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22日. 「全城躍動地壺共融打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世界紀錄 全城實踐老幼及傷健共融.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主辦香港地壺總會及香港遊樂場協會協辦的全城躍動地壺共融活動圓滿結束今天10月22日於旺角麥花臣場館舉行全港慶回歸地壺盃暨閉幕典禮。 市建局配合政府推廣和宣傳特區成立二十五周年,透過地壺運動,匯聚不同界別的人士,實踐傷健老幼共融。 整個地壺活動在短短四個月內,已經累積達9,500推壺人次,打破了同類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1]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簡稱SDG) 世界紀錄,為這次慶回歸活動增添意義。

  2. 2024年4月23日 · 每天早上起床後,她都必須先檢查食物有否被老鼠啃咬過的痕跡,並用消毒藥水抹淨全屋,然後才送小朋友上學。. 她和其他兼善里街坊一樣多年來都希望兼善里這個既殘舊失修且老鼠曱甴為患的地方可獲重建令居住環境得以改善。. 位於深水埗 ...

  3. 雅思柏設計事務所資深董事及前任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局長與總規劃師. 城市的轉型 - 新加坡的經驗 (只有英文版) 楊承志局長. 中國廣州市城市更新局局長. 城市更新,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寺本譲部長. 日本大阪市役所都市計劃局. 開發調整部部長. 大阪市車站總設計 ...

    • 中環街市工程面對三方挑戰
    • 制定創新工程方案 提升效率
    • 分階段開放運作 盡早讓市民享用
    • 不以盈利為主導的營運原則

    在2009年受政府所託負責中環街市的保育及活化工作後,市建局便展開為期兩年的社區參與活動,成立由區議員、社區領袖、建築專家、保育專家、政府官員和歷史學家等組成的社區諮詢委員會,並就保育和活化後中環街市大樓的用途和營運方向,進行廣泛社區諮詢,收集公眾意見和期望,藉以制訂項目的保育活化計劃。 根據當時所確立的公眾主流意見,市民期望活化後的中環街市,需要尊重建築物原來的設計外觀和歷史建築特徵,並認為其內部結構可以作較大幅度的改動,以提供綠化和有質素的公共空間。 中環街市是一幢已經超過80年歷史的建築物,其結構已受很大程度侵蝕而出現破損,要復修和活化後作不同用途予公眾使用,必須要符合現今建築法規和安全的不同要求。市建局需要克服規劃上要保存原建築元素並提供新的公共空間、通道和樓宇設施;結構需大範圍復修...

    由於中環街市大樓的原結構及地基圖則相信於戰時已經遺失,令我們無法妥善準確地籌劃具體的施工方案;大樓的混凝土結構已經殘破剝落、鋼筋銹蝕嚴重,需要進行大範圍的結構復修和加固,並要盡量減少需要新建造的結構,以免超出大樓地基及主體結構可承受的載重量。為了克服這些工程的挑戰,市建局的工程團隊,致力探索應用創新科技,為復修工作尋求突破。 為了準確掌握中環街市大樓的原建築結構,工程團隊以鐳射掃描為大樓的內外範圍,進行精確的立體掃描;其後,亦應用建築信息模型技術(BIM),將鐳射掃描得出的資料數據轉化為三維電腦模型,整合建築、機電及管道設備的圖則和建築細節,讓不同範疇的工程人員,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了解各個細部,並預視工程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早制訂方案,加強項目管理效率。此外,在原來的三維信息模型上,團隊亦加入...

    在此期間,為讓市民能盡早享用保育活化後的中環街市,我們決定分階段開放大樓,提前開放給公眾使用和商戶經營。首階段部份包括大樓內的24小時行人通道、通道內新建的公眾洗手間、中庭和皇后大道中的公眾休憩空間,以及地面、一樓和二樓的部份內部營運空間。這些設施在完成裝修和設施測試後,預計於2021年上半年內可以率先使用。至於餘下部份,包括德輔道中外牆新立面和一條由地面直上行人通道的電梯,亦將會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及開放。 就項目落成後的營運安排,市建局在2017年已聘請顧問,根據早前公眾參與所歸納出的營運指引,初步擬訂營運的方針和模式,並於今年9月邀請有意參與營運項目的機構代表出席簡報會,向他們講解有關營運安排的建議,聆聽不同業界代表的意見。 簡報會共有60多名來自社會企業、飲食、零售、文化藝術、物業...

    由於公眾期望活化後的中環街市,可提供大眾化的商品和服務,故此,市建局擬訂項目營運的招標條款時,亦強調不以盈利為主導的原則,要求入標機構提交一份全面的營運建議書,列出未來的業務計劃,當中須包括為市民提供大眾化的飲食、零售和其他藝術文化等服務的元素。入標者亦要提出具創意的計劃,包括利用項目內公共空間,以及項目毗鄰的其他社區空間和活化項目,舉辦多元化的活動,進一步發揮協同效應,活化街市。市建局將按照各個入標者的營運建議書水平,包括其願景、創意、租務和設施管理等範疇,作為主要評分考慮。 此外,為達致項目不以盈利作主導的原則目標,市建局初步計劃就營運機構需負責的各項公眾設施管理費用,提供資助,減輕財務的負擔。有意參與營運項目的機構在制定財務預算和安排時,便能更集中資源在提供大眾化的飲食、零售和其他服務...

  4. 2019年9月29日 · Sports Expo在虛擬科技的廣泛應用可見市建局致力發揮空間營造新思維藉著善用和盡用場館內外的實體空間以至無限的虛擬空間為公眾提供更多豐富和互動的內容以創新模式推動本地體育運動

  5. 此種建築風格於1901至1910年期間在英國非常風行。 大樓外型古樸,對稱軸線設計,空間寬敞實用。 以紅磚及花崗石砌成主要結構,利用石塊色彩及紋理製造多色效果,而角樓外牆附有帶狀磚飾。 面向摩利臣街的一樓建有拱廊,正門上亦立有大型圓拱,配合拱型大窗台及典雅的百葉窗廉,設計雅緻。 鑄鐵大柱的結構、屋頂的鋼樑架及花崗石梯階,突顯當時超卓的建築技巧。 為適應香港氣候及配合建築物料的供應,建築物的斜屋頂以中國式捲狀瓦片鋪設,表現香港早期西式建築物所揉合的東方色彩。 大樓原本只有兩層,每層面積約1,120平方米。 前土發公司利用其高樓底,以獨立裝嵌方式在兩層之間增建一層,並打通一樓天花,除可擴充內部可運用的空間外,亦避免影響大樓原有設計及結構。 返回.

  6. 2018年1月21日 · 公眾參與過程分成兩個階段,首先,市建局於2010年2月展開第一階段的公眾意見調查,委托一間獨立調查機構,以問卷調查方式訪問超過6,000名公眾人士,收集公眾對中環街市未來用途和設計理念的看法。 為加強調查的代表性,調查地點不限於中環街市附近地方,還分佈港島區、九龍及新界各區,並大致因應整體香港人口的年齡及性別分佈進行抽樣。 第一輪公眾意見調查結果顯示,逾八成受訪者初步支持活化後的中環街市引入大眾化及具本土特色的食肆;並認同可改變建築物內部間隔,靈活運用內部空間;而同時需要尊重建築物原本的設計外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