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11日 · 近年電視台的歌唱比賽節目再次引來話題,透過《超級巨聲》後入做歌手的劉威煌雖然星途平平,但早幾年他離巢後早已「轉行」做生意,於2018年投資500萬元成為台灣茶飲店珍煮丹的香港總代理,賣人氣黑糖珍珠奶茶

  2. 2023年10月18日 · 資深投資者林一鳴 今日就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50歲提早退休」的故事,透露當時「感受到『退休可能會快D死』的壓力」,因此重新規劃人生,再度活躍於社會。 林一鳴是資深投資者,活躍於股市、樓市以及各項生意,亦有多本有關投資的著作。 退休唔使做的生活 或與預期有出入. 林一鳴今日在社交平台分享,說他原以為退休後生活會多姿多采,但「退休後每天都『唔使做』的生活,未必與你預期中一樣的」,在退休約一年之後,他就有感可能會「快D死」,因此改為人生規劃,包括在運動方面,到遊艇會訓練帆船及賽艇;嘗試自己創業做Startup,建立教育平台;亦建立有關海外物業買賣的業務。 他指出,一切事情都是為了保持自己忙碌,推遲腦退化的日子。 為何他會選擇「重出江湖」? 他分享退休前後的4大轉變。

  3. 2023年11月11日 · 本金愈大、投資組合風險承受能力愈小. 隨着本金愈大,風險承受度也會隨之下降。 一名投資者年輕時,本金可能200萬元,就算蝕一半,仍有100萬元,工作幾年也有機會賺回。 但若然中老年人以本金2,000萬元炒股,虧損50%已等於1,000萬元,就算仍在返工,不吃不喝也要10年才回本,更何況沒有工作收入? 若遇上股災,對於提早退休者的考驗更嚴峻。 99啪指出,大型股災通常會造成市場30%至50%跌幅。 回顧千禧年代初科網股泡沫爆破和2008年金融海嘯時,標指分別重挫51%及45%,分別花費4年10個月及6年3個月,方能收復失地。 99啪又表示,即使以最保守的股債六四配置,在這兩次股災也分別下跌33%及22%,並且分別花費3年2個月及3年6個月才回到起點。

  4. 2021年9月2日 · 【背景】 姓名:先生及太太. 年齡:同為48歲. 職業:大發展商項目管理及策劃、註冊護士. 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一女,分別12歲及10歲. 【現有資產】 港元及外幣存款:100萬元. 強積金累算權益:150萬元. 股票及基金:400萬元. 自住物業:1,700萬元. 自用車位:200萬元. 香港及國內收租物業:3,020萬元. 資產總值:4,170萬元(扣減未償還1,400萬元) 【家庭每月收支】 收入. 每月收入:15萬元. 租金收入:3.88萬元. 開支. 供樓:7.24萬元. 家庭開支:3.6萬元. 個人開支:1.5萬元. 退休金供款:5,000元. 保險保費:1,400元. 【每月結餘】 盈餘:5.9萬元.

  5. 2019年10月19日 · 劉特佐利用世界各地空殼公司洗黑錢,一邊由國際市場吸金,一邊將錢轉入自己的帳戶。 協助他洗黑錢的包括高盛銀行家、瑞士的私人銀行及中東的主權基金等。

  6. 2021年7月8日 · 踏入63歲的資深投資者黎永良,一頭黑髮,身形仍然保持得很好,健步如飛,雖然愈來愈接近退休年齡,但他表示自己是寓工作於娛樂,未來亦會繼續炒股,閒時做做瑜伽、跑步、看書,人生樂得自在。 近年股市暢旺,多了.

  7. 2023年8月24日 · 「財務自由、提早退休」是每位打工仔女的目標和夢想,但大家數人以為這就是終極目標,因此往往沒有考慮再下一步,原來提早退休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 來自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教授Bala Vissa和副教授Winnie Jiang最新發表一項研究,發現實現財務自由後的生活並不像人們想像的幸福,反而會面對不同挑戰。 這項研究通過採訪已實現財務獨立的成功企業家,發現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遇到了矛盾的情緒,儘管他們感受到快樂和自由的感覺,但他們亦面臨著空虛和焦慮的感覺。 例如當被問到「你在做甚麼? 」的時候。 其實,跟刻板印象相反,提早退休後的生活並不只有「躺平」,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往往會繼續工作,選擇從事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和項目,從中尋找到生活的目的和意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