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一般而言,若私人物業出現滲水情況,業主應首先自行安排檢驗滲水原因,並視乎情況和需要與有關的住戶及其他業主協調,進行維修工程。 由天雨經大廈天台、平台、露台、外牆或窗戶所引致的滲漏,以及供水喉管破損引致滲水,在正常情況下,皆不會構成公眾衞生的滋擾問題,聯合辦事處(聯辦處)不會引用《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採取執法行動。 聯合辦事處成立的目的. 3. 聯辦處成立的目的,主要是透過《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所賦予的權力和政府相關部門的專業知識,配合有關業主/住戶的合作,以有系統的測試方法,嘗試找出滲水的源頭,使有關業主進行維修,以解決由滲水引致屬於《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下的妨擾情況。 4. 聯辦處不會參與受滲水影響的地方或位置的修復工作。

    • 448KB
    • 4
  2. 最近修订日期: 2024年1月11日. 分享. 渗水往往是欠妥的楼宇结构或装置,以及欠缺适当保养所造成。 由于业主及占用人均有责任保养楼宇,并确保环境卫生,因此两者必须同心协力解决渗水问题。 常见的渗水位置. 天台. 室内天花. 墙壁. 业主应该怎样做? 检查是否有水渗漏. 解决渗水问题. 如未能与邻居解决渗水问题,可联络联合办事处. 有关渗水的勘测及测试详情,请参阅以下小册子: 自行勘测渗水. 妨扰事故通知/命令. 如渗水造成卫生妨扰,联合办事处将按《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的相关条文行事。 如确定渗水源头,将向有关人士发出「妨扰事故通知」,规定在指明的期限内减除妨扰,否则有关人士会遭检控。 联合办事处亦可向法庭申请 「妨扰事故命令」 命令有关人士减除妨扰。 没有遵从法庭命令的人会遭检控。

  3. 樓宇會因結構老化和自然損耗而出現多種常見欠妥之處。 一些欠妥之處的確可能會影響樓宇的結構安全,但大部分都屬局部及非結構性質。 業主或佔用人應經常留意樓宇的狀況。 為免不必要的擔憂,業主應: 辨識各種徵狀; 了解欠妥之處的可能成因;以及. 適時進行維修及保養工程,以保持樓宇結構狀況良好。 樓宇欠妥之處的常見類別. 1. 非結構性裂紋. 出現髮絲般的裂紋. 出現伸向多個方向的裂紋. 非結構牆和結構構件之間出現的裂紋. 2. 混凝土剝落. 表面出現水漬或銹漬,或滲水. 出現裂紋. 批盪/飾面磚剝落. 表面隆起,大塊混凝土剝落,令生銹鋼筋外露. 3. 結構性裂縫. 出現穿過表層批盪深入至結構混凝土或承重磚牆的裂縫. 在樓宇結構構件,例如橫樑上,出現的裂縫. 出現橫跨牆壁的長裂縫. 裂縫出現銹漬.

  4. 滲漏成因繁多,但是其中一個普遍的滲漏源頭,與建築物混凝土構件內置的帶水管道有關。 2. 內置帶水管道滲水所引發的問題複雜並難以解決,其原因如下: 受影響的一方(下層)通常不是造成問題的一方(上層),因此往往難以促成合作。 如涉及公用地方,受影響地方在多業權的情況下會使問題更加複雜; 由於水流會沿著阻力最小的縫隙及管道滲透,因此很難確定損毀並需要修葺的帶水管道部分的位置;及. 即使能準確確定損毀部分,採用拆除結構構件來進行維修的方式,對佔用人來說不但費用昂貴而且有一定破壞,致使他們未必願意合作。 3. 《建築物(建造)規例》(下稱“有關規例")第3條規定任何建築工程所使用的一切物料,須在性質和品質方面適合其所作用途;妥為混合或製備;及在應用、使用或安裝時足以發揮其設計的功用。

  5. 請核對以下各項,以找出滲水的可能成因或源頭: 一)上層單位地台內的排水管破損. ‧滲水位於廚房或浴室衛生設備的下面; ‧滲水情況間斷及水迹呈圓形; ‧滲水位於洗衣機排放管的下面; 是/ 否. ‧滲水地方發霉及發臭表示滲出的是污水。 是. 二)上層單位地台內的防水設施損毀. ‧滲水位於浴室下面; . / 否. 是/ 滲水位於排水明渠或淋浴室的濕地台下面; 是. ‧滲水範圍相對較大和均勻,或接近牆壁。 是. 三)單位地台內的供水管滲漏. ‧滲水地方出現滴水情況; ‧滲出的水含灰色晶狀沉澱物表示鹹水。 是. . / 否.

  6. 调查得出结论有关屋顶结构是由以下三个肇因引致超重从而造成倒塌: 屋顶结构的地台比原设计厚; 屋顶铺设了绿化覆盖面;及. 绿化覆盖面局部积水。 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馆的屋顶结构是以空间桁架装置为主要结构部分。 该空间桁架装置支撑着作为该屋顶铺盖面的一层钢筋混凝土楼板,其上设有地台、隔热层、防水膜及绿化覆盖面。 比原设计厚的地台及加设的绿化覆盖面,令空间桁架装置荷载增加,屋顶的斜度因而降低,影响排水水流及速率,引致绿化覆盖面出现局部积水。 随着绿化覆盖面的积水量增加,进一步增加空间桁架装置上的荷载,导致空间桁架装置最终超逾其可承载的能力,造成是次倒塌事件。 调查结果已交予律政司考虑《建筑物条例》下的相关法律行动。 律政司经过深入研究及考虑有关资料、证据和各相关因素后,决定不会提出检控。

  7. 常見滲水原因如下: 樓上、毗鄰或本身單位的排水管漏水。 樓上、毗鄰或本身單位的供水管漏水。 有供水設施的房間樓板防水層殘損。 雨水經由天台/外牆滲入。 業主有責任維修和管理其樓宇,包括解決滲水問題。 如懷疑滲水源自樓上或毗鄰單位,大廈管理公司應協助業主與有關住戶商討,調查滲水原因和進行維修工程,解決滲水問題。 此外,如滲水源於大廈公用部份,大廈管理公司應協助業主立案法團,解決有關滲漏問題。 必要時聘請建築專業人士或法律顧問,根據大廈公契條文要求負責人士停止滲水,甚至提出民事索償。 「優質樓宇管理週2017」 為進一步推廣優質妥善的樓宇管理,屋宇署和另外五個政府部門將於2017年9月21日至24日,共同舉辦一連四日的大型活動─「優質樓宇管理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