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佛誕

      •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農曆四月初八
  1. Harvard. massgathering. This case on stampedes is aimed at familiarizing students and practitioners of public health,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urban planning with the risk of stampedes in mass gatherings. Stampedes and weather related events are the two greatest causes of mortality at mass gatherings.

  2. Upcoming Events & Training Courses. view all CME/CPD-bearing Courses Certificate-bearing Courses Seminars/Lectures Conferences Community Engagement Events.

  3. 繪本中四位主角組成了「COPE小隊」,在功夫婆婆的指導下進行密集式訓練,學習如何做好準備,應對災難。小隊更背負重任,到訪世界各地,培育更多孩子成為 COPE 減災小精英。從今天起作出改變,時刻做好準備,應對災難!

  4. 2021年4月8日 · blog. COVID_19. disastermanagement. volunteer. 陳婉玲 2021年2月25日 疫情已持續逾年,市民也儘量減少外出,你是否以為絕大部份的義工都暫停義務工作? 義務工作是指任何人士志願貢獻其個人時間及精神,不為任何回報,無償為改善社會或幫助有需要人士而提供的服務。 根據香港超過四千間服務機構的紀錄,2019年義工服務時數共錄得超過2,264萬小時 [1],這數字還未計算沒有登記義工的服務時間,以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數字實在驕人。 Photo by ray sangga kusuma on Unsplash 義工提供的服務非常多元化,從前線服務至後勤支援,從組織服務至專業領域支援等,給予香港社會及受助人士莫大的支持,並能填補現時社會服務和人員的不足。

  5. www.hkjcdpri.org.hk › newsletters › issue4HKJC DPRI

    與四川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國國家級緊急醫學救援隊和 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舉行工作會議 (2015年11月15-17日) 由香港醫學專科學院 組成的十人代表團先前到訪中國四川省,與四川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由四川省人民醫院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組成的中國國家級緊急醫學救援隊、以及災後 ...

  6. Programme book_2022-FINAL

  7. 2021年1月20日 · 心理學的「個人韌性」(ego resilience)概念指出如果我們擁有以下的特質,我們的個人韌性會比較高,當我們遇到困難或逆境的時候,會比較容易振作起來,亦能夠更快重建正常的生活。 面對疫情帶來的新常態,我們的「個人韌性」有多少呢? 你可參考以下五項特質,看看自己具備了多少項? 性格外向的(extrovert) 隨和的(agreeable) 勤奮和負責任的(conscientious) 情緒穩定的(Emotionally Stable) 態度開放的(Openness) 經歷整整一年的抗疫,相信大家都期待著疫情過去,希望能早日回復從前的生活模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