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24日 · 1989年6月4日凌晨,北京终于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暴力镇压。 而“六四”镇压的序幕,24小时前,从6月3日凌晨就拉开了。 便装进城. 6月3日凌晨起,不断有学生和市民向天安门广场的指挥部报告,被堵在城外的戒严部队开始着便装向市中心渗透。 “保卫天安门广场指挥部”呼吁北京市民提高警惕识别便衣军人,进行阻击围堵。 六四30周年专辑. 六四30周年:用三本书记录血腥历史的吴仁华....

  2. 該示威者於1989年6月5日( 六四事件 清場 翌日)在 北京 東長安街 [2] 上隻身阻擋 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 59式坦克 車隊駛離 天安門廣場 [3] 。 儘管領頭的坦克駕駛一度試圖轉向繞過,但是仍然遭到攔阻而不得前進。 該名示威者其後爬上坦克 砲塔 ,並試圖和車長溝通。 他似乎被說服而離開,坦克隊伍則繼續往前行進,但由於該名示威者又跑向前,駕駛員再度緊急煞停, [4] 雙方對峙一段時間後,一名騎著腳踏車的男子騎向坦克前方與阻擋坦克的男子交談,隨後兩名身穿藍色上衣的男子出現,帶著阻擋坦克的男子離開現場。 示威者獨自阻擋坦克隊伍行進的過程被 杰夫·怀德纳 等攝影師及國外媒體記錄下來,相關相片和影像隨即在國際間各大報紙頭版與新聞媒體中廣為流傳並引起討论 [5] 。

  3. 2019年5月24日 · 那是1989年6月4日清晨,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吴仁华亲眼目睹“六四屠杀”后,从天安门广场返回学校。 他一进校门,就看见了这五具遗体。 吴仁华走到遗体前跪了下来,抑制不住放声痛哭。 他心里反复念叨着一句话:“永不遗忘,永不遗忘,永不遗忘......” 从那一刻开始,他发誓要竭尽全力记录“六四事件,记录下每一名受害者的名字和苦难,同时记录下每一个参与屠杀的人。...

  4. 六四事件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上的一个转折点,它的爆发标志着 改革開放 以來在 中国大陆 推动的后期 政治体制改革 失败, 赵紫阳 、 胡启立 、 鲍彤 等溫和派高层事後被撤职,而 胡耀邦 已在 八六学潮 後辞去 中共中央总书记 一职,於是1980年代被不同程度推動的自由化改革也就此停止,此後官方只批准了很少数量的遊行活動 [18] [19] [20] [21] [22] [23] 。 六四事件引发了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欧美等西方国家多对镇压行为表示谴责甚至進行制裁, 苏联 及 东欧 国家看法不一,而亚非拉等地 发展中国家 多对镇压行为表示同情或者支持 [24] [25] [26] 。

  5. 2019年5月29日 · 六四周年:中国还在展现强大“忘却”能力. 在西方被称为“坦克人”的这张照片,成为了定义天安门广场事件的画面。. 关于1989年在北京的那一场 ...

  6. 2019年6月4日 · 1989年春,当一场学生领导的民主运动引来成千上万名支持者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时,20岁的他在北京学时装设计。 他被这场运动的精神所吸引,对抗议活动进行了50天左右的拍摄记录。

  7. 2019年6月1日 · 周二是天安门广场大屠杀(俗称六四)的三十周年纪念日。 在中国,这场对1989年亲民主运动的血腥镇压已被历史抹去,但亲眼目睹那场席卷北京的 ...

  8. 六四事件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 上的一個轉折點,它的爆發標誌著 改革開放 以來在 中國大陸 推動的後期 政治體制改革 失敗, 趙紫陽 、 胡啟立 、 鮑彤 等溫和派高層事後被撤職,而 胡耀邦 已在 八六學潮 後辭去 中共中央總書記 一職,於是1980年代被不同程度推動的自由化改革也就此停止,此後官方只批准了很少數量的遊行活動 [18] [19] [20] [21] [22] [23] 。

  9. 2019年5月31日 · 1989年6月4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镇压当晚被点燃的车辆。. Peter Charlesworth/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北京——30年来,对于自己在军队开进北京、 镇压天安门广场学生抗议活动 那一晚所看到的屠戮,江林一直保持沉默。. 但记忆折磨着她——士兵在黑暗中朝人群开枪 ...

  10. 2022年6月3日 · 6月4日凌晨,在中国政府的命令下,天安门广场发生血腥镇压,具体伤亡人数至今仍是个谜。 “六四”也被中国政府从最初定性为“动乱”改为“暴乱”,再改为“政治风波”。 中国共产党一直试图把这段历史从教科书中抹去,严密的审查制度和噤若寒蝉的媒体导致生活在网络防火墙内的中国年轻一代对“六四事件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