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3月18日 · 趙嘏《江樓 感舊 》:. 「獨上江樓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 趙嘏(西元806年~西元853年)唐代詩人。. 字承祐。. 山陽(今江蘇淮安)人。. 唐武宗 會昌四年(西元844年)進士。. 唐宣宗 大中年間 官 渭南尉 ...

  2. 修辭學者陳望道首先提出「示現」辭格,並如次界定其意義:「示現是把實際上不見不聞的事物,說得如見如聞。. 所謂不見不聞,或者早已過去,或者還在未來,或者不過是超絕時地、超實在的非常辭格。. 」,陳氏對「示現」辭格的界定,與二十世紀初葉風行 ...

  3. 彼等如何違害之理,如是內中所有諸病,及外大種違損之理,皆應詳。 (2). 「思維死緣極多而活緣極少」-對性命有損害的有情或無情甚多。

  4. 2021年3月7日 · ① 必須精勤聞法的理由 ② 破斥承許不需聞思的邪見. ③ 將聞思轉為實修助緣的竅訣. “彼”是指導致愚癡的種種因緣。 戍一、必須精勤聞法的理由分四: ① 聞思修三慧依賴聽聞之故. ② 能斷二障的智慧依賴聽聞之故. ③ 教誡須以忍耐心尋求多聞 ④ 攝義. 亥一、聞思修三慧依賴聽聞之故. 故又云:“恭敬承事可親師,為引慧故求多聞。 ”謂應親近智者,隨自力能而求多聞。 《攝波羅蜜多論》所以又說:恭敬承事可以親近的師長,這是為了引發智慧而勤求多聞。 這就是說,應當親近善知識,隨分隨力尋求多聞。 若不爾者,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是則不知修何法故。 若有多聞,由思所聞法義,能生思慧,從此能生廣大修慧。 這是從正反兩方面說明,必須隨力尋求多聞的原因。 反面:

  5. 2021年2月9日 · 一、淨信境,指佛法僧三寶的真實功德。 因為是由思擇三寶功德而引生清淨的信心,所以叫淨信境。 二、現證境者,謂無我真實。 二、現證境,指無我真實義,包括人無我和法無我。 因為是由思擇無我真實義而現證真如,所以叫現證境。 三、希樂境者,謂諸佛菩薩廣大神力。 此復有三,謂神通力、六波羅蜜多力及俱生力。 三、希樂境,指諸佛菩薩的廣大神力,包括神通力、六波羅蜜多力和俱生力。 因為是由思擇諸佛菩薩的廣大神力而引起希求的欲樂,所以叫希樂境。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七》中說:“云何諸佛菩薩威力? 當知略有三種。 一者聖威力,謂佛菩薩得定自在,依定自在,隨其所欲,一切事成。 心調柔故,善修心故,是名聖威力。 二者法威力,謂諸勝法,有廣大果,有大勝利,是名法威力。 此中法者,即是六波羅蜜多,所謂佈施乃至般若。

  6. 2020年11月3日 · 初從四緣發心道理者,若見諸佛及諸菩薩難神力,或從可信聞如是事,依此發心,謂念:所住 所修 菩提有大威力。 第一種初發心緣: 善男子、善女人,親見諸佛及諸菩薩不可思議的神變威力,或者從可信者處聽到如是事蹟。

  7. 謂應由於三種根本、九種因相、三種決斷門中修習。. 此中有三,一、決定死,二、思惟死無定期,三、思惟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 癸一、決定死. 新譯廣論. 壬四 修習念死的方法: 即是以「三種根本」、「九種因相」及「三種決斷」之法來修習念死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