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3日 · 【明報專訊】國情內容佔多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下稱公民科),9月起逐步取代通識科,經教育局審閱的課本未及推出。 局方近日向教師提供多份教學資源,其中人權與法治學生工作紙多條題目問及暴力行為,工作紙參考答案稱即使犯案者「辯稱是受其道德或政治信念驅使之下犯案,都是不可接受的」;「所有刻意違法的行為,都會削弱法治,並且可能威脅國家安全,以及令公共秩序陷入崩潰的危機」。 相關字詞﹕ 公民 中國 李浩然 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上 / 下一篇新聞. 浸大雷雄德將退休 嘆學子近年重分數 任教28載 冀教師多與學生溝通 公民科工作紙問法治:道德驅使犯案不可接受. prevnext. 【明報專訊】國情內容佔多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下稱公民科),9月起逐步取代通識科,經教育局審閱的課本未及推出。

  2. 2023年2月13日 · 下一篇. 5內地考察工作紙出爐 前海問創業惠州問創科. 圖1之1. 【明報專訊】公民社會發展內地考察最快4月出團,教育局上周四(9日)公布22條廣東省路線供學校報名,中五生優先出發。 局方亦發布5套內地考察活動工作紙,以不同考察地點為題,助教師規劃學生出發前、團內學習、完成後個人反思。 根據工作紙題目,學生赴「前海展示廳」後,可反思香港如何掌握前海發展方向帶來的機遇;赴惠州考察創新科技後,參考資料及結合考察所得,說明維護國家科技安全的重要。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3. 2021年4月12日 · 通識科新冠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下稱公社),局方表示是順應業界意見,但教協調查顯示逾八成教師要求撤回修訂,卻從未見局方順應民意。

  4. 2021年6月3日 · 【明報專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下稱公民科)新學年將逐步取代高中通識科。 教育局昨公布公民科《課程及評估指引》,須教國家成就、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等國情內容,其中於教學原則提及該科不少涉及歷史文化、道德標準、法理法治等的課題,「沒有正反二元對立的角度」,教師不應引導學生將探究方向「囿於正反二元對立」。 有資深通識科教師表示,教師一直與學生多角度探討議題,惟正反討論是思考過程一部分,要避免二元對立討論有一定困難。 相關字詞﹕ 教育局 通識教育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公民科. 上 / 下一篇新聞.

  5. 2023年6月13日 · 事隔近一年,教育局近日上載簡報和工作紙,以習近平講話作為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教學資源,建議教師以兩節課堂教授。 簡報節錄習近平講話提到「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建議學生討論「愛國者」有哪些標準、該標準是否因近年發生社會動亂事件 ...

  6. 【明報專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科)分三大主題,下設共10個課題,每個課題設若干學習重點。 教育局稱以往為通識科編製的教材,部分內容亦切合公民科課程,學校可適當選用。

  7. 2021年6月21日 · 【明報專訊】9月中四級將學習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簡稱公民科),教育局早前預告製訂官方教材,而近日已上載供教師使用的3份教學簡報至資源平台,涉及公民科〈主題1:「一國兩制」下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