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9日 · 2023年10月09日.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研究部. 香港經濟從2023年首季度開始止跌回升,中止了此前連續四個季度的漫長負增長,邁上復甦的道路。 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的數據,今年上半年的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增長約2.2%,明顯優於2022年全年3.5%的大幅萎縮,反映本地經濟已重拾增長動力;但以季度計,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為1.5%,比起首季度的2.9%有所回落。 特區政府對香港2023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從3.5%至5.5%調整為4%至5%。 港經濟復甦呈外冷內溫. 踏入2023年以來,香港經濟逐步擺脫疫情的影響而迎來整體性復甦,但不同環節的步調並不一致。 外圍環境充滿挑戰,繼續拖累貨物出口貿易的表現,經濟增長的動力更多是依靠內部需求和入境遊客市場的改善,呈現出一種「外冷內溫」的格局。

  2. 2018年6月11日 · 香港的邊緣化固然是不爭的事實但原因何在是由於香港發展落後是國家超速增長還是二者同時發生所致

  3. 2018年6月11日 · 香港的「边缘化」固然是不争的事实但原因何在是由于香港发展落后是国家超速增长还是二者同时发生所致

  4. 2021年8月2日 · 近期以來,隨著美國疫情趨穩,民眾對消費品和其他生產物資需求增強,通脹迅速走高。. 今年6月CPI同比增幅高達5.4%,創近13年新高;CPI環比增幅0.9%,為2009年以來最大。. 剔除波動性較大的食品和能源,6月核心CPI同比增長4.5%,更創下1992年以來最高紀錄 ...

  5. 2020年10月5日 · 2020年10月05日.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 為了瞭解香港現時正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以及大灣區企業如何利用香港的功能及優勢發展,羅兵咸永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通過深度訪談、調查問卷以及案頭研究的方法,對香港現時的發展狀況在整體層面以及6個關鍵功能領域上進行了強弱機危分析。 在香港整體層面上,在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商業環境及人才儲備4個方面,了解現時香港作為大灣區國際商業樞紐的優勢及劣勢,並分析香港未來發展的機遇以及在實現其國際商業樞紐的角色時將遇到的挑戰。 在6個關鍵功能領域層面上,通過收集大灣區企業高管現時使用香港這6個功能領域的情況,了解其對香港正如何發揮這6個功能及其優勢的看法及評價,以及對於香港日後應如何繼續加強其國際商業樞紐地位的意見進行深入的系統性調查。

  6. 2023年6月13日 · 2023年首4個月香港總出口量按年下跌16.5%原因包括全球需求疲弱電子產品下行周期較預期長以及跨境陸路貨運運力復原速度較預期緩慢通脹高企抑制了全球多個地區的消費意欲導致全球需求在今年第一季放緩。 手機、電腦等電子消費品需求不振,加上過去兩年積累了不少存貨,令情況雪上加霜。 電子產品處於下行周期及芯片價格下跌,也使區域供應鏈中其他主要電子產品出口地大受打擊。 例如,韓國出口量連續8個月下跌,今年5月較上年同期亦減少15.2%。 台灣的出口也連跌8個月,2023年4月的跌幅為13.3%,主要原因是電子零部件出貨量持續下跌,其中包括半導體等至關重要的出口產品。 香港貿發局2023年第二季出口指數調查顯示,電子產品出口商的存貨量仍高於正常水平,這同樣是需求不振的跡象。

  7. 2019年12月24日 · 進入2019年的香港經濟,由於受到內外需求不足的雙重夾擊而嚴重下滑,並出現了如下五個重要特點: 一是整體經濟十年後再陷衰退。 今年以來,香港經濟表現欠佳,且逐季下滑,上半年GDP升幅從去年同期的4.1%,急降至只有0.5%;第三季更按年大跌2.9%,對比上半年的輕微增長明顯惡化,使得首三季GDP出現0.7%的負增長。 鑑於經季節性調整的實質GDP在第二、三季度按季分別收縮0.5%和3.2%,本港經濟已步入技術性衰退。 預計第四季度經濟表現只會更弱,全年GDP將收縮1.0‑1.5%,這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的首次衰退,也是香港有GDP統計以來的第五次經濟衰退。 二是本地修例風波乃引發經濟衰退的主因。 與歷次經濟衰退不同的是,今次衰退是“內患”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