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29日 · 他希望此書能「橫跨文學、時空和經驗的限制,跟他人連結到一種共時性或普遍的情感」 [1]、「能夠跨過文類、風格、書寫倫理困境、外界對的成見和污名,連結更多的感應者」 [2]。

  2. 2021年7月17日 · 本書乃白萩《蛾之死》、《風的薔薇》、《天空象徵》三本詩作的精選集,收錄了八十三首創世名︰以圖像自我彰顯的〈流浪者〉、探究存在主義的〈風的薔薇〉、不斷追逐的〈雁〉、一條蛆蟲般的〈形象〉、舉槍將天空射殺的〈天空〉、直探生死議題的

  3. 2016年10月1日 · 編按:隨著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屢屢奪下大獎,台灣讀者逐漸認識了戰前超現實主義詩派在台灣的發展,為了呈現風車詩社的多位詩人在殖民時代所面對的語言、主體和詩意的想像的表現,導演黃亞歷採取了獨特的手法和電影語言,完成了極富 ...

  4. 2016年11月2日 · 「女人是什麼? 」、「愛情為何物? 」是年輕詩人在這本詩集裡不斷追索的主題。 文:陳黎.張芬齡. 諾貝爾獎得主智利詩人聶魯達(Pablo Neruda, 1904-1973)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拉丁美洲詩人,他的詩作甚豐,詩貌繁複,尤以情詩知名,是世界各地讀者取之不盡的智慧和喜悅的泉源。 聶魯達在十歲左右開始寫詩,後來他回憶那段歲月,寫道:「某樣東西在我的靈魂內騷動/狂熱或遺忘的羽翼/我摸索自己的路/為了詮釋那股/烈火/我寫下了第一行微弱的詩句。 最新發展: 智利擬用詩人「聶魯達」命名國際機場 #MeToo支持者斥「崇拜強暴犯」 智利想用詩人「聶魯達」命名國際機場,卻被Me Too支持者抗議「別崇拜強暴犯」 Tags: 聶魯達. 詩人. 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女體. 愛情.

  5. 2020年9月9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愛在黎明破曉時》相遇的青春,九年後成了《愛在日落巴黎時》重逢的故友,而再過九年,傑西與席琳不由自主地變成了他們不想成為的大人。. 文:陳德政. 所有這些,所有這些我們談論的愛情,只不過是一種記憶罷了。. 甚至 ...

    • 黎明詩1
    • 黎明詩2
    • 黎明詩3
    • 黎明詩4
  6. 2018年3月20日 · 《深秋的黎明》由知名查德導演麥哈梅沙雷赫魯(Mahamat Saleh Haroun)編導,描述從中非內戰國家查德,帶著子女與弟弟流亡法國的阿巴斯一家尋求庇護的經過。

  7. 2021年7月15日 · 這本札記的文字,每篇、每段都寫得如此幽美、抒情,字字珠璣,如同一篇篇散文詩,是奚淞用詩化寫成的「心經」:訴說他心中最神祕、最深邃的一些消息——他仰望鴻濛宇宙,發出兒童般好奇的「天問」,他對生死之謎的感悟與憐憫,他對人類侵犯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