行回收塑膠退款計劃等,從以推高回收率。她同時強調,不但只回收率高,循環再造(...

    黎穎詩引述其中一名受訪者朱煒傑(朱仔)於紀錄片之中所言,對待塑膠,應待之為自己的跑車般珍貴,以同一個角度去理解它們的存在。 黎穎詩口中的朱仔,是一名塑膠升級再造設計師。他曾赴荷蘭為設計師Dave Hakkens的「Precious Plastic Project(珍貴塑料計畫)」擔任義工,參與當地塑膠回收工作。目前他與朋友創辦「佰事得設計工作室(Gaau1 Up)」,向社區團體及部份商店回收塑膠後,設計再造出不同的產品,包括攀石用品、傢俬及家居擺設等等。

    朱仔認為,紀錄片中的五名受訪者包括他在內,與其他人並沒有不同,只是一個普通的香港市民,用自己額外時間處理塑膠回收及再做的工作,可能只是對塑膠回收這個議題有更多了解,所以想辦法去改變,「好多嘢一旦你知道咗就會做好多改變啊,去幫到呢件事囉」。 朱仔表示,參與香港回收工作時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大家普遍對於回收再造的概念很模糊,「只係知我哋畀咗佢,咁佢哋就會被變咗做呢啲嘢。咁你係完全唔知道當中發生咩事」。他相信親身去行動式體驗,比起聆聽口述及觀看影片更為深刻,故與拍檔⾃⾏製作「⼈⼒碎膠機」,平日進行社區教育工作時,亦可讓不同市民親身嘗試使用。 這個人力碎膠機已是改良過的第二代,名為「流動碎膠機 2.0」,碎膠部份參考了 Precious Plastic 的開源設計(opensource design)...

  2. 2022年6月19日 · 為配合日後推行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環保署在去年第一季展開先導計劃測試入樽機在香港收集塑膠飲料容器的實地應用於人流合適的公眾地方政府設施及商場設置共60部入樽機並透過電子支付平台提供即時回贈每個飲品膠樽0.1元),鼓勵公眾交回使用完的塑膠飲料容器環保署表示公眾反應正面例如近月入樽機回收量每部機日均收集約近千個塑膠飲料容器。 截至今年五月底,先導計劃共收集超過2,200萬個飲品膠樽。 加強辨識、提升速度及加大壓縮比率. 第二期先導計劃將於周六推出,屆時入樽機的數目會分階段逐步增加至120部。

  3. 2024年5月6日 · FB截圖. 近日,化學博士K.Kwong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點解用紙飲筒飲可樂唔好味? 」香港人一定有飲可樂,但又發不發現用紙飲管飲可樂「唔夠爽」? 不但是紙飲管遇水會浸淋,還有這個原因! K.Kwong解釋,可樂是糖漿、香料加壓力溶成二氧化碳的水。 二氧化碳要在高壓力下才可在水內大量溶解,但酸性、低壓力、高溫都會令二氧化碳「走返出嚟」。 所以可樂叫做「汽」水。 而可樂有很多二氧化碳溶在水內,可以稱為「超飽和」二氧化碳的水溶液。 (Unsplash/@innaka1) K.Kwong指,當飲冰凍可樂的時候,進入口中的可樂在口腔內立即加溫。 溫度高,會產生二氧化碳氣泡。

  4. 2019年4月11日 · 今次屈臣氏就推出了膠樽回收機及手機應用程式用戶可透過回收膠樽賺取積分再用來換領各種商店或服務鼓勵市民進行膠樽回收筆者就實地到了本港目前唯一的膠樽回收機測試回收的過程以及看看有什麼著數可以帶給大家。 賺取「環保分」 唯一的Green Point 智能膠樽回收機位於黃埔花園的TaSTe超市屈臣氏預計在 5 年內於全港設置 400 部膠樽回收機。 用戶要賺取積分就要下載「分分有禮.滴滴賞」App,第一個賺取的分數是「環保分」:用戶必須將膠樽放入回收機才能拿到「環保分」,回收機只接受 1.8 公升或以下的空水樽,不接受容量過多,或水以外其他飲品的膠樽。 屈臣氏蒸餾水膠樽可以獲得 5「環保分」,其他品牌的膠水樽可獲 1「環保分」。

  5. 2021年3月13日 · 港聞. 社會新聞. 「入樽機」回收膠樽每個回贈1毫 市民︰吸引力低 但總好過棄置. 撰文:勞敏儀. 出版: 2021-03-13 00:00 更新:2021-03-13 13:21. 政府擬推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建議每回收一個膠樽回贈1毫鼓勵市民交回使用完的飲品膠樽。 目前有營辦商試推入樽機,有試驗回樽的市民稱,回收一個膠樽都有回贈,相比送到「綠在區區」賺積分更便利,但認為每個1毫的回贈額實微不足道。 有不少團體近日亦批回贈過少,難推動全民參與。 環保署認為,回贈水平既要有效鼓勵大眾回收,亦要考慮防止欺詐行為騙取回贈,甚至從外地輸入廢膠樽至本港圖利,相信目前建議的回贈額,已具一定市場吸引力, 延伸閱讀: 膠樽生產者責任制擬為「行政便利」棄按樽 當局稱回贈更具效率.

  6. 2019年6月3日 · 社會新聞. 【走塑】回樽機運作不足半月壞機 承辦商低估香港膠樽多樣性」 撰文:勞敏儀. 出版: 2019-06-03 11:00 更新:2019-06-04 13:35. 目前有不少團體及機構引入智能回收機,提供誘因鼓勵市民回收減廢,政府也將於今年下半年推出逆向自動售賣機先導計劃,評估收集廢塑膠飲料容器的表現及成效。 膠樽多一個回收途徑是好事,但有市民發現有放置在商場的智能回收機出現「塞爆」情況,涉事的正是環保協進會獲政府回收基金資助下設立的十部回收機之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