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退休基金需要多少?立即用計算機計數!「FIRE」理念的全名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中文可以翻譯為「財務獨立、提早退休」。
    • 退休後能否建立其他收入來源?除了儲蓄及投資收入之外,退休人士也可以考慮建立其他收入,例如物業租金、年金、債券利息或股票派息等,都是常見的其他收入來源。
    • 有沒有充足的醫療保障?隨著年齡增長,患上各種疾病的機會越來越高,如果在退休後才患上危疾的話,很可能令退休計劃大失預算。有見及此,退休前應該確保已經獲得足夠的醫療保險保障,特別是退休人士不會再享有僱主提供的公司醫保,或需考慮升級已有的醫療保險保障,以免自己因為一場大病就花光所有積蓄。
    • 有沒有未償還的債務(如樓宇按揭)?香港人喜歡買磚頭,不少人都需要償還樓宇按揭,同時更可能有其他債務,例如汽車貸款、私人貸款及子女的學生貸款等等,該些未償還的債務其實都需要在退休之前一一審視。
  1. 2020年10月12日 · 1. 接受人生即將進入新的階段. 2. 設定目標. 3. 了解退休後的生活. 4. 放鬆心情、保持積極. 5. 學習掌握科技. 醫療保障上的準備. 除了心態上的轉變,醫療保障(例如自願醫保或其他醫療保險)同樣重要。 試想像一下,當你準備退休,代表即將失去公司醫保的保障,再加上年紀愈來愈大,身體的毛病亦會開始浮現,一旦出現意外或疾病,醫療開支定必十分龐大。 若不提早做好準備,分分鐘可能要承擔沉重的私營醫療費用,或是經歷公營醫療系統的漫長輪候。 以腸癌和乳癌為例,於港怡醫院進行相關手術的費用分別: 相信大家都想像到如果不幸患病,治療費用動輒都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 如果你已購買醫保,就可以將治療費用轉移至保險公司,避免因醫療開支打亂原本的退休計劃。

  2. 2020年8月5日 · 由於是退休人士一筆過繳付保費因此並不適用 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每年 最高扣除額為$6萬。以現時香港最高稅階的17%為例,最多可獲扣稅$10,200 本金能否取回提早退保或終止年金或會引致大額財務損失取回的金額可能遠低於已繳付的保費總額

  3. 其他人也問了

    • 用 123 法則計劃退休金。要知退休金額幾多先夠,可參考「123法則」。「1」代表 1 個月的支出,即退休後預算平均每月支出。記得預算一定要合理,不要估得太低。
    • 安排退休後的收入來源。根據 政府統計處的數字,於 2021年,男性的平均預期壽命是 83 歲,女性則是 88 歲,假設你在 65 歲退休,距離「百年歸老」還有接近 20 年。
    • 不要忘記退休後的醫療保障。雖然以上方法可以「開源」,但是如果不「節流」,當出現突發意外需要做檢查或治療,輕則要動用部分退休基金,重則可能會「一鋪清袋」。
  4. 2023年5月4日 · FIRE是近年新興的一種理財策略全稱為Financial IndependenceRetire Early值得各位希望早日達到財務自由以提早退休的朋友參考。 作者 李錦榮. 日期 2023-05-04. 更新 2023-05-05. FIRE概念是甚麼? 第一步:制定定期儲蓄紀律 第二步:設定您計劃退休的時間以及您需要多少現金流 第三步:確定收入/資產配置策略以實現 FIRE 計劃. 最近和朋友喝咖啡聊天時,他們都在取笑我「退休後」的生活比退休前的生活還要忙!

  5. 2022年5月16日 · 要避免單一投資帶來的風險,最簡單的對策就是分散投資,即是把資金分散至不同的資產及投資項目,這樣即使遇上一間企業倒閉或一隻股票停牌的風險,也能保住其餘大部分的本金。 在我以前理財的客戶當中,就有一位退休長輩,非常相信自己的眼光,把大部分的退休積蓄,投資至一隻個股中。 他甚至在股市跌市時,提取了交給我管理的基金計劃的價值,趁低吸納那隻個股。 不幸的,該個股後來繼續大跌,甚至一直停牌。 最後這位長輩,不得不在六十多歲的高齡,重投職場賺取生活費。 適時調整資產配置. 投資世界受到經濟週期影響,而不同國家、行業及資產類別,也會有跑贏和跑輸大市的時間。

  6. 2021年12月15日 · 簡單來說年金即是自製長糧」,可以幫助投保人將儲蓄轉換成長期穩定的現金收入建立穩定的退休入息屬於保守型的收息工具。 年金產品的回報比較穩定。 這對接近或已步入退休階段的人尤其適合。 因為他們希望追求安全穩定的投資,卻又擔心沒有收入而不斷提取資產會坐食山空。 年金計劃與人壽保險的「身故賠償」之分別. 人壽保險 主要為受益人在受保人離世後提供經濟援助,因此只要受保人離世及符合保單條件就會獲得「 身故賠償 」。 反之,年金計劃內的受益人就未必能夠獲得「 身故賠償 」。 一般而言,若受保人於「年金入息期」或「保證期」完結後身故,受益人不會獲得身故賠償。 而受保人在「年金供款期」及「年金入息期」期間不幸逝世,受益人可獲「身故賠償」,但賠償可能會有不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