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兒童保險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bluecross.com.hk

    保障包括海外住院、醫療費用及個人意外保障分別高達HK$120萬、24小時全球緊急援助。 提供「外遊警示」伸延保障,全面覆蓋黃、紅及黑色警示級別。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4日 · 有份出席兒童體驗營的蘇黎世保險香港行政總裁許金桂認為培育下一代兒童是社區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亦致力扶持下一代的身心發展以及培養他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希望小朋友從小培養運動習慣為香港體壇注入新力量對個人整個運動生態圈都有正向發展。 主辦單位今年亦已連續第四年與非牟利社福機構—香港遊樂場協會合作舉辦NGO Day,邀請到60名基層家庭兒童在3月9日免費參加體驗營活動透過有趣的訓練遊戲讓孩子們得到不一樣的籃球樂趣。 蘇黎世保險 (香港) 人壽保險業務行政總裁歐睿暉率領的義工同事,落力一同參與訓練活動,與參加者打成一片,度過了歡樂的籃球體驗日。 第4屆「蘇黎世保險香港學界3X3籃球挑戰賽」將於5月11日起展開,至7月3日上演決賽。

  2. 2021年9月11日 · 香港時間. 2021年09月11日 (六) 23:53更新 12:00建立. Tweet. 轉眼又到9月,是莘莘學子開學的季節,惟「疫」下未能做到全面授課。 事實上,受累新冠肺炎於去年突襲全球,包括香港在內的學生都受停課之苦。 去年本港一項調查就發現,改為網上學習,有近20%資優生與家長關係變差,主因家長擔心子女學業問題,遂引發家庭衝突。 每個小朋友的成長速度及學習能力都是獨特的,而家長無不視自己的孩子如瑰寶,究竟如何發掘子女的潛能免受框架所限,甚至乎栽培成為資優生呢? 【何謂資優生? 「資」、「優」為智力特優的簡稱,英語譯作gifted,語源來自gift (禮物),意思是由上天賦予,擁有異於平常的高智能。 目前沒有一個單一的定義可以準確說明資優是甚麼。

  3. 2021年9月25日 · 為減低投保人帶病投保的風險,大部分醫療保單都會設立「等候期」條款,意思是受保人在保單生效後的指定時間內,所診斷出的疾病或出現的病徵都不會獲得保障。 「等候期」的長短會因保單或特定疾病及醫療情況而異,大部分保單的「等候期」為保單生效起計30日。 部分保單針對個別疾病,如婦科疾病等,「等候期」或延長至6個月到一年不等。 不過,「等候期」一般不適用於因意外受傷入院導致的索償,即受保人於期內因意外引致的醫療費用,仍可獲得賠償。 此外,投保人打算轉換保單時,應注意「等候期」會由新保單生效日起重新計算,有機會影響醫療保障,因此應小心考慮才決定是否需要取消現有保單。 【Q4:買多幾份保單更安全?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7年12月29日 · Tweet. 儲蓄保險未能儲蓄還倒虧了新幣1萬多元約6萬港元)? (設計圖片) 1/9. 買儲蓄保險要小心有網民在Facebook發貼指其父親在1994年購買一間國際性保險公司的儲蓄保險Saving Plan),當時保險公司在保單上承諾可拿回逾24萬港元但到了今年3月份的到期日他的父親卻只收到一張12萬港元的支票。 存款20多年,反而倒虧了6萬港元港幣! 「我父母只是小販,我不明白你(保險公司)為甚麼要讓老一代人受苦! 」新加坡網民Tyler Jwy於今年4月在其個人Facebook上載一組圖片申訴,指其父親的儲蓄保險名不符實。 該消息近日於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媒體大肆轉載。

  6. 2021年4月4日 · 蘇黎世保險香港學界3x3籃球挑戰賽周日4日與香港非牟利社會福利機構香港遊樂場協會合作邀請旗下46個來自基層家庭會員的小朋友到灣仔修頓場館參加Fun Day 兒童籃球體驗營」,大會更送上球衣籃球及禮物包讓小朋友滿載而歸

  7. 2023年6月1日 · 保誠深明父母總是把子女放在家庭首位希望成為他們的最強後盾所以不但推出市場首創兒童保障更有專為懷孕母親而設的計劃讓父母提前為未出生的子女投保兌現愛護至親一生的承諾。 另外,配合兩項免費增值服務,包括透過「智安排」預設保單服務預先委任家人,於受保人不幸精神上失去行為能力時申請及領取賠償;或在不幸確診危疾時透過安心醫尋求第二醫療意見,以專心治療,安心康復。 保誠公布《香港家庭危疾抗力調查》結果,發現逾三份之二受訪者擔憂自己或子女未來會罹患危疾。 在6成已購置危疾保障的受訪者當中.

  8. 2021年11月18日 · 香港時間. 2021年11月18日 (四) 14:17. Tweet. 1/3. 香港每5個人就有1人患濕疹,重症人數更高達15萬人。 近年經臨床實證有效的生物製劑療法,能成功減輕嚴重病患發炎及痕癢症狀,但由於費用高昂,一針約1萬港元,一個療程動輒10萬元使費,令不少貧困患者「有藥無錢醫」。 有團體於今年10月至11月以網上問卷成功訪問216位濕疹患者,結果發現近2成受訪者的濕疹開支,超過月入5成或以上,逾6成受訪者更形容經濟「有壓力」或「非常大壓力」。 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何學工醫生表示,本港重濕疹患者約有10萬至15萬人,希望社會正視濕疹,他指臨末數據顯示濕疹生物製劑療效顯著,目前已有超過30個國家或地區資助當地病人用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