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29日 · 人民幣首次超過美元成為中國跨境交易中最常用的貨幣。 資料還顯示,同期美元所佔份額從83%降至47%。 這是近期人民幣國際使用取得諸多可喜進展的表現之一。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 4月初巴西總統盧拉訪華其在訪問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時曾建議國際貿易可以用人民幣或金磚國家貨幣結算。 而在此前,中巴在人民幣結算上已經取得諸多進展。 4月26日,阿根廷宣佈將停止使用美元來支付從中國進口的商品,轉而使用人民幣結算。 泰國央行行長也表示,正與中國央行討論使用人民幣-泰銖結算,以減少外匯風險。 巴西總統盧拉訪華:圖為2023年4月13日,巴西總統盧拉訪華,抵達中國上海時接受在場迎接的女童獻花。 (Reuters)

  2. 2021年8月30日 · 無論是使用人民幣佔國際支付的比重人民幣佔全球外匯交易的比重還是人民幣佔全球儲備資產的比重都至少達到了2%左右在全球主要的貨幣排名中,(人民幣大概排第五位僅次於美元歐元日元英鎊一種貨幣國際化十多年到這個水平已經很不錯了。 當中還有個重要的里程碑,就是人民幣在2016年加入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而且在貨幣籃子當中,權重排到第三位,就僅次於美元和歐元。 香港01:學界普遍認為,人民幣的地位與中國的經濟實力是不相符的,您怎麼看這種現象? 張明: 從目前看,人民幣的國際地位的確顯著弱於中國經濟的全球地位。 比如,我講的三個人民幣指標約是2%至3%左右,但去年年底,中國經濟已佔全球GDP的17%。

  3. 2022年2月15日 ·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教授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黎麟祥是香港學界為數不多專注研究國際貨幣體系的港產教授」。 (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數據模型推演人民幣國際化未來. 《一幣兩市》收錄黎麟祥的一項實證研究,該研究運用「重力模型」(又稱「貿易引力模型」,是利用「萬有引力」公式建立的一種理論假說,用以解釋和預測人類在地理空間上的經濟、社會及政治的相互影響和作用),推演人民幣在國際貿易支付中的佔比和排名。 黎麟祥介紹,他向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索取了2010至2017年間世界各國雙邊支付資金流(bilateral payment flow)的數字,「80、90個月,200多個國家,兩兩之間的結算數據」,然後嘗試從數據中找到影響兩個國家雙邊支付流的因素。

  4. 2022年8月29日 · 深度報道. 人民幣國際化 香港應循結算儲備計價推進從1到N」 撰文:楊瀅瑋. 出版: 2022-08-29 00:00 更新:2023-08-22 11:48. 「新加坡日均外匯交易量最近超過香港了,上海昨天(8月24日)也公布了雄心勃勃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在上周舉行的「十四五宣講會」上不忘「敲打」香港,表明很多城市仍在競逐離岸人民幣中心的「桂冠」。 他明確指出,香港雖有全球最多的離岸人民幣存款、離岸人民幣結算業務、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量,「但這還不是理想狀態,甚至都不是適宜狀態。 在我央行看來,可以做得更好,把基礎設施的作用發揮得更好,可以把『十四五』賦予香港的使命發揮得更充分。

  5. 2023年7月29日 · 人民幣自由化和市場化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歷史起點和主幹道如若人民幣自由化市場化沒有完成所謂的人民幣國際化也僅僅是區域性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不能只局限於跨境貿易、雙邊貿易結算,而應有更加廣闊的視野。 中國有責任和義務為世界提供有長期信用基礎的新國際貨幣作為國際上可選擇的公共產品但可自由交易是人民幣作為公共產品的前提。 構建和諧的外部環境,推動人民幣自由化進程,是人民幣實現國際化的必經之路。 這張2017年5月7日在德國法蘭克福拍攝設計照片中,有美元和歐元紙幣。 (Reuters) 三、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信任與支撐. 人民幣成為可自由交易的國際貨幣之一,意味着其擁有長期而堅實的信用。 首先,我們對自己要有信心。

  6. 2022年9月21日 · 戴相龍稱內地資金進入香港後將按香港國際化和市場化規則運行有可能兌換成外幣又或進入人民幣離岸市場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一部分資金將具備國際資本屬性」,而不應使香港金融市場內地化」。 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的加快,給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鞏固和提高帶來歷史新機遇。 他提到,香港早已穩居國際金融中心排名第三位。 他強調,香港仍是中外金融機構交流合作的傳統基地,相信長期在港發展的海外金融機構會繼續留港,並珍惜香港的事業,料未來將有更多新的國外投資機構和投資者進入香港市場。 他指出,香港和上海、深圳的互聯互通不斷擴大,必將推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金融產品和金融交易量不斷增加。 隨著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的安排更為完善,互聯互通已成為中外投資機構跨境資產配置的主要渠道。

  7. 2022年5月3日 · 人民幣國際化起始於2009年十多年間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目前已初步具備國際貨幣的特徵。 (Getty Images) 根據IMF最新公布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2021年第四季度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為2.79%是IMF自2016年開始公布人民幣儲備資產相關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 除此之外,「貿易戰、新冠疫情再加上戰爭,都指向一個方向——去全球化,縮短全球的產業鏈,以及雙邊貿易增多。 在複雜的全球產業鏈中,美元或歐元當然仍是主導的結算貨幣,但只要中國繼續在高附加值出口方面有所改善,與中國雙邊貿易增多的地區也會更多考慮以人民幣結算,從而增加對人民幣儲備的配置,如俄羅斯或一些拉丁美洲國家。 」廖敏雄補充。 成為主要儲備貨幣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