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國家或社會團體為了照顧弱勢群體,提供的各種救濟措施和服務

      • 社會福利是指國家或社會團體為了照顧弱勢群體,提供的各種救濟措施和服務,例如醫療保健、教育、住房、失業救濟等。 社會福利的目的是緩解貧困、促進社會公平和人民福祉,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社會福利 (英語: welfare )政策的目標在於因應 社會環境變遷 所引發的 社會問題 ,讓國民在遇到 生育 、 老年 、 疾病 、 身心障礙 、 死亡 、 失業 、 貧窮 、 緊急危難 等生命中的緊急或危機事件時,可得到 政府 適足的支持與協助,維護其 基本的生活水準 ,並能擁有安定、健康、 尊嚴 之生活。 [1] 人類需求,隨其所處時位,無論聰、愚、富、貧,總能相互濟助的現象,普遍於過去、現在、未來的人類社會中; 社會福利 於焉產生 [2] [1] 。 《 世界人權宣言 》主張:「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 」早期的社會福利觀念,主要是源於慈善助人的精神。 《 禮記‧禮運‧大同篇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3. 2021年10月17日 · 社會福利服務發展的策略. 2021年10月17日. 前言. 在剛發表的施政報告行政長官提到現屆政府的首四年社會福利經常開支已增加62%安老服務更增加了85%在六日前的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會議中便有兩位議員先後就這些增幅對政府的長遠財政承擔表達擔憂但另一方面仍有人認為政府做得不夠甚至在社會上就社會福利政策討論出現了一個明顯趨勢仿似將救世軍一句口號那裏有需要那裏就有救世軍改為那裏有需要那裏就有政府資助」。

  4. www.hkcss.org.hk › 核心業務 › 服務發展服務發展

    2023年6月7日 · 社會福利界一直提供適時及有效的服務以回應社會需要機構及服務單位在追求優質服務的過程中累積不少具啟發性及前瞻性的實踐經驗為了表揚及推廣這些服務實踐的經驗及智慧本會自2003年起每兩年舉辦卓越實踐在社福獎勵計劃希望透過獎勵計劃促進業界的專業交流繼續發揮追求卓越的精神並讓公眾進一步認識社會福利界的貢獻按此瀏覽卓越實踐在社福獎勵計劃網頁. 「福利議題及優次建議」 社聯與社會福利署合辦「福利議題及優次建議」,討論有關不同服務的優次。 社聯其後向署方提交優次清單,並游說各政黨支持。 按此瀏覽「福利議題及優次建議」網頁. 《照顧者 – 同行分擔》 社聯得到香港公益金的支持,推動社會關注照顧者的福祉和需要,並肯定他們的貢獻和身份。

  5. 社會福利服務中心面對每一位求助的民眾會依據民眾的問題整體性評估家庭的問題依據需求提供協助或協助資源連結是每個家庭的福利家庭醫師也是社區的好厝邊」,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可以提供的各服務大致包含家庭經濟陷困經濟扶助福利補助扶助急難救助 (食)物提供。 二、 家庭遭逢變故或功能受損:福利/法律諮詢、權益宣導/法令宣導、協助就醫、協助喪葬、協助居住。 三、 家庭關係:重要關係人協尋 (聯繫)、召開家庭會議、婚姻關係協助、親子/屬關係協助。 四、 兒少發展:育兒指導、特殊照顧 (托育)服務、親職教育、個別親職輔導。 五、 身心障礙或傷病:喘息服務、安置照顧、家庭支持服務方案、家務指導服務。 六、 個人生活適應:協助連結諮商或心理治療、自殺防治資源。

  6. 2016年11月18日 · 社會福利制度為誰服務——無權弱勢者? 繁榮得益者? 撰文:趙爾諾. 出版: 2016-11-18 16:03 更新:2016-12-31 23:52. 近年不少有關民生福利的政策成為討論焦點例如康橋之家前院長性侵案及後被揭8個月內該院6名院友死亡不少私營安老院被發現以不人道手法對院友以及數月前一父親因為怕照顧不了自閉兒子而將其殺害這些事件都反映了政府監管嚴重不足而且對社會福利欠缺長遠計劃。 究竟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哪裏出現了問題? 又,藉回顧社福制度的源起,我們能否重尋保護弱勢的初衷? 面對人口老化、社會結構以及反全球化帶來的經濟結構轉變,還有近年愈來愈多有關社會服務的負面新聞,香港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改革在所難免。 圖為香港的露宿者,早前有露宿者疑不堪早晚寒冷天氣猝死。

  7. 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是社區第一線的福利服務窗口是協助民眾社區福利諮詢和福利服務的管道配合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納入脆弱家庭成員之評估介入與福利服務功能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評估家庭整體需求針對需求多重且複雜之家庭開案介入服務擔任個管並連結跨體系連結各網絡資源偕同提供整體性服務追蹤各體系服務與目標達成情形。 另未免資源重疊及網絡分工合作,經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完整家庭評估後,針對屬單一性、特定需求家庭,社福中心協助辨識需求及協助媒合資源單位,循既有服務系統優先介入,回歸原各服務系統個管及服務,各服務系統亦需秉持以家庭為中心的理念,提供服務對象適切的服務,避免服務破碎及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