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9日 · 人生路漫長,當中總會有起伏,今次個案剛剛失去了丈夫,尚餘一歲女兒,為方便父母支援,出租目前尚欠390萬元按揭的自住物業,搬近父母,是否適當做法?

  2. 2024年5月21日 · 2021年,當時已經70歲的亜紀丈夫辭去了董事職務,本應好好享受退休生活的他,卻在3個月後突發中風,猝然辭世。忍痛處理完丈夫的身後事,除去葬禮開支以及遺產稅,加上退休金以及死亡撫恤,丈夫留給亜紀約8000萬日圓的資產(約400萬元)。

  3. 2020年11月17日 · 逝者遺下配偶、父母及兄弟姊妹,但沒有子女 若逝者沒有子女,即使配偶仍然在生,逝者的父母亦可以分得遺產。 配偶可先取得逝者剩餘遺產中的100萬元。

  4. 2020年2月5日 · 了解父母經濟狀況. 夫婦二人最大的支出就是供養父母生活,Amy估算每年總額為50萬元,意即每月支出為4.17萬元。 Alvin建議他們不要將關心、愛護和付出金錢掛鈎,應考慮父母所擁有的財富,如他們經濟許可,能自給自足,則應考慮減少供養父母費用,如未能降低支出,運用目前資產製造退休收益的策略是行不通的。 準備應急資金. 此外,兩人應該運用財富組合概念來配置資產,第一件事就是需要準備約一年的預期支出的金額作為應急資金,相信經調整支出50萬元現金應是適當的應急錢金額。 購入醫療及人壽等保障. 隨着兩人年紀增加,醫療相關的支出亦會增加,包括保險保費和醫療費用。 但Amy未有任何私人醫療保險,現只依靠丈夫公司醫療福利,若丈夫退休後,其醫療保障便會消失,故她應趁還健康時便要安排醫保。

  5. 2023年11月10日 · 個案重點: 夫婦2人約30歲,有1個兒子. 月入共$5萬,可儲蓄$2.5萬. 現時有現金$10萬,儲蓄保險$55萬. 父親有一筆$300萬現金,可借用. 重點目標: 買樓自住或收租. 未知是否借該$300萬現金. 龔成: 考慮到現時的利率環境、樓價、租金回報率, 物業從投資角度,中等,未算好吸引 。 如果有一筆資金作投資,不一定要買樓,可同時考慮其他工具,但買樓收租又不是不可,只是值博率暫時屬中等。 當然,由於你的資金是父親借給你作買樓之用,所以不適合用作投資其他工具。 如果你這筆資金, 買樓作自住,則可以考慮 。 現時的樓價及租金回報水平,反映投資價值只是中等,但如果是自住,仍是可以。 香港樓始終有需求,就算政府比過往加大力度去增加供應,始終有不少人仍是有自住需要,令長遠樓價較難大跌。

  6. 2024年3月25日 · 告訴自己就是不善於理財,並不能讓你更接近擺脱債務、增加淨資產或任何其他財務目標。 它甚至會阻止你去嘗試。 她寫道:「我告訴自己,我相信我能做出明智的決定,為家人提供經濟保障。 即使我在金錢上犯了錯誤,或者某種外力導致我失去了一切,我也有來之不易的知識幫我找到辦法把一切都賺回來。 理財秘訣四︰投資於長遠. 前華爾街交易員Vivan Tu深知投資的價值,27歲時成為百萬富翁。 很多人都想在退休前成為百萬富翁,甚至更富有。 但Tu表示:「不要為了退休而儲蓄,而是要為了退休而投資。 她指出,無視他人意見、著眼於長遠是富人保持和倍增財富的幾種方法。 其中的的基本理念都是:你應該有效地投資你的錢,讓它不斷增長。

  7. 2019年5月17日 · 麥耀邦(James)曾經係網絡上知名「毒男」,為了「脫毒」,他幫襯配對公司一年相睇44次,他分享自己的經驗成為網上熱話,吸引不少「毒」者。 如今不但抱得美人歸,更自己成立配對公司,幫人「脫毒」。 James自認其貌不揚,但無自怨自艾,反而勇於追求自己的幸福。 在適婚年齡苦無對象,於是他積極參與配對公司的相親活動,一年內相親44次。 他的相親故事曾在網上錄得40多萬次點擊,更收到不少網民查詢,眼見需求龐大,他便乘機創立了自己的配對公司「幸‧匯」。 相親經驗太豐富 差點錯失良緣. James中學讀男校,大學畢業後擔任過記者、公關及教學等工作,專心追求事業時自覺不孤獨。 但人到中年,家中的後輩都相繼成家立室,長輩們紛紛催婚,積極為他介紹對象。

  1. 相關搜尋

    腿毛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