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2月16日 · 腸胃病常見症狀. 胃脹胃痛. 噯氣、呃逆、反酸水. 噁心嘔吐,食欲不佳. 腹痛腹瀉 註:腹部可分為不同部位:少腹、小腹、臍腹、上腹(又稱脘腹) 大便不通,排便困難,或大便質硬乾燥. 若果以上症狀持續出現兩星期以上,而且情況日趨嚴重,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建議向您的醫護人員查詢詳情。 中醫穴位按摩改善症狀. 若果情況不太嚴重,可參考一些穴位按摩,以舒緩相關症狀。 以下穴位有健脾和胃,順氣理腸,補益腎精的作用,適用於胃脹胃痛者: 中脘穴(上腹部前正中線臍中上4寸,在劍突與臍中連線中點) 梁丘穴(大腿前面,髕底上2寸處) 足三里穴(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緣外1寸) 以下穴位有和胃降逆,理氣止嘔的作用,適用於嘔吐呃逆者: 天突穴(在頸部,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

  2. 2016年11月11日 · 『便便』,不論大小,是至關重要的。 去年十一月八日Fitz便有一篇《 馬拉松最重要的「大小事」。 文章開首便寫到: 「美國跑手Bill Rodgers曾經說過一句名言:”more marathons are won or lost at the portable toilets than they are at the dinner table! ”」 以下是我的 Sh*t Advice: 免得過都不要去場地的洗手間,特別是『開大』。 先談本地賽事,不是所有賽事都辦得很有規模。 一些小型比賽如畢拉山15公里,洗手間是要依賴公共設施。 N年前參加黃金海岸十五公里,主持人嗌咪懇切呼籲呼大家行遠多多去公廁都不要在人家別墅外圍解決, 因為有CCTV。

  3. 2021年1月24日 · 」係唔夠嘅, 仲要「險」 鶴咀燈塔 Google Map截圖 我試過 post 一張鶴咀燈塔相,竟然有許多住港島區的朋友問我喺邊度同點去。慢慢景會成為熱點,MK 到如大東山、獅子山、飛鵝山、大棠和太墩。要繼續呃 like 的話,就不得不由「」轉到「險」。

  4. 原因就是你的肌肉量不夠。 多吃蛋白質,蛋白質是肌肉來源,所以吃足蛋白質才能讓肌肉生長,進而促進新陳代謝,幫助代謝脂肪。 多喝水,喝水可以幫助身體把毒素排出,淨化身體,也能提升新陳代謝,所以喝水十分的重要,水喝太少也無法燃脂。 睡眠充足,沒有睡飽同樣也會降低新陳代謝,無法燃脂,也會影響排便系統,讓你肚子一直漲漲的瘦不下來。 保持愉悅的心情,健康的生活態度才能讓你堅持與享受著上面十點,達到有效減脂的目標。 減脂為目的該做什麼運動呢? 當然就是有氧運動囉! 請參考下面兩篇關於減脂的有氧運動: 把脂肪燒光光! 沒時間運動可以做的運動. 肚子好脹!

  5. 2016年4月2日 · 大多數人,第一個反應就梗係「上水先」啦! 不過,實際上如果係深海潛水,上水係需要時候,以避免潛水夫病。 台灣潛水達人星師兄 Star Tsai ,就精心製作12個程序,圖文並茂。 佢話:「水中便便技巧,曾經是潛水圈中一項傳說的密技,甚至許多潛水老前輩覺得,要通過這一項的試煉,才能稱為潛水達人。 不過這一個技巧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人生在幾百支或幾千支的潛水中,難免會遇到一、兩次在水中肚子不舒服,擋也擋不住的狀況。 這時候就是使出水中便便絕招的時候,為了潛友們的健康著想,所以特別公開這一項失傳絕學,除了心法,再加以圖解,希望對潛友們有所幫助,只是記住! 不到絕後關頭,絕不輕言出招,因為這一招實在是威力太強大,一出招非死即傷,不得不謹慎啊! (按圖放大) 所以幾時都話,做運動前一定要去廁所

  6. 2017年1月12日 · 簡易推拿四大手法. 按法. 按是壓的意思,操作時用手指、掌面著力,逐漸用力下壓。 按法主要分為拇指按(接觸面小,刺激強弱容易控制,適用於人體各部穴位)及掌按(常用於腰背及腹部),按壓的方向要垂直,由輕而重用力,著力部位要緊貼體表且不移動。 若按在腹部時,按壓力不宜過強,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按法有助放鬆肌肉,活血止痛,可用於胃痛、頭痛、肢體麻木痠痛等。 參考視頻: 腹部按揉法. 揉法是用手指面、大魚際、掌根等部位,著力於部位上作輕柔緩和的環旋轉動,並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揉動。 揉法主要分為掌揉及指揉,可適用於全身各部,而且揉法輕柔緩和,刺激量小。 揉法有助寬胸理氣,消積導滯,消腫止痛,可用於脘腹痛、胸悶脅痛、便秘泄瀉等腸胃疾患,以及外傷引起的紅腫疼痛等。

  7. 2021年6月17日 · 假若出現以下症狀,便代表大腸可能出現問題,應從速求診。 糞便帶血 (鮮紅或深黑色) 或附有黏液 大便習慣改變持續超過兩星期 (例如間歇性便秘或腹瀉,糞便幼如鉛筆,排便後仍想再大解。) 持續腹部不適 (腹脹和絞痛) 體重下降而無明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