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6日 · 美國人在67歲時才有資格領取全額社會保障福利這些年齡標準與英國的養老福利大致相同. 香港的長者生活津貼同樣將65歲設為標準,生果金門檻則為70歲. 在20世紀中期,這些相關社福條例頒布時,人類的預期壽命比現在要短得多:以英國為例,當時男性預期壽命為66歲,而女性為71歲。 「然而現在,我們的壽命變得更長了,在中老年也變得更加健康。 」Wettstein表示。 「如今有不少在80歲左右的老人依然非常健康活躍,無論是身體還是思維。 點擊圖片放大. 75歲退休更合理. 簡而言之,政府津貼並不是為80~90年代生人而設計的,也未曾更新過—— 它已經不再適合當下的情況。 雖然有人用過用於退休儲蓄的投資工具作為政府福利之外的補充,但很多退休員工並沒有足夠的個人儲蓄作為後盾。

  2. 2023年1月26日 · 研究在2021年進行,獲得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提供資金,由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楊婉蘭副教授擔任項目負責人及首席研究員,而我是聯合研究員。 研究項目對象是18至65歲香港在職人士,希望了解在準備退休時影響他們購買金融產品意願的因素。 調查的具體因素包括一、人口特徵;二、心理因素;三、社會因素;四、制度信任因素;五、接觸過年老的未來自己的影響。 主要研究結果概述如下: a)人口特徵能夠預測準備退休的過程中購買金融產品的意向. 40至49歲和60至65歲受訪者對金融產品的一般購買意願顯著高於18至29歲年輕一群。

  3. 2021年8月13日 · 平均理想退休年齡為62歲. 宏利於6月至7月進行調查訪問1,034名港人以了解大眾的退休計劃和準備以及儲蓄目標和憂慮調查發現受訪者的平均理想退休年齡為62歲但只有41%有信心可於理想年齡退休調查也顯示已經開始籌劃退休受訪人士比起還未開始規劃的受訪者更有信心能夠按照計劃退休。 逾半(58%)已經開始籌劃退休的受訪者有信心可於理想目標年齡退休,而尚未開始籌劃退休的受訪者只有29%對此有信心。 逾半預期退休後有被動收入. 獲得被動收入是維持理想退休生活的關鍵,通常被視為達至財務自由的主要途徑。

  4. 2023年11月15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3/11/15 13:30. 最後更新: 2023/11/15 17:38. 分享: 今年59歲的Ben於跨國公司任職高級經理明年便達到60歲公司指定退休年齡有機會退休他是持有海外護照的華人在香港工作已超過20年由於屬於專業人士所以有機會在達到退休年齡後仍然可以留在香港繼續以合約形式為現時公司工作而Ben本人亦很喜歡香港環境及已經習慣了這裏的生活所以希望可以留在香港退休Ben提到,就算現時公司未能夠讓他繼續留任,他亦很有信心能夠找到其他相關工作,相信他的專業性是今天就業市場追求的其中一種知識及技能,加上他具備的豐富累積經驗,估計並不能夠短時間內找到替補人選,相信他留任多5年,到65歲的機會很大。 跨國家庭退休居所多 選最適合自己的.

  5. 2021年9月16日 · 林昶恆Alvin在金融服務機構累積了近30年工作經驗現時是一名獨立專業理財教練Money Coach),為不同機構提供正向理財教育講座演說和培訓課程亦提供個人理財人生咨詢每年獲邀出席各類活動超過200場

  6. 2022年11月30日 · 今年41歲、任職銀行主管的Aska就是其中一份子。 Aska跟我提到,他是我專欄的忠實擁躉,過去十幾年都有持續看我的個案分析,他亦根據我在個案分析中用的方法為自己做了初步分析。 他提供了資產負債表及收支表資料,再將個人資料套在當中,配合個人化的改動。 【背景】 姓名:Aska及其太太. 年齡同是41歲. 職業銀行主管及家庭主婦. 婚姻狀況:已婚,沒有孩子. 【現有資產】 港元存款:349.3萬. 股票及基金:763.9萬元. 香港自住物業:2,491萬元. 香港出租物業(3個):3,000萬元. 海外出租物業及樓花(5個):1,656.6萬元. 自用車位:200萬元. 退休金累積金額:140.1萬元. 保單退保價值:37.5萬元. 私家車:30.9萬元.

  7. 2020年10月3日 · 輸入一些基本資料如年齡預期退休年齡預期壽命現時的每月儲蓄金額現有的累積儲蓄金額個人理想退休生活的每月開支等計算程式就能自動算出你的退休金金額是否足夠。 此外,如果你不知道你的理想退休生活模式每月開支大約是多少,可參考 《滙豐退休策劃指標》 ,我們會每季定期更新,提供基本、簡約、舒適及豐盛四個生活模式的每月開支供參閱。 退休投資組合必備3隻優質股【 下一頁 】 第三步: 定期檢視退休儲蓄狀況. 退休投資或儲蓄可以有很多方法,其實強積金都可以是你的退休投資夥伴,不僅是強制性供款,如果你發現單靠現時儲蓄步伐未必足夠令你安心退休,不妨考慮特別自願性供款及設有免稅額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選好合適自己的投資工具後,當然還要積極管理,定期檢視儲蓄進度是建立退休信心的其中一個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