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7日 · 【看中國2022年12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甚少談及社會和政治話題的 香港 美食家蔡瀾在12月5日的日記中感嘆香港貧富差距懸殊,引發網民共鳴。 蔡瀾表示,香港的貧富懸殊,從 餐廳 便可以看到這一明顯的分化。 他說,「一般茶餐廳、冰室之類的越開越多,不過是化了妝的大排檔」;另一方面,所謂的高級餐廳,人均消費3000港元不夠奢侈,6000、7000港元消費的也開得有如雨後春筍。 他聽友人說,四個人去吃飯,埋單1萬多港元是等閒事;再看隔壁廂房,付帳更是3萬。 蔡瀾 感嘆:「不出奇,吃的是西餐,開瓶勃根地,已是5、6萬。 他表示,當今各 高級餐廳 人均消費5000港元算平常,「中餐的話還吃不到乾鮑和黃魚。 OMAKASE已漲至6、7千才算特別,加酒,每個人也要1萬。

  2. 2022年7月29日 · 蔡瀾1941年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曾留學日本,後移居香港,成為著名美食家,和金庸、倪匡和黃霑合稱為「香港四大才子」。 對於不熟悉蔡瀾的中國人來説,卻大多知道《 舌尖上的中國 》,蔡瀾就是該紀錄片的總顧問。 《舌尖上的中國》被認為是1990年代以來,中國收視率最高的紀錄片。 該片展示的是傳統農耕的中國,普通中國人的人生百味,承載中國人精神的食物,同時告訴觀眾,很多中國傳統正在改變。 人們稱蔡瀾為「食神」、「食家」,蔡瀾說自己勉強能稱為「好食者」。 世界上,喜歡吃的人有很多很多,美食,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 「全世界最好的都在九龍城了」,「這裏有生活,像人」。 蔡瀾這樣看九龍城。

  3. 2014年4月19日 · 【看中國2014年04月19日訊】 我沒有下一代,要不然,我也一定挑戰當今的教育制度,不讓子女上學。 看到他們背那麼重的書包,心疼就疼得要死了,還捨得嗎? 為甚麼外國的學生不必受那麼多的苦?我們比不上

  4. 2008年11月2日 · 香港著名美食評論家蔡瀾強調簡單飲食哲學,堅持正宗、復古的味道。 他對新唐人電視臺舉辦系列大賽發揚傳統文化的宗旨,表示非常認同。 看中国

  5. 2004年6月1日 · 危機中的中國社會亟需民主英雄主義 六四祭日喚起的呼籲【大紀元6月1日訊】民主英雄主義,與歷史上任何以一人一族一派一黨的利益為目標的自我犧牲式的英雄主義有根本的不同,是一種以民權民生為目標的勇於犧牲自

  6. 2013年5月7日 · 回來,還是香港好。 一大早就跑去飲茶,星期天,一家人大小剛好一桌,樂融融。我們司空見慣,不足為奇,其實是非常溫馨的。 這種現像在外國極為少見,尤其是在東京,只看到一群群像工蟻般的白領一齊喝酒,這也難怪

  7. 2012年3月9日 · 3月8日,在這個屬於女性的節日當天,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浙江代表團的30位女代表沒有集體穿旗袍亮相。飽受爭議的「旗袍秀」看似結束,但討論並未終止。 為何參政議政的女性總容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