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九州(日语: 九州 / きゅうしゅう Kyūshū * /? , 發音 ⓘ )是位於 日本 西南部的 島 ,為日本 本土四島 之一,也是日本的第三大島、 世界第37大島 [2] ,面積36,782.37平方公里 [3] (2016年10月1日統計),次於 本州 和 北海道 ,比 四國 大。

    • 九州

      九州 是 中国古代 的一种地理区划概念,傳說為 漢族 先民夏 ...

  2. 2024年5月6日 · 九州(日語: 九州 / きゅうしゅう Kyūshū * /?,發音 )是位於日本西南部的島,為日本本土四島之一,也是日本的第三大島、世界第37大島 [2] [3] (2016年10月1日統計),次於本州和北海道,比四國大。古名筑紫島(《古事記》)或筑紫洲(《日本書紀豐後

    • “九州”起源
    • 與汉代政治区划的關係
    • 与行政州制脱钩
    • 九州的地理範圍与历代行政区劃
    • 地理環境
    • 代称
    • 大九州說
    • 外部链接

    儒家系統的“九州”

    “九州”说作为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地理观念之一,对后世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具有很多的影响,尤其是《尚书·禹贡》中所述的“九州”框架与内容成为后世理解华夏世界的地理基础,故后世提到“九州”时,通常指的是《禹贡》九州。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经典文献在中国古代均具有崇高的地位,《禹贡》曾被奉为“万世不易之书”、“古今地理志之祖”:509:1。历代学者对其研究多以训诂和考证为主,局限在解经与释地两个方面:2。 除《禹贡》外,《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a]等先秦典籍也都有九州区划的论述,各州名称、范围虽大致相同,但各有差异。《禹貢》成書時間存在著多種不同的意見,目前多認為最終成書於戰國時期,但也有其他成書時間的觀點,如西周說、春秋说等。 另據《御批歷代通鑑輯覽·卷一》得知:顓頊髙陽氏(西元前2514-2437年)創制九州(兖冀青徐豫荆揚雍梁),而大禹治水8年(西元前2286-2278),始冀州,次兖、青、徐、揚、荆、豫、梁與雍,由海拔低處往高處疏通。畢竟,先秦文獻《尚書·禹貢》是指「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講得是「辨別九州之土」,並非「制九州」,大...

    先秦其他“九州”说

    除了儒家系統中的九州区划之外,还有其他的九州划分方式,如楚简《容成氏》和《淮南子·墬形训》。 楚简《容成氏》记载:“禹亲执耒耜,以陂明都之泽, 决九河之阻,于是乎夹州、徐州始可处也。禹通淮与沂,东注之海,于是乎竞州、莒州始可处也。禹乃通蒌与氵易,东注之海,于是乎蓏州始可处也。禹乃通三江五湖,东注之海,于是乎荆州、扬州始可处也。禹乃通伊、洛,并瀍、涧,东注之河,于是乎豫州始可处也。禹乃通泾与渭,北注之河,于是乎雍州始可处也。”易德生指出夹州即冀州、徐州即兖州、竞州即青州、莒州即徐州、蓏州即幽州。 西汉初年成书的《淮南子·墬形训》中有“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的记载,虽然《淮南子》为西汉所著,但吳修安等认为其九州说可能反映出先秦时期东方的一种观点。杨树达指出《淮南子·墬形训》所說的“東南神州”即赤縣神州,推斷《淮南子》九州源自鄒衍的「大九州」說,後來學者多持其說;但也有看法認為《淮南子》九州比《禹貢》九州還要古老,主要是以海岱為地域範圍:43-50。

    “十二州”说

    《尚书·禹贡》《尔雅·释地》《周礼·职方》三本儒家典籍中的九州由于相互之间稍有不同,出现的州名合计共有十二个。《尚书·舜典》[b]中載有“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濬川”,但并未指出十二州的具体名称。《晉書》亦說虞舜时“冀北創并部之名,燕齊起幽營之號”[E]。 东汉经学家马融和郑玄两人均認同十二州中除《禹贡》九州之外,多出的营州、幽州、并州三州是舜在九州的基础上析置,在地理范围上,十二州与九州一致;并州和幽州均出自冀州,而对于营州,马融认为同样出自冀州,而郑玄认为出自青州。[D] 也有认为十二州的劃分是受洪水因素影響的,如谷永在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奏对时提到“堯遭洪水之灾,天下分絕為十二州”,三国时期经学家孟康注称“本九州,洪水隔分,更為十二州”。

    一般认为九州是先秦时期的地理区划概念,漢代以前並沒有作為行政区划施行過,但它对后世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长期作为中国地方行政区划主体的“州”既是肇始于此。最早将九州概念运用到实际区划之中的是西汉的刺史部,其被认为是州制的最初形态。

    到魏晉时期,「九州」逐渐与行政區劃的州制脫鉤,對實際政區的影響力迅速降低。脱离经典设置州份,最早可追溯到东汉兴平元年新置的“雍州”,该州州名雖舊,但設置的原因與行政區劃卻與「九州」無關,而是受制於當時隴西地區的政治現實。据史料记载,最后一次依据“九州”说调整区划发生在公元319年,当时正值东晋与五胡十六国时期,汉赵权臣石勒与刘姓匈奴皇族决裂,稱王建國,并领冀州牧,打算效法曹操以《禹貢》冀州作為冀州牧的轄區,后由于其势力迅速扩张,此事不了了之。 州份数量的不断增加是州制最终背离经典的主要因素。汉末以来,州牧的权利过大且各州幅员辽阔不仅易形成割据局面,对行政管理也造成极大挑战,因此从汉末开始,不断有新设州府,其设立和下辖区划均为按当时政治军事形势或者行政管理需要而确定,不再依循经典。特别是永嘉之...

    晉代

    《晉書·地理志》是以當代政區為綱目,在最高政治區劃“州”的介绍中述其所屬「九州」之州域,《晉書》是最早採用此一體例的地理文獻。其所載的十九州区划符合西晋武帝设立秦、宁、平三州之后,晋惠帝设置江州之前的西晋行政区划。除西域长史府外,西晋各州均被列入《禹贡》九州域内。

    隋代

    《隋書·地理志》以《禹貢》九州為綱,將天下州郡分歸其下,《隋書》是最早採用此一體例的地理文獻。隋朝各郡所屬的九州州域如下表:

    宋代

    1. 另外,宋朝人也將幽燕一帶視為九州的一部份[V][W],也稱九州此部份為“中朝土疆”[X][Y][Z],也稱為「漢地」[AA][AB]、「漢疆」[AC],遙祭不在宋版圖之內但在九州疆域之內的北鎮醫巫閭山[AD]。 1. 遼朝人也視九州[AE]的燕雲之地為「漢地」[AF][AG]、「中國往昔之疆」[AH],在內政上以漢制南面官治理幽燕[AI][AJ]。女真人也認同燕雲一帶是「漢地」[AK]。 1. 同時,宋朝人也認為靈夏一帶是中國「故地」[AL]、「漢地」[AM],但被西夏所侵占[AN]。

    平原

    1. 辽河平原 2. 华北平原 3. 江汉平原 4. 成都平原 5. 杭嘉湖平原 6. 潮汕平原 7. 漳州平原 8. 元朗平原 9. 两湖平原 10. 渭河平原

    高原

    1. 黃土高原

    島嶼

    1. 長山群島 2. 庙岛群岛 3. 舟山群島 4. 台州列岛 5. 南麂列岛 6. 福建各島嶼 7. 萬山群島 8. 川山群岛 9. 澎湖群島

    历史上,禹曾长期被视为古代中国疆域基本范围的缔造者,而“九州”则被视为中国最早的领土,因此“九州”在后世常被用作“中国”的代名词,此外也被用于代指“天下”、“全国”、“华夏”[v]、“汉地”[w]、“大地”等概念。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记载有战国齐國人阴阳家邹衍的大九州的说法:“騶衍……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邹衍認為《禹贡》九州只是小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称为“赤县神州”;而九个赤县神州这样的州构成了裨海(小海)环绕的中九州; 而这样的中九州也有九个,共同组成了大九州,其外为大瀛海所环绕,中国只居天下大九州的八十一分之一。

    《尚书》 之《夏書·禹贡》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晉書地理志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晉書地理志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2024年5月6日 · 九州(日语: 九州 / きゅうしゅう Kyūshū * /?,發音 )是位於日本西南部的島,為日本本土四島之一,也是日本的第三大島、世界第37大島 [2] [3] (2016年10月1日統計),次於本州和北海道,比四國大。古名筑紫島(《古事記》)或筑紫洲(《日本書紀豐後

  4. ja.wikipedia.org › wiki › 九州九州 - Wikipedia

    九州 (きゅうしゅう)は、 日本列島 を構成する 島 の一つで [注 1] 、その南西部に位置する。 北海道 ・ 本州 ・ 四国 とともに主要4島の一つでもあり [7] 、この中では3番目に大きい島で [注 2] [注 3] 、 世界 の島の中では、 スピッツベルゲン島 ( ノルウェー )に次ぐ第37位の大きさである。 [注 4] 地質学 や 考古学 、 交通 などの分野では 九州島 という名称も使用される [8] [9] [10] 。 九州とその付随する 島 、および 沖縄県 を合わせて九州地方(きゅうしゅうちほう)と言う。 九州の最高標高は1,791 メートル (m) で、 大分県 の 九重連山 ・ 中岳 の標高である。

  5. 2021年1月8日 · 九州是日本4個主要島嶼中最南邊的大島。 有福岡、熊本、鹿兒島等許多旅客熟悉的觀光縣市。 這塊土地以其美味的食物及溫和的氣候聞名。 「九州」這個名字的意思是「九個縣」,但實際上卻只有七個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發生呢? 本文將解析日語使用這個名稱的原因,並深入探討九州的歷史,以及用地名命名的當地美食料理。 本文內含聯盟行銷推廣連結。 若您透過聯盟行銷連結消費,我們將能獲得相應報酬,您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 九州在哪裡? 日本是一個島國,由四個主要島嶼(北海道、本州、四國和 九州 )以及超過6,000萬個小島組成。 在四個主要島嶼中,九州位於最遙遠的西南地方。 九州分別有哪七個縣? 九州共有七個縣。 分別是大分縣、福岡縣、佐賀縣、長崎縣、熊本縣、宮崎縣和鹿兒島縣。

  6. en.wikipedia.org › wiki › KyushuKyushu - Wikipedia

    Kyūshū (九州, Kyūshū, pronounced [kʲɯ ːɕɯː] , lit. 'Nine Provinces') is the third-largest island of Japan's four main islands and the most southerly of the four largest islands (i.e. excluding Okina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