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28日 · 3個指定診所預約方法! 所有指定診所都需要預約,預約方法有三種,包括: 致電診所熱線. 使用「關愛預約專線」電話(只適用於較高風險確診病人) 利用手機程式「HA Go App」預約(只適用於曾在管局登記或使用過醫療服務人士) 當中「關愛預約專線」的設立,目的是為較高風險確診病人提供預約診所途徑。 較高風險確診病人指,例如70歲或以上長者、5歲或以下小童、懷孕28周或以上的孕婦,以及免疫力受抑制的病人,例如曾接受器官移植、患有免疫系統減弱的疾病,或長期服用減弱免疫系統藥物的病人。 而手機程式「HA Go App」, 首階段只適用於曾在管局登記或使用過醫療服務人士 ,及後會發展第二階段至其他人市民。 患者可透過「HA GO」查閱診症名額狀況、查詢及取消診期,當中更有「為他人預約診所」功能。

  2. 2023年3月3日 · Mar 3 2023. 醫管局將在3月6日起推出電子醫生證明書由醫生進行電子簽署方便病人存取。 病人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HA Go查閱電子版本的醫生證明書,並可減少紙本證明書遺失風險。 醫管局鼓勵使用電子證明書但現階段仍會為病人列印以電子簽署的醫生證明書及到診證明此舉是智慧醫院的重要里程碑提升病人滿意度醫管局推出電子醫生證明書 取代傳統的人手簽署紙本證明書. 醫管局宣布自2023年3月6日起,推出電子醫生證明書以代替傳統的人手簽署紙本證明書,新證明書將由醫生進行電子簽署,與傳統手簽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病人可透過醫管局手機應用程式HA Go的單元「我的健康」內的「我的紀錄」查閱電子版本的醫生證明書,以作為病假申請或到診證明。

  3. 2022年12月29日 · 現時有多間機構提供網上遙距義診服務醫生有中醫有西醫除了有部分的診金和藥費全免更會免費提供送藥上門服務讓你可以安心在家休養。 5間遙距診症服務! 為Omicron確診者診症. 注意非所有診症服務都是免藥費和速遞,預約前要先看清楚注意事項! 家庭醫生分享確診Omicorn自救5大心得 醫管局23間指定診所名單. 遙距診症|1. 醫院管理局 HA Go 新冠視像診症服務.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3月12日 · 鼻敏感困擾很多香港都市人本文整合包括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林建業深入探討鼻敏感的成因症狀以及治療與預防方法透過專家的詳細講解讓讀者對鼻敏感有更全面的認識從而提升生活質素即睇詳情! 延伸閱讀: 鼻敏感發作! 12大紓緩鼻敏感食療收鼻水+通鼻塞必睇. 鼻敏感是什麼? 鼻敏感,醫學名稱為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影響著許多香港市民的生活質素。 鼻敏感丨隱患與成因. 耳鼻喉科專家林建業醫生指出,鼻敏感患者往往對特定的過敏原如塵蟎、花粉等過敏,引起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症狀。 更嚴重時,可能會引發鼻竇炎,因為鼻黏膜腫脹封閉鼻竇出口,令細菌易於積聚感染。 此外,長期受鼻敏感困擾的患者,還可能出現嗅覺、味覺喪失,以及影響睡眠質素等後遺症。 鼻敏感丨西醫治療鼻敏感的途徑.

  6. Karen Hui. Mar 1 2024. 廣告. 香港中醫醫院香港中醫醫院預計於明年年底投入服務將結合傳統中醫智慧和現代科技致力於推進醫療服務的創新教育培訓和科學研究此舉旨在促進中醫藥在本地和國際層面的推廣為香港市民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 《新假期將詳細介紹該醫院的設計理念地理位置服務範圍以及對社區健康的深遠影響。 閱讀全文. 香港中醫醫院6大設計理念. 香港中醫醫院|設計理念(圖片來源:醫務衞生局) 香港中醫醫院的設計理念聚焦於持續的創新發展、人本關懷、維護中醫文化傳統、智能化醫療、綠色環保及其顯著特色,這些將使香港中醫醫院成為一所集現代與傳統於一體的醫療機構。 1.持續創新發展. 香港中醫醫院在提供服務、發展策略、工作流程和科技應用方面將不斷創新和進步。

  7. 2023年3月8日 · ctb038. Mar 8 2023. 香港的醫療系統在亞洲享負盛名,一直都令港人引以為傲。 近日有位內地媽媽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女兒在香港公立醫院求醫的經歷她稱讚香港有完善的醫療服務醫護人員展示出專業的態度而且收費公道讓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女兒受傷自行求醫 不想浪費社會資源. 近日,一名內地媽媽在小紅書上以「 第一次在香港看病,沒結帳就讓我走了」 為題分享了一段在港求醫的深刻經歷,她指女兒在家與老鼠嬉戲時,不小心被咬傷流血。 由於她當時仍在夢中,女兒便如常由阿姨送到學校。 事主起床後才得知女兒受傷,便連忙趕到學校接女兒到北大嶼山醫院求診。 事主指當時鄰居曾建議她打999 使用救護車服務,但認為情況未至於非常緊急,不想浪費社會資源,於是自行與女兒坐車到醫院求醫。

  8. 2023年5月18日 · Carol. May 18 2023. 近年政府不斷宣傳及推動大腸癌篩選計劃,令更多人想認識大腸癌這個病,其實大腸癌是香港最常見及致命的癌症之一,在2020年,大腸癌在本港致命癌症中排第二位。 在2020年大腸癌導致2287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15.4%*,情況確實是值得令大家關注今次就找來外科專科馮堯煇醫生跟大家解開大腸癌的4大迷思! 馮堯煇醫生. 迷思1:高齡人士才會容易患上大腸癌. 當然不是! 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9年的數據發現,大腸癌已是第2位癌病殺手,而近年發病年齡更逐漸降低,由30-45歲的個案正不斷上升! 所以馮堯煇醫生指出高脂低纖飲食及缺乏運動的人士,患大腸癌風險相對較高,建議定期篩查,及早預防大腸癌。 迷思2:大腸癌不會遺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