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0日 ·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今年2月至4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維持在3.0%的低水平,與今年1月至3月相同。 就業不足率亦維持在1.1%不變。 勞動人口進一步增加7,700人至3,807,800人,總就業人數反彈5,700人至3 ,694,100人。 失業人數輕微上升2,000人至113,700人。 孫玉菡表示,經濟繼續增長料會令勞工市場在短期內維持緊絀。 勞工處在2024年2月至4月平均每月錄得75,425個來自私營機構的空缺,按年下跌29.2%,較2024年1月至3月的平均數字下跌2.7%。 政府統計處今日(20日)發表的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即今年2月至4月的臨時數字),今年2月至4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3.0%,與2024年1月至3月的數字相同。

  2. 2023年3月9日 · 非常受港人歡迎的「EVE系列止痛藥」,主成分為Ibuprofen(布洛芬),在香港同樣屬第I部毒藥,需有監督下販售及有醫生處方下購買。 「EVE系列止痛藥」亦含有Allylisopropylacetylurea鎮定劑成分,可造成嗜睡反應,道路駕駛者要注意避免服用。 腸胃藥. 有2款藥品需留意: 太田胃散:含強鹼碳酸氫鈉和中藥漢方,不建議每日當作保養使用. Waxamoto:含糞鏈球菌. 維他命. 「EX PLUS B群」,含B1、6、12,具有輕微阻斷痛覺傳導修復神經功效。 有説法指服用此B群吸收後,尿液就不會變黃;小花藥師解釋,這只是因為成分中不含B2。 點擊圖片放大. +5. 內容獲「 小花藥師|社區藥局筆記 」授權轉載。

  3. 2017年8月29日 ·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助理保育主任陳文灝看過圖片後,指巨蜥為「中國水龍」、屬外來品種,原生於中國西南部及泰國,即使牠們在原生地,亦受到被捕捉當作寵物的威脅。 有網民拍攝到一條身長達4至5呎的綠色巨蜥,在翠竹街分岔口的樹上。 (fb專頁「翠竹街 Tsui Chuk Street」圖片) 他表示,雄性「中國水龍」會比雌性的體型大,最長可達90至100厘米,以往在寵物市場較活躍,但至今吸引力已漸失。 10多年前已有市民在市區發現這些中國水龍,一般相信牠們原是被引入作寵物,後來遭人棄養再被放生野外。 由於中國水龍的適應力很強,在新界、港島南區均能發現牠們的蹤跡。

    • 拖延症。很多人飯後都會拖延症「發作」,將碗碟放置一旁,但這反而會令污垢更加難以清洗。日本東京大學的食安研究專員關崎勉曾表示,餐具使用後細菌量約60至80個,擺放時間愈長,滋生的數量愈多。
    • 髒碗碟亂疊亂放。相信很多人洗碗前都會將碗碟疊起,但花王指,這會令油污轉移到其他乾淨的地方,增加洗碗工作量。所以應避免碗碟重疊。正確做法:多油的碗碟先用紙擦拭、別疊起餐具。
    • 未完全洗走洗潔精。雖然部份洗潔精標榜「成分天然」、「可清洗蔬果」,但據消委會於2018年測試市面35款洗潔精結果,約6成洗潔精樣本,檢出可致敏防腐劑。
    • 濕碗碟未晾乾。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故洗完碗後應將碗碟放在乾燥及通爽的地方晾乾。正確做法:隔開間隙斜放碗碟。專家指,為了能乾淨俐落地將碗碟放進瀝水籃,應先從較小的碗碟清洗,並最好隔開間隙斜放。
  4. TOPick是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旗下一個免費生活頻道,搜羅最新最快最全面親子、健康、娛樂、時事及休閒消費類別生活資訊。TOPick使命為讀者提供優質資訊,分享生活智慧,每天

    • %E6%A2%81%E8%8A%B7%E7%8F%AE1
    • %E6%A2%81%E8%8A%B7%E7%8F%AE2
    • %E6%A2%81%E8%8A%B7%E7%8F%AE3
    • %E6%A2%81%E8%8A%B7%E7%8F%AE4
    • %E6%A2%81%E8%8A%B7%E7%8F%AE5
  5. 2019年9月26日 · 縱掛着香園圍之名,造價逾330億元、超資近1倍的港深第7個陸路口岸,實質位處鄰近不復存在的竹園村。 梁昭研指,2012年起新界禁區分批取消,打鼓嶺較遲解禁,多少是政府想易於覓地安置受工程影響村民。 有長居竹園者最終被港府歸源至對岸羅芳村,賠償因而頓減,惟官方要拿下羅芳居民所擁的竹園土地,依然要大花公帑, 簡單來講係賠多一倍。 翻查港英政府紀錄,他指華界人士一度擁有新界禁區逾2,400萬呎土地, 即整個禁區的八分一至九分一。 礙於意識形態,港英只承認私有或新界祖堂地產權,不接受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的共產業權,港方為阻截走私、偷渡客等多次築建鐵絲網時,便刻意避免取用華界人士土地,免生尷尬。 兩地村民通婚 私下解決紛爭.

  6. 2019年7月11日 · 反對《逃犯條例》修定運動持續一個月,社會瀰漫一股負面情緒,年輕人以不同方式反應對政權的不滿,其中一位反對修例的「黃衣人」示威者梁凌杰,於6月15日在金鐘太古廣場高處平台,展示反送中標語後,墮樓身亡。 其追思儀式於今日(7月11日)傍晚在香港殯儀館舉行,靈堂不設公眾弔唁,公眾告別禮在今日下午於鄰近香港殯儀館的渣華道遊樂場舉行。 元朗新田小磡村「信芯園」園主、老花農梁日信(信哥),以成本價向治喪委員會提供2千枝向日葵,讓參加今日悼念儀式市民,告別梁凌杰。 已逾60歲的老花農信哥憶述,在1966年12月3日當年只有10歲的他,眼見葡國人欺凌澳門居民,不能容忍,年紀小小便參加了被稱為「123事件」的澳門史上最大規模反對澳葡政府的動亂;信哥形容,現時參與抗爭的青年與當年的自已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