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心臟檢查 相關

    廣告
  2. 心臟問題不容忽視,服務包括超聲波,心臟電腦斷層掃描, 運動心電圖等;唔滿意隨時100%退款 信心保證. 專業比較多個心臟檢查服務及體檢中心。立即網上預約,預防冠心病、心律不正及心臟衰竭等疾病。

  3. 準確評估及偵測心肌梗塞風險、冠狀動脈及主動脈病變,分析血管壁鈣化程度,暖心價$4800立即預約. 由本中心致力改善大眾心臟健康,及早檢查心臟,可以更早發現及預防心臟疾病

  4. 報告清晰,檢查全面,首選3.8婦女節限時優惠。擁有1對1健康咨詢,讓你的健康問題無所遁形。 凡購買指定體檢計劃,即可送超市現金券。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24日 · 心臟檢查人數增 揪隱性個案. 醫療業界團體今年5月進行心臟造影檢查趨勢的問卷調查。 【本報訊】在新冠疫情下市民對健康倍覺重視,若有不適便會求診。 美國心臟專科學院基金會上月收集了126名本港心臟科專科醫生及放射科專科醫生的意見,發現港人在疫情期間進行心臟造影檢查個案不跌反升,因而成功偵測到不少隱性心臟病個案。 去年接受心臟電腦掃描和磁力共振較前年約上升11%至30%。 心臟科專科醫生陳穎思指出,市民若出現疑似胸痛、心悸等心臟病常見徵狀,第一步應向普通科門診或家庭醫生求助。 如病徵屬典型及有高風險因素,可考慮直接進行心導管檢查,甚至「通波仔」手術。 擔憂中招針後副作用 警覺大增. 她認為,問卷結果反映新冠疫情及疫苗接種,大大提高港人對心血管疾病的警覺及診斷的認知。

  2. 2022年9月28日 · 心臟科專科醫生王泰鴻表示,在疫情期間,許多人關注到心臟健康問題,並進行針對性檢查,結果發現了不少隱性患者,這亦印證了定期檢查的重要性。

  3. 2022年11月17日 · 香港亞洲心臟中心總經理陳文偉表示,該中心與社福機構於2020年起推行「社區免費心臟篩查活動」,讓65歲或以上香港居民參加,檢查血壓、心房顫動等健康狀況,並免費見醫生,有需要時可轉介至相關專科跟進。

  4. 2023年3月31日 · 伊利沙伯醫院去年推行心臟衰竭篩查及治療計劃,主動為入住內科病房,並出現氣喘等徵狀的病人做檢驗,判斷是否有心衰竭風險。 計劃推行約半年,揭逾300名潛在患者。

  5. 2015年5月28日 · 要保持心臟健康,宜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三高 是致病成因. 心臟病的成因有很多,包括不良生活習慣、「三高」、少運動、肥胖等。 香港浸信會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黃民樂醫生指出,香港人飲食愈趨西化,多肉類和煎炸物、少蔬果,加上工作繁忙欠缺運動,增加三高、肥胖患者的出現。 黃醫生說:「高血糖、高血壓及膽固醇過高,均屬於心臟病的高危因素;高膽固醇增加引致血管栓塞的機會,而血液中的血糖水平過高,則會令血管受損及變硬。 至於高血壓,亦會增加心臟的負荷,嚴重可致心臟衰竭。 因此,要預防心臟病,必須由改善飲食習慣及運動開始,令高血糖、血壓及膽固醇等問題及早受控。 飲食 有效控血壓. 飲食習慣對血壓真的有影響?

  6. 2021年10月25日 · 香港心臟衰竭學會調查發現,52%市民擔心打針會影響心臟健康,僅25%人會在接種前接受心臟檢查或諮詢醫生意見。. 該學會呼籲市民了解心臟衰竭症狀,以減低入院及死亡風險。. 香港心臟衰竭學會早前委託調查機構,在8月13日至22日網上訪問616名18至70歲 ...

  7. 2020年9月29日 · 定時檢查身體,是防範心臟病悄悄來襲的重要一步。 與身體老化有關. 隨着年齡增長,人體的組織會開始老化,動脈會逐漸失去彈性,當血管硬化、管腔收窄,血流有機會受到阻塞,一旦冠狀動脈的閉塞情況嚴重,供給心臟的血流減少,可引致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對性命構成威脅。 前香港心臟專科會長劉柱柏醫生表示,冠心病屬於機能退化的病症,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成因與身體老化有關,因此患者多為50歲以上男性和60歲以上女性。 另一方面,受遺傳、疾病(如糖尿病、膽固醇及血壓高)、壓力、吸煙及不良生活習慣影響,近年冠心病患者更出現年輕化趨勢。 失眠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因睡眠有助心臟及血管休息及恢復狀態。 運動時徵狀明顯.

  1. 心臟檢查 相關

    廣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