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繁體. 幾款機器印製的利是封. 利市封是企業過年時常用的贈品有品牌提示的作用利是封 是包着金錢作為 禮物 送人的包裝 封套 ,國語稱 紅包袋 。 相傳送 利是 的習俗,在很久以前就流行。 利是封在 唐代 時已經出現,當時是用手工織的布袋做「封面」,僅限於 宮廷 及官方使用,民間則以寓意吉祥的鮮 紅色 紙,包着一張寫滿祝福字句的字條,送給親朋好友,以表心意。 到了三百年前的 清代 ,人們則改用一張大約是正方形的紅紙,包裹 銅錢 或 銀錢 ,封作「利市」。 而第一代的印刷紙質利是封,約於1900年, 印刷術 開始廣爲所用時,才得以問世。 當時的所謂利是封,做法非常簡單,只以紅紙印上黃油,再於未乾的黃油上綴上金粉,效果就如現今燙了金字的利是封般,而圖案則多以簡單爲主,再配以吉利的字句。

  2. 由機器印製的各種 利是封 。. 利是與 年桔 。. 利是 ,傳統為「 利市 」或「 利事 」、「 利是 」、 諧音 「 勵事 」(lai si), 北方官話 稱之為 紅包 ,是由 紅色 封套製成的一種小型 禮品 ,常見於 中國 傳統 習俗 與 漢字文化圈 背景下的各種慶祝活動,包括 ...

  3. 利東街 (英語: Lee Tung Street ),俗稱 喜帖街 ( 囍帖街 )或 印刷街 ,位於 香港島 灣仔 ,昔日 香港 的著名 印刷 品製作及門市集中地,尤其以印刷 喜帖 著名。 因應 市區重建局 的重建計劃,利東街的業權於2005年11月6日起復歸政府所有,使印刷店絕跡,街道於2010年2月25日凌晨零時起被封閉 [1] ,其後街上所有 唐樓 被拆卸,重建後現已改作 囍滙 的 商場 及行人通道的一部分。 歷史及特色 [ 編輯] 2000年代利東街. 在1950年代, 香港政府 將印刷店集中在位於 灣仔 南部,位於 莊士敦道 及 皇后大道東 之間的利東街,有傳目的方便監管,以防它們印刷非法物品。 而這些小店逐漸發展各種型式的印刷品,例如 信 封、信紙和名片。

  4. 其他人也問了

  5. 紅包袋 是包著金錢作為 禮物 送人的包裝 封套 ,粵語稱 利是封 。. 相傳送 紅包 的習俗,在很久以前就流行。. 紅包袋在 唐代 時已經出現,當時是用手工織的布袋做「封面」,僅限於 宮廷 及官方使用,民間則以寓意吉祥的鮮 紅色 紙,包著一張寫滿祝福字句的 ...

  6. 几款机器印制的紅封. 利市封是企业过年时常用的赠品有品牌提示的作用。. 红包袋 是包著金钱作为 礼物 送人的包装 封套 ,粤语称 利是封 。. 相传送 红包 的习俗,在很久以前就流行。. 红包袋在 唐代 时已经出现,当时是用手工织的布袋做“封面”,仅限于 ...

  7. 使用過後的利樂紙盒包最常見的回收再利用方式是利用水力碎漿Hydrapulper),從回收後的紙盒包中分離出紙纖維並製成再生紙將回收後的利樂紙盒包放在一個裝滿水的大型水槽裡然後藉由極高的水磨擦力與液壓將回收後的利樂紙盒包分離出紙 ...

  8. 2024年5月14日 · 东街 (英语: Lee Tung Street ),俗称 喜帖街 ( 囍帖街 )或 印刷街 ,位于 香港岛 湾仔 ,昔日 香港 的著名 印刷 品制作及门市集中地,尤其以印刷 喜帖 著名。. 因应 市区重建局 的重建计划,东街的业权于2005年11月6日起复归政府所有,使印刷店绝迹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