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freepik.com

      圖片: freepik.com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的象徵和標誌。 中間是五顆五角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穀穗和齒輪。 天安門城樓上方的四顆小五角星以半弧狀環繞一顆大五角星。 齒輪和穀穗象徵中國的工人與農民,天安門象徵中國人民的鬥爭精神,五顆星則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人民大團結。
      www.wikiwand.com/zh-han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1. 其他人也問了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華人民共和國 主權 的象徵和標誌。 中間是五顆 五角星 照耀下的 天安門 ,周圍是 穀穗 和 齒輪 [1] :3716 (從樣式上看谷穗為雙穗,即嘉禾)。 天安門城樓上方的四顆小五角星以半弧狀環繞一顆大五角星。 齒輪和穀穗象徵中國的工人與農民,天安門象徵中國人民的鬥爭精神,五顆星則象徵 中國共產黨 領導下的全國人民大團結。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穀穗和齒輪。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說明》規定:「國徽的內容為 國旗 、天安門、穀穗和齒輪,齒輪中心並交結着紅綬;象徵中國人民自 五四運動 以來的 新民主主義革命 鬥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 工農聯盟 為基礎的 人民民主專政 的新中國的誕生。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由 清华大学 建筑系 梁思成 、 林徽因 、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組的設計小組集體創作。 1950年6月23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 第二次會議提出,同年6月28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 第八次會議通過同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命令公佈 [1] :3716 。 以後歷次憲法都确认了该版本國徽的法律地位 [1] :3716 。 历史. 征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征集可追溯到1949年6月15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随后成立的第6小组负责国家象征方案的拟定。 1949年7月10日政协筹备会发布《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同年8月20日截止后收到几十件方案。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谷穗和齒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誌。 一切組織和公民,都應當尊重和愛護國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將鼠標移至國徽表面,查看更多信息. 懸挂國徽的機構. 下列機構應當懸挂國徽: (一)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二)各級人民政府; (三)中央軍事委員會; (四)各級監察委員會; (五)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 (六)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 (七)外交部; (八)國家駐外使館、領館和其他外交代表機構; (九)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機構、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機構。 國徽應當懸挂在機關正門上方正中處。 懸挂國徽的場所. 下列場所應當懸挂國徽:

  5. 2024年2月26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穀穗和齒輪 [1] ,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 新民主主義革命 鬥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1950年6月18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及對該圖案的説明。 同年9月20日, 毛澤東 主席命令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由清華大學建築系 梁思成 、 林徽因 、 李宗津 、 莫宗江 、朱倡中等人所組的設計小組與中央美術學院 張仃 、 張光宇 等人的設計小組集體創作。

  6. (五) 香港特區區徽簡介. (六) 國旗國徽區旗及區徽的展示. (七) 學與教資源. (一) 國旗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紅色象徵革命。 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係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 五角星用黃色是為了在紅地上顯出光明,黃色較白色明亮美麗,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這是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而團結,在形式上也顯得緊湊美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首次升起。 國旗的規格. 國旗的形狀、顏色兩面相同,旗上五星兩面相對。 在本網頁僅以旗桿在左之一面為說明之標準。 旗面為紅色,長方形,其長與高為三與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特色1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特色2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特色3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特色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将鼠标移至国徽表面,查看更多信息. 悬挂国徽的机构. 下列机构应当悬挂国徽: (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各级人民政府; (三)中央军事委员会;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 (五)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六)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 (七)外交部; (八)国家驻外使馆、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 (九)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机构、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机构。 国徽应当悬挂在机关正门上方正中处。 悬挂国徽的场所. 下列场所应当悬挂国徽:

  8. 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現代中國疆域中管轄人口及土地較多受多數他國合法政權承認之中國政府但此中國尚未統一人們對中國的定義存有認知的不同因此對當代的中國國徽也有認知的不同。 中國大陸 在1949年以後及世界大多數國家在1970年代以後官方外交與日常一般場合所指涉的中國國徽是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 在施行 中華民國憲法 的 中華民國 台灣地區 , 中華民國國徽 沿用至今。 除此外,成立於1931年11月7日的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也曾制訂國徽,圖案樣式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國徽規定所在地球形上插交叉的 錘子與鐮刀 ,架谷穗於地球下和兩旁,地球之上及 五角星 上書「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再上寫「 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壓迫的民族聯合起來 ! 中國歷代國徽時間軸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