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30日 · 現時集團在內地覆蓋網絡已經相當廣,有136家二手車零售網點:官方認證經營網點113家及「永達二手車商城」連鎖網點23家,於 2018年代理的二手車銷量同比增長 20.2%至 4.23萬,有能力在新政誘發的市場中搶佔一塊「大蛋糕」。

  2. 2020年7月9日 · 內地汽車市場近年成為了存量市場,政策促進現車主購買需求,同時有助釋放二手車市場,在汽車新增總量不大的情況下拉動銷售額增長,這現象是市場喜聞樂見的,因此相信高低端分化會持續。

  3. 2022年7月14日 · 內地谷汽車消費. 刺激汽車消費是內地穩增長手段之一,內地乘用購置稅減徵政策於2022年6月1日生效,且立竿見影,6月份中國乘用市場迅速反彈,按年及按月增長23%及44%,豪華車市場表現更亮眼,按年及按月增長31%及70%,超過行業整體增速。 據乘聯會預計,政策帶來的乘用銷量增量可達200萬輛,覆蓋自主品牌、中高端合資品牌、豪華品牌入門型等等,配合各地發放補貼,及促進二手車流通等政策,二手車經銷商也會是受益行業之一。 疫情緩和 復工復產推進. 汽車經銷商經營嚴重受疫情影響,庫存上升,打擊了經銷商的銷售節奏;另邊廂,經濟前景的不明朗,讓消費者出現觀望情緒,加大經銷商的銷售壓力,令提價顯得困難。

    • 車股表現分化 落後中尋機會
    • 芯片問題仍舊核心
    • 9月銷情反映缺芯舒緩
    • 新能源車火旺未止
    • 重申廣汽值得持有

    年內已多次向讀者們推介汽車股,廣汽 (SEHK:2238)、小鵬 (SEHK:9868)及比亞迪 (SEHK:1211) 都有不錯回報,唯獨東風 (SEHK:489) 不爭氣依然沉底。 年初至今表現,汽車股股價兩極化 (截至執筆時); 日系係主的東風及廣汽下約一成,而本土品牌長城及吉利則分別上升25%及輕微下跌。 更多內容:比亞迪突然失寵 何時重拾股民歡心?

    今年圍繞著汽車股的問題依然是芯片供應。環球的供應問題是個羅生門,各自有不同表述時但又有銷量衝高的情況。這像極了猜謎,看誰是在吹牛一樣。要明白半導體如其他電子零件一樣,歷史上缺貨情況不多。但中間分銷商會於這種缺貨日子囤貨炒貨,而生產端製造商亦會特意放大訂單量及加大存貨水平,需求被放大。 下表綜合了各個機構近月對於缺芯片問題的看法。普遍都是悲觀地認為問題至少持續至明年。博奕遊戲中,相信未有車企夠膽跑出來說自己芯片供應充足,無懼風雨。但實際上得看銷售數據。

    國內車市有金九銀十的說法。9、10月有中秋及國慶假期,傳統上是車企衝全年目標的銷售旺季。9月份的乘用車銷量同比 (按年比較)下跌17%。因地區性疫情,部份城市防疫措施影響下再度回跌。但值得留意是環比 (按月比較)上升8。9%,這反映著缺芯的問題未如上述各個機構的悲觀。過去幾個月,車企都加大備貨來應對高峰,實際上的缺芯未必如市場憂慮的嚴重。

    今年缺芯浪潮根本未影響到新能源車銷情。9月份銷售33萬台,同比大升202%,環比升33%; 今年頭9個月累計銷量更達180萬台,同比升203%。由於每台電動車涉及芯片數量多 (一台燃油車需要至少 40 種晶片; 電動車晶片數至少 150 種),再加上自動駕駛功能,芯片的需求量是比傳統汽車更大。但現時體量較少,影響較輕。

    仔細看新能源車 (包括混能車)的銷情,除了新勢力 (蔚來、小鵬、理想等)。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銷情也是不俗。當中必須提到廣汽旗下埃安已靜靜地爬上月度萬級的銷量,與新勢力看齊。但市場仍未給予廣汽應有估值。(可參考: 能做電力股翻版?廣汽集團待估值向上重估爆發)隨著埃安月度數據走強及未來分拆或引入投資者的資訊下,廣汽於未來半年是個好投資標的。

  4. 2021年7月15日 · 中升7月初公告上半年新銷量達275,566輛,按年增加約40%。當中豪華品牌新銷量達161,928輛,按年增加約45%。另外,期內二手車交易量達66,735輛,按年增加約64%。中升中期業績勢有可觀升幅,大有可能發盈喜,為股價加添上升動力。 結語

  5. 2021年7月26日 · 不過,永達的售後服務業務亦快速發展,加上新銷量及二手車銷量表現佳,集團今年上半年盈利同比大增逾 1.1倍,比中升不低於 60%增長的盈喜更優。

  6. 2021年1月4日 · 集團在2015年收購已有逾20年營運歷史的「上車市」品牌,並擁有多渠道平台,包括「上車市」名下的自有電腦網站、移動網站及移動應用程序,成功建立龐大的平台用戶群,使其成為汽車製造商及汽車經銷商接觸潛在顧客的渠道之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