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0月19日 · 結論: 養一個小孩一直到讀研究所基本花費約138萬。還好,不會很貴。 前提是必須要有下列的條件且符合: 不用繳稅且退稅、上面沒有雙親要扶養。 爸爸:工作正常、薪資48,000元(政府公告平均薪資)、健康、不被裁員。

  2. 2015年5月19日 · 一、減少規劃的目標 :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大概是事業的黃金十年。 這十年將會決定三十五歲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二十五歲開始,男人應該已經服完兵役;女人也應該進入社會幾年或是碩士畢業。 從現在開始,在事業上就要對自己負起責任。 在三十五歲之前,大概可以多嘗試幾項工作,找出自己的興趣,但是絕對不要一年換二十四個工作。 三十五歲之前要多方嘗試,三十五歲之後就要找出熱情 ,讓熱情燃燒出自己的工作魂。 二、減少唸書的目的 :三十五歲以後,唸書的目的,應該只有一個,就是 滿足自己的求知慾望 。 不要為了工作而去填充學歷,坦白說,唸書很無趣,如果為了工作而去填補學歷,那會太過痛苦。 況且三十五歲以後的職場,早就不希罕學歷那張門票,重點在於實力,永遠都是實力,而不是學歷。 三十五歲以後,請為了興趣而唸書吧!

  3. 2020年8月18日 · 步驟① 算出自由數字. 所謂4%法則,其公式為「退休金×4%=1年生活費=財務自由」。 所以倒過來,只要你能知道自己1年需要多少生活費,再乘上25倍(1/4%)就是你需要存到的財務自由基金

  4. 2021年1月5日 · 睡眠不足導致兒童大腦結構受損. 兒童會有憂鬱、焦慮等負面情緒,其實是因為大腦結構中的前額葉皮質出現問題,前額葉皮質就像大腦的主管,負責調節、安撫激動的情緒,讓人在危急時刻可以保持冷靜, 但當睡眠不足時,前額葉皮質就無法正常運作,也因此會出現許多情緒問題。 除了前額葉皮質, 兒童的腦細胞也可能因為睡眠不足而受損 ,英國《神經科學雜誌》曾經做過一項實驗,長期的睡眠不足,會使老鼠的25%腦細胞死亡,進行此研究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小組說,這樣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人類身上。 圖片來源: 媽媽經.

    • 樹立好榜樣
    • 避免衝動購物
    • 強調「給予」的重要性

    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的金錢習慣是在7歲時形成的,請記得他們的小眼睛正在注視著你,他們會注意到你每次出去吃飯或買東西都刷卡,也會注意到你和你的配偶為了錢吵架。請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給他們一個好的模仿對象。

    「媽媽,這件衣服好可愛,我好喜歡,可以買嗎?」這句話是否聽起來非常熟悉?當孩子使用的是爸媽的錢,就會很難克制衝動購物的慾望。 當孩子想買東西,不要直接幫他付錢,應該要求他用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買單。同時,請孩子先忍耐一天,因為東西明天還是存在(意指隨時買得到),通常過了一天之後,孩子就會做出比較聰明的決定。

    當孩子開始賺錢,要教導他們如何「給予」,對象可以是教堂、慈善機構,或任何需要幫助的人,他們會發現這件事不只對受贈者有利,也能帶給捐助者好的影響。 (本文經合作夥伴 Money 錢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出處:〈3歲開始就能學理財!7種方式培養孩子正確金錢觀〉)

  5. 2017年8月1日 · 在沒有私人醫療保險可支撐的狀態下,Greg Gilbert 和家人選擇到 GoFundMe 提案,目前已有 6 千多人贊助超過 15 萬英鎊(約 576 萬台幣)的金額,雖然離原先設定的目標還差一些,但已經是讓他們一家人感激萬分的幫助。

  6. 2018年1月12日 ·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這是一篇認真計算文,在台北工作,房租、水電、通勤費要自付的青貧上班族看了會頭皮發麻的一篇文章,但這是我們活著必須面對的現實——當省錢不能帶給年輕人希望,存錢到底要幹嘛? 照所謂「省錢魔人」的方式過生活,什麼都不能做、什麼生活品質都沒有,人們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責任編輯:余如婕) 文 / 周芷萱. 今天看到一篇新聞居然在爭論養兩個小孩的一家四口一個月花八萬是不是太奢侈,只覺得一陣惱怒,到底世界上怎麼這麼多吃米不知米價的鍵盤省錢達人? (圖擷取自 mobile01 ) 每次吵這種問題我就很火大,萬一有家裡有房子給住或是有存款的人還來吵我就會更火大,今天就來整理一下台北上班族的最最最基本沒生活品質可言的開銷好了。 (不是我的,我可不會這樣苦毒自己,人生還不夠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