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16日 · 施嬅甜絲絲表示:「佢個人好簡單、細心,好我,佢好支持我追求夢想,亦冇阻止我繼續 呢行發展,不過佢個人真係好勤力,佢唔鍾意懶人,所以 ...

  2. 2019年8月6日 · 廣東人會叫被家長過度「愛」或「縱慣姿勢」而「變壞」的小孩做「生骨大頭菜」,箇中原由析述如下: 「大頭菜」的根莖部肥大,且呈圓球狀 ...

  3. 2015年10月23日 · BBC曾經從照片中分析出了卡梅倫首相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身高相近,大約1.85米(約6英尺1英寸)。 因此他們以與習近平身高相仿的國家領導人--澳洲 ...

  4. 2019年6月2日 · 求證求真:飯民腦殘不識性罪 造謠建制助長孌童. 剔唔剔除罪類,飯民都係要老作抽水。. fb截圖. 特區政府在聽取社會意見後,建議提高移交門檻至7 ...

  5. 2012年11月24日 · 放大圖片. 栗戰書探訪貧困戶時,在農戶家吃中飯,給農戶9歲的兒子夾菜。. 資料圖片. 2012年9月,62歲的栗戰書被中共中央任命為中央辦公廳主任 ...

  6. 2017年11月14日 ·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孭」,粵方言用字,讀「咩/me1」,解背負;其異體字是「𧴯」,看上去像個小孩依附在母背上。 為此,筆者認為以其異體字「𧴯」作正寫較貼切。 「背小孩」所用的「孭帶」,中外也有,設計上大同小異,基本上是在一塊方形布的四個角上連上布帶而成。 「孭帶」上通常繡上「出入平安」、「長命富貴」、「兒童幸福」等字樣。 廣東人叫「背小孩」做「孭仔」。 早期,「仔孭在後」,其缺點是沒能掌握背上的小孩在身後的狀況。 大家還可以想像到,「後孭」時母親要用「後手」,有一定技巧;當然這難不到經驗豐富的母親,但無論如何也有一定的難度,因而後來改作「仔孭在前」,一則易於「一人」處理、二則可目睹小孩的一舉一動,以及掌握周圍的狀況。 舊社會觀念,「孭仔」是女性的天職。

  7. 2011年12月4日 · 9歲那年,高妹與媽媽、姐姐自福建移民來港,成為慈幼葉漢小學的一名插班生。. 初來的高妹在福建住慣平房大屋,一開始根本難以適應香港擠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