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熱門政治人物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7日,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在法院就禁止蒙面規例作出上訴裁決前出席活動時,僅呼籲市民洗手,卻未有提醒市民戴口罩預防2019冠狀病毒肺炎,被問及會否呼籲公眾出席公眾場合時佩戴口罩保護自己,陳肇始拒絕回答,僅重申蒙面法與任何 ...

  2. 2020年1月7日,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在法院就禁止蒙面規例作出上訴裁決前出席活動時,僅呼籲市民洗手,卻未有提醒市民戴口罩預防2019冠狀病毒肺炎,被問及會否呼籲公眾出席公眾場合時佩戴口罩保護自己,陳肇始拒絕回答,僅重申蒙面法與任何公共衞生

    • 簡歷
    • 爭議
    • 勳銜
    • 出面網頁

    陳肇始中學時就讀聖保祿中學。早年先後喺香港同倫敦接受普通科同兒科護理培訓,並從事呢方面嘅臨床工作。佢曾經分別喺曼徹斯特大學同哈佛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攻讀教育碩士同公共衞生碩士學位,並喺香港大學完成博士學位。之後佢專注教學、科研同行政管理嘅工作。佢嘅研究同教學工作得到唔同嘅認可,例如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頒授院士(榮譽)資格。佢亦曾經喺2005年獲香港大學頒發學院教學獎章,並喺2009年榮獲傑出教學獎。 陳肇始嘅研究領域係公共衞生、煙草成癮治療同保護兒童免受二手煙影響,佢帶領嘅研究團隊獲得香港同海外科研究基金資助,亦喺國際期刊上發表唔少關於護理、控煙同公共衞生嘅論文。佢多次代表大學同食物及衞生局出席國際會議同簽署協議,亦同國內外人士廣泛交流意見,並曾經獲得世界衞生組織邀請,為控煙課題提供指...

    拒絕呼籲公眾出席公眾場合時戴口罩

    2020年1月7號,佢喺法院就禁止蒙面規例作出上訴裁決前出席活動時,淨係呼籲市民洗手,就未有提醒市民戴口罩預防武漢肺炎,被問及會唔會呼籲公眾出席公眾場合時戴口罩保護自己,佢就拒絕回答,淨係重申蒙面法同任何公共衞生措施冇牴觸,又話如果病人有需要戴口罩時並無牴觸,醫護人員如果因為工作需要戴口罩,亦都冇牴觸。禁蒙面法講明「因先前已存在嘅醫學或健康理由」而在集結或遊行中使用蒙面物仍屬免責辯護範圍入面。但就惹嚟泛民主派嘅批評,律師黃國桐認為,就算蒙面法生效,响目前衞生情況同埋健康風險下,响公眾場合有預防疾病需要,警方亦唔可以用呢條法例拘捕蒙面示威者。 香港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成員黃碧雲批評佢唔肯呼籲公眾戴口罩防疫,有所失職,「面對防疫問題,你仲左閃右避,政治立場行先」。

    對武漢肺炎病毒同埋佢哋變種嘅命名嘅態度

    武漢肺炎疫情期間,香港政府將呢種病毒稱呼做「新冠病毒」,避開武漢呢個字,但有部份媒體並無跟從。有傳林鄭月娥要求政府新聞主任唔畀記者以「武漢肺炎」字眼提問,要用返官方字眼,政府聲稱咁做係避免污名化。喺2020年12月,英國發現新嘅病毒變種,當地公共衞生部門命名佢做VUI – 202012/01,但喺陳肇始就喺一場記者會入面,不停咁用『英國病毒』呢個字眼嚟形容呢隻變種。有傳媒質疑,唔明白點解病毒叫做「英國」就可以隨便講,叫「武漢」就係「污名化」。雖然唔少記者聽到,但食衞局之後回應傳媒查詢嘅時候就否認,而且話傳媒有欠公允。

    官守太平紳士(2012年11月30號)
    非官守太平紳士(2022年8月12號)
    "Sophia Siu Chee CHAN - Research Faculty - People - School of Nursing" (英文). 香港大學護理學院.
  3. 2017年7月29日 · 中環出更:未婚陳肇始 抱B有一手.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未結婚,但原來抱B有一手!. 陳肇始尋日出席國際母乳哺育周慶祝活動,現場有好多小朋友同媽媽。. 開場前,佢同一眾小朋友影相留念,大會仲安排一位媽媽將一名初生BB畀佢抱。. 好多女士 ...

  4. 2022年4月15日 · 電台DJ黎海珊、黃淑儀、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等都有到場悼念,圈中人鄭丹瑞、淑蘭、梁繼璋等則送上花牌致哀。 陳肇始慰問家屬。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都有到場悼念。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14年9月22日 · 主席蘇偉香(左)及陳肇始(右)笑容一致。 總理蔡寶健(後)與太太(左)及囝囝一家三口一齊出席盃賽活動。 同場仲有仁濟總理Jenny李詠詩同身兼仁濟總理及Bannershop主席及行政總裁嘅Anthony蔡寶健。

  7. 2022年6月22日 ·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任內最後一次出席立法會大會,她會後感觸落淚,感謝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她的信任和支持,亦感謝議員過去5對食衞局的支持,提供寶貴意見。 陳肇始落淚感謝特首和立法會議員. 全部. 本地.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任內最後一次出席立法會大會,她會後感觸落淚,感謝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她的信任和支持,亦感謝議員過去5年對食衞局的支持,提供寶貴意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