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24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0/09/24 15:47. 最後更新: 2020/09/24 16:00. 分享: 投資輸多贏少 你勤力就一定有回報? 過往我曾在銀行工作10年,職位上與大量股票散戶接觸,經過一段時期研究後,我發現有部分散戶是勤力的一群,但再看他們戶口的長期賺蝕情況,大部分都是虧損的。 原來在投資世界裡,勤力與回報是不對等的,盲目的勤力不代表能產生回報。 無用的勤力. 我舉一些例子,其中一個客戶有數十隻股票,不止經常關心現時的股價,更每天都會抄下當天的股價高低。 他勤力嗎? 勤力,但賺錢嗎? 完全不賺錢! 他這樣的做法已有多年,就算戶口內的股票組合改變,他也會對新股票作記錄,在開市時段不斷問股價,收市後記錄,之後作出分析。 他多年不變去這樣做,但多年來都是輸多贏少!

  2. 2023年4月21日 · GOBankingRates理財專欄作家Andrew Lisa引述GOBankingRates一項對1,000 多個美國成年人的調查發現,在 65 歲及以上的人群中,僅有 18% 的人表示已為未來做好財務準備,已經在所有年齡組中最高。 而在 18 至 24 歲的年輕人中,就有近 15% 的人相信他們的財務基礎得到了保障。 工作多年的退休一族,相比起僅出來社會工作數年的社會新鮮人,理應有著更好的經濟能力,但兩者對財務的準備程度仍然差不多,可見財務信心不是單憑累積金錢就能建立。 對於財務的理解,不只是僅在某個年齡才有的困惑。 調查顯示,在不肯定自己能夠在未來幾年順利理財的人當中,18 歲至 64 歲的每個年齡分組,就有 56% 至 63%的人將他們的不安感歸因於對財務及金錢等問題的了解不夠。

  3. 2024年4月19日 · 「積金易」作為⼀個⼀站式處理強積金計劃行政工作的電子平台,所有強積金計劃的僱主和計劃成員都可以在同⼀個平台一站式管理和處理所有強積金帳戶安排,從而節省行政費。 包括提高運作效率及電子化程序以減省紙張消耗同時推動環保,對MPF管理費用下調將會起到重要作用;「積金易」預期在推出首兩年計劃行政費將平均降低三成。 2. 整合帳戶、⼀覽無遺. 「積金易」將重塑強積金計劃的行政運作,提供⼀個電子化平台,讓我們能夠輕鬆管理所有的強積金帳戶。

  4. 2023年8月31日 ·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30831. 【理財個案】紀律部隊主任100%強積金放中港股 想轉美股如何部署?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3/08/31 08:00. 最後更新: 2023/09/07 15:36. 分享: 香港人愈來愈重視強積金,明白到這關乎自己的退休部署,必需要積極管理。 但近月市況不算好,尤其有報告指,8月份整體強積金可能錄得跌幅,並抵銷首7個月的升幅。 有讀者已累積一定供款,資產分配想作出改變,看看龔成是如何回應︰. 讀者︰. 本人現年38歲, 想請教MPF供款百分比分配. 現時我係100%中港. 但有感供極都冇升, 而本身為紀律部隊主任有10年時間, 政府在供款上都多, 所以感覺唔可以坐以待斃. 希望調整百份比如下︰. 50% 美股.

  5. 2020年10月7日 · 新冠肺炎疫情、本港及國際政治形勢不明朗,導致今年環球股市動盪。 港台節目《鏗鏘集》以「別人貪婪他恐懼? 」為題,找來不同的投資者分享在亂局中投資策略轉變,當中一名投資經驗逾20年的投資者,因憂慮全球政治局勢不穩,而選擇減持股票,開設離岸戶口轉移資金,並將30萬元的資金買入實銀避險。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現金是垃圾」: 按此 】 憂慮金融危機 買入實銀避險. 從事健康產品生意的阿廣,投資港股經驗已有逾20年,他接受《鏗鏘集》節目訪問時表示,港區《國安法》立法後,因擔心美國制裁會影響外界對香港市場的信心,投資策略由進取轉為保守。 他認為,最差的情況下,或無法自由兌現港元,因而選擇開設離岸戶口,將一半資金轉離香港。 他又指,擔心經濟衰退會導致股災,所以選擇減持股票,並將資金買入實銀作避險。

  6. 2023年10月16日 · ir0nuckles不乏投資工具,為晚年生活創造被動收入。 他建議,ir0nuckles不妨將積蓄放於一個低風險ETF投資組合,當中60%投資於「Vanguard全世界股票(Total World Stock)ETF」(美:VT),另外40%用於持有「嘉信理財美國抗通脹債指數(TIPs)ETF」(美:SCHP), 預計合共實際收益約3.8%。 今日的96萬美元在27年後,以等同2023年貨幣現值去計算,可望升至260萬美元(約2,034萬港元)。 65歲的男性將這筆錢轉換為即時年金,足以為退休生活帶來16,600美元(約13萬港元)的月入。 惟「未上車」是硬傷.

  7. 2021年12月1日 · 6成人自認理財知識水平偏低. 調查亦顯示,6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理財知識水平偏低,而收入最高、家庭月入10萬元以上的組別亦不例外。 當問及未來投資回報預期時,理財知識較低的組別對投資回報期望過高,預期年回報率為10%,而理財知識較高的受訪者則為7%。 惟更出人意表的是,72%的受訪者對退休時如何運用積存的強積金沒有明確的想法。 51%聲稱退休後生活會依靠積存的強積金及強積金以外的儲蓄;49%認為他們已為退休做好財務準備或已有準備。 退休前做好財務準備當然十分好,但退休後如何繼續作適當的投資同樣重要,信安投資及退休金服務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程浩賢先生表示,有些每月派息的產品及收益方案或能提供被動收入,有助於市民維持生活水平,需要時保持重新分配資金的靈活性。 責任編輯:李瑩. =====.

  1. 相關搜尋

    徐日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