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9日 · CNBC報道,近年來許多人因不滿有毒職場文化而辭職或轉行,但社會心理學家指出,一些公司正轉向另一個極端,即「友善文化」,它可能與有毒職場文化一樣具有破壞性。. 只容正面反饋 實爲逃避現實. 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Tessa West告訴CNBC Make It ...

  2. 2024年2月12日 · 為什麼你感到在意? 挖掘你個人金錢故事. 在第一個階段,我們要問自己許多問題,因為要重塑自己金錢觀,回顧自己是如何形式這種價值觀念。 做情緒工作,但不要着急,真誠地與金錢建立實質關係,化解羞恥感、釋放罪惡感,發掘先前所忽視珍貴天賦。 你有反抗過原生家庭模式嗎? 閉上眼睛,你對金錢最早記憶是如何? 你在金錢上優勢與劣勢,其實都來自你獨特環境、制約與個性,你從公母和血緣中繼承信念與習慣,你採用了這些方式,或者曾經反抗過這些方式,這都在大家最早金錢記憶之中。 然後你會發現所有從原生家庭、血統和文化所繼承模式,你可以帶着溫和好奇心和同情心,去識別和排除那些不再適合自己模式。 我們的過去不一定能定義我們的未來,尤其是涉及到金錢故事時。 階段二︰金錢練習.

  3. 2023年12月30日 · 變窮習慣1:喜歡通過奢侈品證明自己實力. 愈是貧窮人就愈想向別人證明自己實力,通過購買奢侈品手袋、衣服、鞋來證明自己過得很好。 在自己還沒有承擔這些費用能力時,就超出消費,可能因此出現不同類型負債,這種「預支人生」行為,只會讓未來陷入貧窮無限輪迴。 變窮習慣2:為了優惠券而過度購買. 商家們為了刺激消費,通常會推出誘人套裝優惠,例如,買二送一、買滿100元有折扣、買指定產品送價值較高禮品、買滿指定數額送優惠券等等,看到這些優惠,很多人就會忍不住購買,甚至還會以為自己省下一大筆錢,最後會發現,為了獲得這些優惠,已經過度購買。 變窮習慣3:因為便宜而過度購買.

  4. 2024年4月25日 · Steve Adcock卻表示,只靠聰明,在職場是遠遠不夠的。 這位白手起家千萬富翁表示,如果回到20幾歲,他希望自己懂得「拼情商」——「能讓我更富10倍」。

    • 一無所有的投資者。特徵:沒有投資,沒有儲蓄,可能還有負債。處於這個階段的人們,通常沒有錢用來投資。他們不是花掉了賺來的每一分錢,就是花的比賺的還多,是超前消費者,不幸的是,大約50%的成年人屬於這個等級。
    • 借錢者。特徵:借錢解決財務問題,賺很多錢但又亂花錢,隨時陷入財務危機。這個階段的人不一定賺得少,收入可能屬中上水平,但對金錢沒有很好的意識,也沒有好的管理金錢習慣,他們通常會通過借錢來解決財務問題,甚至借錢來投資。
    • 儲蓄者。特徵:只相信存款,投資方式單一,導致浪費很多時間。相比前兩個等級,這個等級的儲蓄者在財務狀況上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至少沒有負債,並且有了存錢的觀念。
    • 聰明投資者。特徵:受過良好教育的聰明投資者,但在投資策略仍不甚精通。該等級的投資者已經明白投資的重要性,除了存錢之外,他們還有做更多其他投資,例如股票、基金等等。
  5. 2023年6月9日 · 學會理財 拒絕債務危機. 博客. 發布時間: 2023/06/09 13:54. 分享: 「破產」、「失去友誼」、「一生負債」、「父母代還」、「被怪責」、「做一份自己不喜歡工作」、「被人白眼」、「被騷擾、跟蹤」⋯⋯上述負面字眼,全屬形容人們負債後可能會出現狀態和生活實況。 如果正閱讀這篇文章你碰巧有負債狀況,那懇請你多用一點時間閱讀下去。 如果你從沒欠債,理財有道,也邀請你繼續觀賞,理解負債背後種種因果。 負債普遍化、年輕化. 現今社會,貸款、信用卡都非常普遍,青少年進入大學生涯,為著聯誼也許需要一「卡」傍身。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於2022年一項關於青少年貸款及繳還卡數狀況調查中指出,超過四成介乎18至29歲青少年在繳還信用卡卡數時只還最低還款額。

  6. 2024年3月7日 · 在商界打滾多年,現身兼教育公司CEO和企業顧問等身份中國投資理財作家林薔七,在22歲那年因消費超支而負債,於是發憤振作... 她開始『主業+副業』並行日子,在職涯規劃和財富累積上屢創佳績: 26歲存下第一個50萬元,開始學投資; 31歲年薪超過500萬元; 五年內在舊公司一路升職到運營總監後辭職創業; 曾只用兩年時間,收入翻了十倍! 林薔七卻為以上成就大大犧牲生活,及後醒悟財自其實不需太多錢:「時間自由才是目的。 「有錢 = 自由」 是陷阱是迷思. 林薔七在其著作《財富哪裡來:做好這5件事就能實現富足人生,年收入翻10倍》中提到,經常都聽到有社會人士有以下抱怨聲音: 我周末也想帶老婆孩子出去玩,但實在太忙,好希望可以想休息就休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