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日 · 0. 948. 實支實付險一直是近年深受民眾青睞的險種,然而在接軌IFRS 17、通貨膨脹以及醫療技術不斷進步等諸多考量下,保險公司勢必會對較早年的保單做出調整,這也導致近期不少實支實付險改版,在這樣的情況下,民眾該如何確保自身的保障依舊充足? 本次火線話題特別邀請遠雄人壽商品研發部經理黃威力來為大家解惑。 Q.請您簡述貴公司及業界實支實付險的現況。 目前業界實支實付醫療險以1年期商品為主,僅有少部分的公司推出終身型商品,大部分商品的投保年齡為0~70歲,保證續的最高年齡則落在75~85歲之間,相關商品的主要保障內容是依照示範條款去設計,包含每日病房費用、住院醫療費用、住院手術費用、門診手術費用等,各家公司則會再針對細項去做差異化設計。

  2. 2024年2月1日 · 保額繼續率通常用來評估壽險公司的危險保額變動狀況及清償能力狀況是一項反映公司經營能力的指標。 根據期繳的特徵不同,繼續率還可以進一步細分,如分為13個月繼續率、25個月繼續率等。 有些保險公司統計的是14個月、26個月的繼續率,而非13個月、25個月。 差別在於各家公司保單繳費的寬限期(有的客戶在保單繳費日雖然沒有成功繳費,但會在寬限期內補上。 而在統計繼續率時,也會將這部分保費統計進去)不一,有的是30天、有的是60天。 如果寬限期是30天,則繼續率的統計時間為13個月;如果寬限期是60天,則統計14個月的繼續率。 不過從業務的角度來分析,不管是13個月還是14個月的繼續率,本質上差別不大。

  3. 2021年9月1日 · 特企內文. 醫療技術突飛猛進,保險帶來更多自費選擇. 文 盧郁綺.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1 年 9 月 1 日. 1677. 0. 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及引進民眾在醫療上的選擇愈來愈多自費項目亦琳瑯滿目。 本次特別企劃透過不同科別的5位醫師,解析自費項目的必要性,並且分享對商業保險的看法。 近5年,臺灣醫療自費項目愈來愈受重視。 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外傷及毒物科科主任方震中點出他的觀察:「大家都不希望健保費上漲,基於健保永續原則,自費項目愈來愈多將是目前趨勢。 方震中回憶,10年前自費項目偏少,甚至幾乎沒有。 過去,當病人家屬哭著拜託他:「醫師,只要能把我家人救起來,多少錢都沒問題。 」方震中都會回應:「不用啦,健保都有給付。

  4. 2020年11月1日 · 本期接續說明全民健實施對健康保險的影響、探討外溢保單、壽險業在區塊鏈的運用,以及提出如何強化全民健康保險與健康保險合作運作機制的建議。 愈發豐富的健康保險保障範圍. 新商品激發投保需求、市場規模堆疊飆高. 對實支實付型健康保險的影響. 對健康保險示範條款的影響. 示範條款修正. 外溢保單探討.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79期.

  5. 2024年3月1日 · 國泰人壽展業北北通訊處區經理暨資深行銷總監蔡秉諭分享,自己透過「321+1」的觀念解說,結合數據及故事,不但讓許多客戶認同自己的專業,還因此具備了正確、不易忘記的保險理財知識及觀念。. 對於許多保險業務員來說,在與客戶互動的過程中最擔心的 ...

  6. 2019年3月1日 · 522.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二 一七年大陸人口約14億人,約占全球人口18.5%;大陸GDP總量超過82兆(人民幣,以下同),全球排名第2;大陸原費收入3兆7,000億元,全球排名第2。 除費規模外,無論是保險深度還是保險密度,與發達國家相比都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這些差距,都充分說明大陸保險業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保險的是什麼? 在人的一生中,生老病死最應重視,尤其是醫療和養老,更是民眾必定面對的2大壓力: 1.重疾高發: 在大陸監會統計的社會人口死亡原因中,因疾病和意外致死的占比高達98.2%;在疾病致死原因中,惡性腫瘤、腦中風後遺症和急性心肌梗塞造成的致死率高達94.9%。

  7. 2023年10月1日 · 全民健畢竟是個實支實付型保單,商業保險為了在夾縫中求生存,開始開發出些許「互補式健康險保單」,同時也讓商業醫療保險的設計失去了自主性。 理賠金額應定額,降低保險公司的風險. 從那個時候開始,商業保險公司看健保障缺口在哪裡,商品規劃設計就朝此發展以達互補,幾乎完全依附著全民健給付項目而變化,日額型醫療保險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後來因為健的各項給付支出、自費項目愈來愈多後,日額型健康保險已不足填補風險,市場上隨即開始大量出現實支實付的醫療險保單,以補足健無法兼顧的風險缺口,成為商業健康保險主要設計的主軸方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