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3月19日 · 有專家指出,「長新冠的風險與感染後的病情嚴重性有一定關係部分後遺症會影響腦部學習專注力等籲家長勿掉以輕心並盡快安排為孩童打針根據在歐洲亞洲澳洲和南美洲進行的21項早期研究數據顯示參與研究的80,071名確診18歲以下人士中有25.24%兒童和青少年出現至少4至12周持續性症狀有關症狀均在康復後12周內發生。 當中最普遍症狀為情緒問題達16.5%,其次為疲勞、睡眠障礙,分別有9.66%及8.42%。 其他常見的問題呼吸困難、咳嗽、皮膚出汗過多、瘙癢、脫髮和腹痛、便秘、腹瀉、嘔吐等。

    • 孩童也會得「長新冠」後遺症?出現「10大症狀」應盡速就醫
    • 孩子染「長新冠」如何採取治療?醫推「特別門診」身心照護一次到位
    • 延伸閱讀

    中醫大兒童醫院副院長,兼後新冠兒童診治及照護計畫DISCOVER主持人謝凱生醫師說明,感染COVID-19之後的恢復期,仍高達73%出現後新冠症狀,後遺症第一名到第十名分別為咳嗽、喉嚨痛/喉嚨問題、耳朵痛/耳朵問題、體重減輕/增加、體力虛弱、缺乏動力、睡眠不順暢、胸痛、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心悸。 從症狀數據顯示,感染COVID-19後,孩童的身體仍有多個器官受到相當的影響,也需要各個次專科進行整合性的照護。 王志堯醫師強調,「兒童長新冠」除了引起身體器官系統的慢性發炎,也會影響心理的各個層面,統計分析顯示有22.7%會感到情緒低落、19.4%會感到沮喪、25.3%有缺乏動力的情形、22.7%比以前更焦慮、11.7%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

    綜合上述,王志堯醫師呼籲家長在孩子感染COVID-19康復後,仍需留意是否有生理或心理的症狀,若是在COVID-19染疫後,仍有上述身體不適、活動力降低、易疲憊喘促、飲食睡眠習慣改變、學習落後、人際關係等困擾,都需要尋求兒科醫師做詳細的整體評估,制訂治療與照護方案,才足以脫離後新冠症候群的糾纏。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王志堯醫師表示,中醫大兒童醫院經過縝密籌畫,自7月1日率先啟動「兒童後新冠特別門診」,一個多月來累計至8月12日,已有154例以上的後/長新冠兒童及青少年因後遺症前來求診,性別以男孩(59.7%)高於女孩(39.5%)。 中醫大兒童醫院「兒童後新冠特別門診」及DISCOVER( Diagnosis and Support for COVID Children to Enhan...

  3. 2022年6月20日 · 兒童感染新冠病毒輕症或無症狀的比例高達99.95%也因此大部分兒童在退燒後都恢復健康的樣貌然而就在家長鬆一口氣時卻在媒體上看到兒童康復之後竟然還有新冠後遺症來自這兩個名詞MIS-C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以及長新冠COVID-19急性感染後徵候群又稱為Long COVID)。 究竟什麼是MIS-C? 什麼又是Long COVID? 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 兒童感染新冠病毒之後,雖然病毒最後被免疫系統殺死,卻在身體留下了一些碎片與屍體。 也因此,極少數的兒童在染疫後因為不明的原因,身體又再度燃起全身性、高強度的發炎反應,進而造成多器官的系統損傷,這是目前MIS-C可能的病因。

  4. 2022年1月14日 · 世衛組織在官方聲明中稱新冠長期症狀就是新冠後遺症據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10月公布的臨牀定義這種症狀通常發生在已確診或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身上通常在染疫後3個月內出現持續至少 2 個月,並且無法由其他診斷解釋」。 「長期」的時間跨度目前沒有統一標凖。 英國一項研究稱將跟蹤25年。...

    • 兒童新冠後遺症1
    • 兒童新冠後遺症2
    • 兒童新冠後遺症3
    • 兒童新冠後遺症4
    • 兒童新冠後遺症5
  5. 2022年5月9日 ·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簡睦旼表示目前比較擔心兒童確診的後遺症包括 多重器官發炎症候群MIS-C以及長期新冠肺炎症候群簡稱長新冠) 。 MIS-C通常會發生在與確診者接觸後四週內,發作時可能出現低血壓甚至休克,其他症狀包括高燒、皮膚紅疹、心臟衰竭、淋巴腫大等,多發生在6至11歲的兒童族群。 兒童確診兩大後遺症:多重器官發炎症候群(MIS-C)、長新冠. 至於長新冠症狀更為多元,如:疲累、注意力不集中、頭痛、呼吸困難等。 上述症狀有可能持續好幾個月。 簡睦旼指出,最早的英國研究顯示,長新冠發生率可達16~17%,後續較為嚴謹的研究顯示,大約有5%小朋友可能罹患長新冠;長新冠定義為病患確診後才出現相關症狀,症狀持續達12週以上。

  6. 2022年3月18日 · 有待更多兒童新冠後遺症的研究. 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後一系列症狀也持續存在例如疲勞、 頭痛 、腦霧和 呼吸急促 。 這些症狀在感染後持續幾個月統稱為長新冠」。 儘管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就長新冠定義但尚未就兒童和青少年的長新冠症狀有明確描述。 像成年人一樣,年輕人亦可能出現長期症狀,但青少年的研究比成人少得多,11 歲以下兒童的研究更少。 科學期刊《自然》網站上的一篇文章敦促,有迫切需要對長新冠和兒童進行更多研究。 當然,獲取 11 歲以下兒童的數據存在困難和挑戰,因為招募兒童進行試驗要獲得父母或監護人的知情同意。 記憶力減退常見於青少年康復者. 國際權威期刊《刺針》在今年 2 月發表的研究,針對確診青少年(15-18 歲)的健康狀況調查,包括長新冠的症狀。

  7. 2024年2月6日 · 長新冠的常見症狀包括疲倦氣促認知功能障礙頭痛胸痛關節疼等可能會對日常生活帶來影響。 個別人士(尤其是兒童)可能會有多個器官受到影響或出現自身免疫情況。 「長新冠的症狀可以在急性感染後的初期康復階段新出現的或是從一開始時持續下來病情可隨時間變化或反覆雖然現時仍未清楚這些徵狀會維持多久但目前的研究顯示患者可以隨著時間而改善。 有研究顯示「長新冠」較常在2019冠狀病毒病重症患者出現,但任何人(包括輕症患者)在感染後都有機會出現此情況。 根據世衞資料,接種新冠疫苗可減低「長新冠」的發病率,亦有研究顯示接種了新冠疫苗的人士,與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士相比,即使他們感染了,亦較少出現「長新冠」情況。 請參閱 此網頁 了解更多有關長新冠資訊。 傳播途徑及潛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