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隨着信貸緊縮風險升溫,美國經濟衰退甚囂塵上,成為市場討論的焦點。 一、信貸緊縮已經出現. 截至2023 年3 月底,美國銀行業的總貸款餘額達12.1萬億美元,環比減少了220 億美元,是自2021 年6月以來再次出現環比收縮。 上一輪美國銀行業信貸緊縮周期為2020 年5月至. 12 月,期間環比跌幅規模介乎170 億美元至1,530億美元,累計貸款餘額減少了5,080 億美元或4.7% 。 相比之下,2023 年3月份的環比收縮金額不算特別大。 圖表1: 美國銀行業貸款餘額 (單位:10億美元) 資料來源: 美聯儲,中國銀行香港金融研究院. SVB倒閉是造成當月銀行業信貸餘額減少的導火線。 從每週公布的數據看,美國銀行業的總貸款餘額,在3月份首兩周仍錄得正增長。

  2. 美國經濟面臨下行風險. 2019 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實質按年增長3.2% ,是2015年二季度以來的最好水平,勞動力市場保持全民就業,失業率為3.6%,創出50 年新低。 通脹指標保持在較低水平。 4月份個人消費物價指數及其核心指數分別僅按年上升1.5% 及1.6%。 工人平均時薪從2月份按年增長3.4% 放緩至3.1%,通脹壓力持續偏低。 進入6月以來,美國多項經濟數據較前期大幅下滑,表明美國經濟週期的增速很可能已於今年一季度見頂,美國經濟開始面臨下行風險。 歡迎關注「中銀香港研究」公眾號,經濟金融深度分析盡在掌握. 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判斷,不反映所在機構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一、經濟結構性失衡風險.

  3. 1. GDP近4年中有3年出現收縮. 在中美貿易摩擦、全球經濟放緩和香港本地社會事件的三重利空疊加下,香港經濟在2019年陷入全球金融海嘯後首次負增長。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迅速傳播蔓延讓香港經濟雪上加霜,居民消費和社會投資顯著下降,上半年GDP 實質收縮約9%,創有紀錄以來最大半年跌幅;全年GDP 萎縮6.5%,整體經濟陷入深度衰退。 2021年,得益於疫情影響減弱,貿易活動增強和前期基數較低,香港經濟止跌回升,GDP 錄得6.3% 的反彈,但經濟總量仍不及2019年。 進入2022年,本地新一波疫情嚴重打擊經濟活動和氣氛,使得原本正在復蘇的經濟再受重創,疊加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和世界主要央行急劇收緊貨幣政策,全年將再現負增長,跌幅或在3%左右。 2. 失業率呈現M型走勢.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年月. 2021 7. http://www.bochk.com. 美國通脹走高的原因,走勢及影響. 經濟研究員 陳蔣輝. 美國通脹迅速走高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和憂慮。 本輪通脹走高除了低基數效應外,還在於新冠疫情衝擊下,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激進的財政政策使需求得到極大擴張,超過了供應鏈瓶頸下受約束的供給。 雖然美聯儲一再強調目前只是暫時性高通脹,但我們認為美國今年下半年通脹將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全年CPI 同比增速或接近5%;展望明年,在高房價增幅的滯後效應帶動下,美國2022年通脹中樞也將有所抬升。 預計在高通脹壓力下,美國或不得不加速退出QE的步伐,資本市場需警惕通脹壓力持續時間超預期的潛在風險。 一、美國通脹持續走高.

  6. 貨幣財政雙寬鬆是推動美國本輪通脹持續走高的根本原因。 2020 年Q1 至2021 年Q4 ,美國M2同比增速均值高達18%,其中激進的財政政策的貢獻佔一半以上,導致國內需求大幅擴張,拉升通脹。 其次,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性的生產暫時中斷和供應鏈錯位導致國際商品產能受限,相關產品物價上漲。 同時,疫情衝擊下,美國勞動力供需缺口走闊,產出與疫情前相比下降不少。 而近期俄烏衝突則進一步推動了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使得美國通脹雪上加霜。 最後,美聯儲之前對通脹壓力的誤判亦對當下的高通脹有所貢獻。 在去年美國通脹問題初現時,美聯儲多次強調造成本輪通脹上升的因素是暫時性的,但隨後屢超預期的通脹數據表明美聯儲對通脹出現了誤判,最終導致市場預期改變,引發了更大的通脹。

  7. 美聯儲正式邁入縮減三部曲. 新冠疫情和地緣政治可能是今年全球宏觀市場兩個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美聯儲的資產購買縮減進度亦相當重要,且具更高預測性,故關注美聯儲和市場共識之間的差異比往年更有意義正如我們五月初美聯儲的政策退出路徑報告中所說,市場對美聯儲縮減的進程過於鷹派。 在過去三個月,紐約聯儲對一級交易商的調查中可以看到,市場共識變得更為鴿派,但仍然認為將於2022年一季度開始縮減買債。 期貨市場隱含政策利率則顯示資本市場對於加息的預期比美聯儲的內部預測早將近一年。 美聯儲縮減買債的時間表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討論縮減、縮減、縮減結束到首次加息。 以上一輪縮表時間進度作為參考,這三個階段從2013 年5 月到2015 年12 月分別用了7 個月、10個月和14個月。

  8. 美聯儲認為近期的經濟活動和勞動力市場已經好轉。 儘管居民服務業消費因受疫情影響仍保持在較低水準,但是商業投資和製造業生產已經逐步恢復。 隨著管制措施進一步放開,美聯儲預期美國消費將有所增加,並且帶動通脹上升而對於顯著提高的通脹預期,美聯儲認為其還不足以因此加息,因為美聯儲認為除了基數效應外,供應受限導致的供需缺口對通脹的影響是一次性的。 關於未來經濟展望,美聯儲將今明兩年的美國實際經濟增速預期從12 月的4.2% 和3.2% 分別上調至6.5% 和3.3%,失業率預期亦從5.0% 和4.2% 下調至4.5% 和3.9% ,並且將核心PCE通脹指標從1.8% 和1.9% 提升至2.2% 和2.0%。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