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熱門政治人物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日 · 自2019年起大陸中信保誠人壽卓鋒家族資深行政總監李衛紅連續4年榮獲CIA500雙冠獎這是一個相當不簡單的成就。 尤其大陸保險業在近幾年面臨人員嚴重流失的問題,卓鋒家族也無法倖免。 李衛紅認為,人員流失除了疫情封控因素外,也能夠發現部分流失的人其實是屬於在疫情前產能不高、積極度不夠的那一群,當環境挑戰一到來,就很難禁得起考驗。 嚴謹的選才標準,讓團隊人力維持在300人以上. 在疫情的侵擾下,大陸中信保誠人壽聚焦於招募「超級經理人」及「卓越經理人」,以此提升團隊人才素質。

  2. 2020年12月1日 · 張啓峯是一位相當願意做家庭拜訪的主管,在準增員對象正式加入團隊前,他會先去拜訪夥伴的家長或是配偶,讓他們知道新進夥伴會接受什麼樣的培育,以及公司新人相關的配套措施。 夥伴能否成長及親屬是否安心,是張啓峯相當重視的,相反的,如果主管只是說「就讓夥伴來闖一闖、試試看」,這樣的說法其實容易讓人產生疑慮。 張啓峯認為銷售別人一張保單,只要對保單負責;但聘請一個人加入團隊,主管就負有對其人生一部分,甚至是一輩子的責任。 用正確的態度及言語讓夥伴建立正確的心態後,夥伴只會想著要怎麼樣才能做下去、做得更好,而不是萌生離去的念頭。 當整個辦公室呈現的文化氛圍是如此,夥伴自然就不會有離開的打算。 3類型增員對象,有效提高人員定著率. 張啓峯建議在組織發展初期,「沒有退路的人」會是很好的增員對象。

  3. 2018年5月1日 · 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本期專欄我認為有一關鍵議題值得討論——「保險業是否該重新認識他的年輕客戶 」這是在數位金融時代,以及進入金融科技時代的當口,保險業者必須要重視的未來關鍵課題。 比較需要擔憂的是,目前金融業的經營者絕大多數都不是年輕人,他們距離年輕已有一段距離,過去他們在養成教育或是成為主管的過程中,面對的都是現在已經很成熟的客戶群體,再隨著成為主管,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也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人。 就好比在職場中,30歲進入公司從基層開始做起、35歲當上了基層主管、40歲坐上了部門經理、45歲可能當上協理或副總經理,到了50歲時掌握了公司很多的決策權,身邊的人基本上都沒有換,共同決策者幾乎都是同一群人,但是面對的客戶卻是一直改變。 決策者看不到下一個世代的樣貌.

  4. 2020年12月1日 · 謝素玲自認為是很有好奇心的人想瞭解每一位客戶的人生與創業故事聽完還會舉一反三:「姐姐妳說那段時間很辛苦是因為什麼呀? 」讓客戶眉開眼笑知道她是真的在傾聽不像有些業務人員只是為了應付了事只為了後面的行銷長久下來業務人員就能聽出客戶的信任感」。 再者透過傾聽客戶還能得到許多情報謝素玲舉了一個例子她有一位客戶人生最大的痛點就是3個兒子沒有金錢觀一天謝素玲就向客戶提議自己可以邀請3個兒子來參加公司VIP的理財講座客戶非常高興頻頻道:「素玲妳去邀只要他們想去錢我來出! 」這就是透過傾聽後,幫客戶處理她的煩擾,得到客戶信任的實例。

  5. 2023年3月1日 · 南山人壽優質增員部資深經理謝至偉觀察第一線銷售變化趨勢指出面對資本市場驟變及消費者行為的巨大變革業務推動需要持續強化與保戶之間的關係連結重視消費者生活型態與保戶資金運用等趨勢變化回歸保險業的服務本質除了持續拓展新客市場也要與既有保戶建立緊密連結及互動提升接觸與服務品質並因應民眾健康管理與照護服務需求發展趨勢導入各式加值服務內容提供保戶多元健康管理方案與配套提升保險商品外的附加價值。 疫情為保險公司人力負成長的最主要原因. 在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也連帶使保險公司增員、留才不易。

  6. 2018年7月1日 · 1660. 「興家助人,獨步宜東」是南山人壽羅東興東通訊處的宗旨,短短8個字包含了希望能透過保險為個人、社會帶來助益,以及讓團隊能更上層樓的理想願景。 從二 一一年業績818萬元,到二 一七年業績增長至7億9,000萬元,六年之間業績96倍的進步,不只獨步宜東,更是寫下了傳奇。 地處臺灣東北角的宜蘭縣,氣候宜人且風景優美,佔地廣大,在臺灣各縣市排名第8,然而45萬的人口卻排在各縣市的中後段,可以說是地廣人稀。 「宜蘭的年輕人真的不多」南山人壽羅東興東通訊處區經理李育航感嘆。 許多年輕人學校畢業後即轉往較大的都市去尋找機會,而回到家鄉宜蘭的年輕人也有部分是為了繼承家業,或是自行創業與觀光接軌的產業。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在宜蘭20至30歲的人口僅6萬6,000餘人,李育航的感嘆其來有自。

  7. 2019年4月1日 · 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良瑾表示,現今綜觀各行各業,有AI醫生、人工智慧記者,他們可以更快、更精準地完成工作內容,但是卻並未產生取代性,究其原因,是因為資訊科技、智能科技發展只是從旁協助,而一個「以人為本」的行業,卻不會輕易地被科技所取代。 良瑾一再強調,保險業是「以人為貴」的事業,反而需要更加擁抱科技,而不需要擔心被取代,並從產險的角度來切入與闡述。 二 一九年經濟展望. 臺灣產險業二 一八年保費收入達1,656億元,成長率達5.68%,與過去數年之成長率相較並不遑多讓。 產險公會秘書長良瑾說,除二 九年因受前一年金融海嘯、整體經濟環境受到影響,除此之外產險業過去數年每年簽單保費的成長幅度都介於3~7%之間(見圖一),略優於臺灣的GDP。 圖一:財產保險業簽單保費概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