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加拿大移民2025 相關

    廣告
  2. 專業代辦各類加拿大移民案件;一對一預約免費諮詢/務必把握這次機會! 專業代辦各類加拿大移民案件/強大律師團隊/移民加拿大經驗、小孩在地就學經驗分享。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1. 延長申請日期. 開放式工作簽證原定申請截止日期為2023年2月7日現延至2025年2月7日。 2. 更新申請資格. 原定申請資格為畢業後5年內的人士;現放寛至申請人在10年內畢業即可。 回到目錄. –. 加拿大移民丨開放式工作簽證 (Open Work Permit)是什麼? 開放式工作簽證 (Open Work Permit)的對象為持有香港護照或BNO人士,並須在過往10年內加拿大或副學士/學士/碩士/博士同等外國證書專上學位或至少2年制專上文憑或不少於1年研究生證書畢業。 合符申請資格,即容許申請最長為期3年的工作簽證。 而於當地全職工作滿1年後,可另再申請Stream B,但仍須符合Stream B畢業5年內的認可學歷。

  2. 2020年9月16日 · 移民加拿大加拿大向來是移民熱門國家之一想知移民加拿大搵工情況加拿大生活的現實與想像本文由專欄作家廢中移民加拿大親身分享在加拿大的生活及搵工情況更會談及97移民與現在的分別想移民加拿大前不妨先了解一下

  3. 2020年7月29日 · 移居加拿大最平方法之一. 1. 很多人都透過學生簽證移民加拿大,第一步要做甚麼? 第一步要在加拿大完成專上教育(Post-Secondary)學歷,再申請畢業工作簽證(Post-Graduation Work Permit Program (PGWPP))。 畢業後不需要一定找到工作才有PGWPP,而且冇限制工種,除了賣淫或色情行業。 從事的工作會印在工作簽證上,所以千萬不要行差踏錯。 畢業工作簽證 (PGWPP) 視乎課程長度,如果讀9個月,就會批9個月,讀18個月就批18個月,但讀足2年以上就會批3年。 PGWPP可以在畢業月開始申請,並有180日限期讓留學生申請,即是總共可以留3年半,繳交申請後就可以上班。 注意! 過了180日限期並不可以後補申請。

  4. 2021年12月22日 · 加拿大移民移民熱潮持續加拿大也是熱門移民地點雖然很多港人都有移民的想法但最後卻因移民所需費用而卻步究竟移民實際上需要幾多錢呢有移民加拿大的港人分享了他們一家三口移民所用到的支出希望對有移民打算的港人有所幫助

  5. 2021年2月5日 · 加拿大移民部長門迪奇諾今早宣布一系列放寬及便利港人移民的政策。 1. 開放香港大專畢業生申請加拿大工作簽證現已開放申請) 第1項新措施為向過去5年內,曾於加拿大取於專上文憑、學士學位或以上畢業的港人,課程至少為期2年,完成後可申請為期3年的開放式工作簽證。 如他們的工作簽證獲得批核,其配偶和子女亦可申請到加拿大。 另外,加拿大政府特別批準一班海外「同等外國證書」的年青人申請,即使沒有在加拿大留學的畢業生都符合資格。 不過行此途徑的年青人,必須先取得「ECA學歷認證」(Educational Credential Assessment),確認有與加拿大的同等學歷. 2. 為港人設立2個申請永久居留權途徑(詳情稍後公布)

  6. 2020年9月25日 · 移民加拿大生活的理想與現實. 上一次簡述過加拿大的新移民就業情況這次再來談一下衣食住行中的各種想像與我所經歷的現實。 1. 每個城市都不同. 中學時代身邊有幾位同學、朋友移民美國,當時我對美國或者外國生活的印象都是很片面,但有過兩段對話至今仍令我非常深刻 —— 我問住加州的那位朋友有沒有特別想念甚麼東西在美國吃不到或者買不到? 基本上想吃想買的都能找到啊! 頂多是價錢貴一點點。 就像我最愛喝的珍珠奶茶也經常喝到。 其實現在甚麼都全球化,有時覺得身處全世界哪裡都沒有差很遠。 從小到大都在同一個社區長大的我那時聽後很驚訝,所以,原來在美國都可以隨處喝到珍珠奶茶? 當然現在回想起那段對話還是覺得很失禮,拜託,人家可是住在加州的Bay Area啊!

  7. 2021年10月25日 · Tang Lok Ling Oct 25 2021. GOtrip首頁 移民. 近年來有不少香港人都想把握機會移民外地然而大部分人未曾到該地生活過需要靠其他人的意見來選擇移民國家早前有網民就表示自己一家三口家庭有一個4歲的兒子正在考慮的移民問題並且詢問討論區上網民的意見並且從經濟生活天氣治安教育政治等因素比較加拿大與英國的分別。 撰文:AT|編輯:RF|圖片來源:Unsplash@evantdang、Unsplash@Conor Samuel、Unsplash@notethanun、LIHKG討論區截圖. (圖片來源:Unsplash@evantdang) 樓主分別列出加拿大vs英國 6大因素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