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5日 · 前華爾街交易員Vivan Tu深知投資的價值,27歲時成為百萬富翁。 很多人都想在退休前成為百萬富翁,甚至更富有。 但Tu表示:「不要為了退休而儲蓄,而是要為了退休而投資。 她指出,無視他人意見、著眼於長遠是富人保持和倍增財富的幾種方法。 其中的的基本理念都是:你應該有效地投資你的錢,讓它不斷增長。 她說:「真正的富人不會去買一輛華而不實的林寶堅尼.....他們會用同樣的錢買一棟兩户複式樓,然後出租。

  2. 2024年4月2日 · 香港固然有強積金(MPF)制度,但大家很少認為單靠強積金供款投資是足夠晚年生活費需要,遇上危疾和慢性疾病要醫治,隨時令退休老本「一鋪清袋」。 近年「扣稅三寶」是不少精明人士的選擇,既能在自身的醫療和退休方面多重保障,又可減輕稅務負擔、為家人增添財務後盾。 這三種扣稅產品分別為: 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QDAP) 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TVC)

  3. 2021年1月27日 · 記者曹佩鈞. 欄名 : 理財學堂.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不少打工仔都是「月光族」,更面對「長期糧尾」的問題。 想改善問題,又不知道從哪裏入手? 台灣就流行「333」理財法,將每月收入分成3份,可限制每月支出之餘更可培養儲蓄習慣。 【延伸閱讀】 假設你的每月收入.

  4. 2023年12月30日 · 發布時間: 2023/12/30 21:30. 最後更新: 2023/12/31 08:26. 分享:. 你的遺產都是你做過的白工 通脹時代,死前請將財產清零. 每個社會似乎都有一個固定的「成功」模板,對我們來説也許是︰儲錢、買樓供樓、再儲錢、供孩子上學⋯⋯如此往復,直到蓋棺材落定。. 回 ...

  5. 2024年2月2日 · 原來,這位教授是個「社交動物」——小山龍太在學校時就和學生打成一片,退休了也一樣。 他時常與年輕人把酒言歡,解答學生工作後的疑惑,飯局後更是大方買單。 衆樂樂亦要獨樂樂,小山龍太還喜歡打高爾夫球,三不五時就來一局。 月薪僅3萬多元的小山龍太,在工作時就完全沒有儲蓄的計劃:每月至少支出42萬日圓(近2.2萬元),自工作以來一直都沒有減少。 2個孩子要結婚了,小山龍太大手一揮一人給150萬日圓結婚基金(約8萬元),甚至順便給自己買了一輛跑車。 點擊圖片放大. +3. 錯誤二︰低估突發的意外開支 財務缺口如「女媧補天」 這樣的退休時光過了4年,2000萬日圓的儲蓄僅剩500萬日圓(約26.5萬元)。 枕邊人最先感受到了危機感——太太三春開始擔心:這樣下去,不會要破產了吧?

  6. 2024年4月1日 · 29歲提早退休. Daniel George在29歲實現了經濟獨立、提早退休(FIRE)。 簡單回顧他的理財和事業成就: 2018年完成博士學位那年24歲,進入Google X領導早期秘密的人工智能(AI)研發工作; 2020年開始於摩通擔任副總裁,直至2023年離職; 2017年本金只有1,000美元,隨後7年來積極將工作收入投資於股票,在20多歲時突破第一個100萬美元; 2023年,在美國生活一年的開銷已經不到投資額的2%,毅然辭職。 「我不需要再擔心薪水的問題,因此我可以做最熱衷的事。 我花時間建立我的初創公司ThirdEar AI,這是一個無需提示便可提供即時幫助和建議的AI。 以下是他成功的方法。 財富自由5大關鍵. 1. 避免借學貸. 2. 年輕時積極參與股票投資. 3.

  7. 2023年7月26日 · 建立應急儲蓄 做好資產分配. 雖然現時不急於進行退休儲蓄,但為應對生活中的意外,應該建立應急儲蓄,一般是支持自己六個月的生活費用。 這對於年輕人而言是一個挑戰,如果將收入的20%用於儲蓄,都需要大約30個月的時間來完成應急儲蓄。 因此,做好資產的分配也至關重要,除了要考慮將收入的一部分放入應急儲蓄之外,還要注意不要將資金鎖定在房產、退休賬戶和非流動資產中,這可能會成為一種束縛。 當明白自己如何賺錢、如何消費以及如何儲蓄時,自然就會知道自己對金錢的態度。 5. 權衡每個決定的後果 發掘自己的金錢偏好. 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權衡,例如你專注於學習而放棄工作經驗;你選擇了一家初創公司而不是一家大公司,並放棄了成熟環境的舒適感;你可能會亂花錢,然後發現自己缺錢,或者你可能根本不花錢,但覺得很無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