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26日 · 本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高血壓緊隨其後是冠心病與腦中風。 「冠心病是心臟血管栓塞或嚴重收窄導致心臟病發腦中風是腦血管收窄或栓塞這兩個情況大家會擔心些但高血壓則考慮得較少因患高血壓者眾根據2015年一項相關普查本港人口罹患高血壓高達3成由於高血壓大多無即時生命危險所以大眾往往掉以輕心。 【訓練正確睡眠習慣可減低患抑鬱症機會 睡不着應起床活動: 按此 】 4成病人兩年內復發或需進行手術. 有外國研究顯示,心血管病者2年內復發或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比率高達4成,陳醫生說:「睡眠不足易引起心臟病發、長期生活壓力、情緒低落不開心,對心臟及腦血管健康皆有影響。 另外,如不理會『三高』指數,復發率都會較高。

  2. 2024年3月26日 · 息股除了看派息金額和股息率,也要看盈利前景。一些成長型股份賺錢後選擇派息,而不是把資金重新投放業務,以提升盈利能力: 短期內可能討好股民、提振股價;但如果之後業務無改善、盈利欠增長或者利淡消息打擊,股價還是受

  3. 2024年4月3日 · 意指在經濟轉差、失業率高企、企業盈利回軟的情況,應該增持現金,減持股票、債券和基金等投資工具。 套現證券離場,既為應付生活需要,也是伺機於股市跌穩時低吸。 過去兩年美聯儲激進加息抗通脹,利率走,股市波動,部份市場如港股不斷流失資金而持續承息定期存款成為不少市民求生出路。 現金存款在經濟下行周期似乎是安全的儲蓄方式,然而施羅德投資卻指出, 長期持有現金 , 可能會對財富構成嚴重風險 。 現金不是王者? 現金儲蓄賬戶非常適合預留資金以作短期支出或應急。 不過施羅德投資認為,若然理財目標較長遠,包括置業、支付教育經費或作為退休儲蓄,現金並非明智之選, 在為未來儲蓄增值一事上充滿局限︰. 現金 無法有效對抗通脹 ,表示投資者的整體資產可能減少,長遠比起其他投資風險更大。

  4. 6 天前 · 從統計學角度剖析其投資能力. 很多號稱投資表現跑贏大市的基金經理,他們帶來的回報到底是全靠精湛的交易技術、投資策略等真材實料,抑或純屬好運?. 這個問題或許要從統計學角度入手:投資經理 必須跑贏市場多少年 ,才能讓統計學家以 95%的置信度 來 ...

  5. 2023年8月18日 · 1. 公司管理層. 無論市況好壞,公司管理層不時都會減持套現,這不一定代表他們看淡後市,有可能是個人的資金調配。 最近例子就有領展 (00823) 行政總裁王國龍上周突然減持,觸發該股急跌。 他認為在息環境,所有「收租股」都要受,又強調「一個人無法影響股價」,解釋「私人理財跟公司無關」,只是視乎自己需要去平衡投資組合,減持並非對公司缺乏信心。 但無論如何,從數據來看,領展股價插穿40元大關,是在披露他減持之後發生的。 當然,環球的房託股,近期都一直備受沽,也是事實。 除此之外,「股王」騰訊 (00700) 總裁劉熾平和主席馬化騰,近年亦先後多次沽貨。

  6. 3 天前 · 截至上周五(5月24日), 比特幣今年迄今漲幅已超過60%。. 《商業内幕》指出,比特幣創紀錄大漲得益於兩個催化劑:1月美國證交會(SEC)批准現貨ETF上市,以及4月的減半事件。. 而分析人士預計,接下來還有4種催化劑刺激一次大漲。. 報道指,雖然現貨ETF獲 ...

  7. 2022年3月18日 · 傳統說法不利股市. 在傳統的說法而言,加息對於市場會有負面影響,這是由於加息主要是想壓抑通脹,令經濟增長步伐放緩。 不過如果翻查以往數據,加息周期的港股表現未必會如此說法般走弱。 在2004及2015年美國加息周期期間,港股大部分時間都維持升勢。 另外,亦有說法指,今時今日在香港上市的企業多為內地企業,故美國加息對港元息口的影響對這些股票的股價影響不大,反而內地人民幣對港股的影響會更大。 【分析質疑聯儲局今年加息7次可能性 不同資產如何部署投資策略? : 按此 】 利好銀行股不利地產股. 息口變動對甚麼板塊有較大影響? 一般而言,銀行股及地產股首當其衝。 在多數情況,因為銀行主要收入來自利息,利率更的時候就可以提升借貸利率,淨息差擴闊從而能提高收入,有利銀行股的表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