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議會選舉,區能發退休交棒予黨友譚竹君,新民主同盟則派出馮君安參選。選前區能發被揭發其議員辦事處涉及違法僭建,最終馮以約千二票差距拋離譚,成功當選,令寶林選區廿年來(1999年區能發退出民協)再次有泛民主派政黨執政。

  2. 2023年6月30日 · 榮譽勳章 (英語: Medal of Honour ,縮寫MH)是 香港授勳及嘉獎制度 下排名第10的基本勳銜,自1998年起開始頒授。 以表揚在地區或某個範疇長期為社區服務的人士,亦頒授予表現優異的非首長級公務員。 授勳名單 [ 編輯] 1998年 [ 編輯] 王國興 先生 , MH. 王德渭 先生 , MH. 甘炳華 先生 , MH. 成元興 先生 , MH. 朱松勝 先生 , MH. 江焯開 先生 , MH. 吳小清 女士 , MH. 李文烈 神父 , MH (Father Peter John NEWBERY, M.H.) 何安妮 女士 , MH , JP. 李志峰 先生 , MH. 李志麒 先生 , MH. 吳萬強 先生 , MH. 李德莉 女士 , MH. 李耀斌 先生 , MH

  3. 西貢區議會 (英語: Sai Kung District Council )是 香港 十八個議會之一,負責處理 新界 西貢區 (包括 西貢市 、西貢離島以及 將軍澳新市鎮 )的地區事務,向政府提出意見。. 此議會由6名民選議員、12名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員、12名委任議員2名當然議員組成 ...

    • 會章宗旨
    • 發展歷史
    • 成員
    香港是根據中國憲法成立的特區,並以憲法、《基本法》、《港區國安法》和香港法律管治,民協支持上述憲制秩序。
    擁護《基本法》、效忠特區,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政府、擁護香港是國家不可分離的部分,支持全面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
    在符合國家安全和香港利益的前提下,爭取按《基本法》盡快落實特首和立法機關透過全面普及而平等選舉產生。
    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促進香港的經濟發展。

    八十年代

    成立時期 1986年10月26日,由十一個壓力團體、居民團體及議員辦事處合組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當中包括李永達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陳立僑的民主公義協會、張家敏的新香港學會、馮檢基的深水埗民生關注組、王岸然北辰學社,為香港最早的參政組織之一。主要知名成員包括張家敏、陳偉業、黃仲棋、李永達、王岸然、黃富榮等人,創會時有十四位議員。由於當時香港社會氣氛對「黨」字甚為抗拒,令人想起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的黨爭,故以「會」字命名。民協曾與匯點、太平山學會並為民主派(今稱泛民主派)的三大組織。 1988年,民協積極投入爭取八八直選運動,並加入民主政制促進聯委會。民協其後派出多人參選八八、八九年之三級議員選舉,共31人成為各級議員。 籌組港同盟 1989年六四事件後,當時各團體皆認為要團結集結力量,在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籌組的同時,認為政黨與社會運動應分開,故民協、匯點、太平山學會等研究結盟或合組政黨的可能。其後,民協會員大會議決保留民協,但容許成員自行決定會否加入香港民主同盟。1990年4月23日,當時一半民協成員退出,與太平山學會、匯點成員合組港同盟,包括陳偉業,單仲偕等,對民協...

    九十年代

    全盛時期 在分裂後,民協內部同意除了政策倡議外,基本上沒有足夠人力和物力處理覆蓋全港的工作,故馮檢基提出「蘇格蘭經驗」 -- 即集中有限資源在一個地區發展,以增加影響力。 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立法局首次引入普選議席,馮檢基、羅祥國、周美德分別於九龍西及新界北競逐議席,結果馮檢基成功進入議會。而放棄繼續從衛生界功能組別參選,轉移到新界北選區參選的周美德不敵港同盟馮智活與匯點狄志遠、自民聯張漢忠、王志強兩個參選組合,以票數排名尾二的成績落敗。 末屆立法局政改方案與臨時立法會 彭定康在1992年上任香港總督之後,在當年的首份施政報告推出政改方案,內容包括改變最後一屆立法局的組成及取消所有區議會委任議席等。而彭定康政改方案掀起了中英爭拗,民協在堅持民主進程、嚴守九七前不改基本法的原則下推出民協政改方案,惜未獲立法局支持。儘管受到北京方面的強烈反對,彭定康的政改方案仍然成功在1994年6月30日獲民主派佔優的立法局通過,並在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中落實。中國政府以政改方案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和中英兩國的外交文件為由,不再承認「直通車」(即原來英中雙方協議,最後一屆立法...

    千禧年代

    2000年立法會選舉,馮檢基重回立法會,保一席位置。在主權移交後維持馮檢基一人在立法會代表民協,被稱爲「一人黨」。 政黨以外的發展 2002年,民協成立三行工人就業支援中心,以社會企業的模式營運,為失業工友創造就業機會,同時減低工程界「判上判」制度,令顧客可享經濟價格,工友收入亦不被剝削。曾舉辦「關愛扶弱翻新工程計劃」,得到一些商界、學界和專業人士的參與。計劃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政府的最低工資聘請綜援、三行工人為西九龍區的長者家庭、殘障人士家庭和長期病患者家庭提供室內維修服務。當中康業服務有限公司會免費提供維修材料,建築師學會的專業人士會替有特別需要的家庭「度身」設計,維修工作則由民協三行工程公司負責。目的是讓住在殘舊樓宇內的弱勢家庭,可以得到住所內環境的改善。 同年成立社會服務中心,提供不同服務予弱勢社群,並推行環保項目,如家庭互助幼兒中心、兒童發展中心、食物回收助人計劃、樓宇復修支援計劃、社區團體計劃、家居源頭分類計劃等。民協社會企業有限公司的社企服務包括:三行工程、咖啡店、殯儀社企、清潔服務、舊衣回收、二手店、旅遊服務等,惟現時已獨立運作。 回歸後首次政改 2005年,...

    區議員

    202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民協未能成功獲得九名「三會」委員提名參選,沒有成員可參選今屆區議會選舉。其後特首沒有委任民協成員為委任區議員,為民協成立以來首次在區議會得0席。

  4. 2024年5月5日 · 2021年9月14日的議會大會上投票支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本法》與《憲法》關係,一國與兩制關係等事宜,除兩名建制派議員外,其餘包括麥偉明和吳美在內的兩名獨立議員都投票讚成建制派的動議,最後動議以4票贊成,5票反對遭否決,前民協 ...

  5. 工具. 香港2014年授勳名單 ,2014年7月1日於 憲報 刊登,共有283人獲頒授勳銜及作出嘉獎,這是 香港回歸 以來第17份授勳名單。 勳銜頒授典禮於10月18日在禮賓府舉行。 授勳及嘉獎名單 [ 編輯] 大紫荊勳章 [ 編輯] 楊孫西 博士 , 大紫荊勳賢 , GBS , JP. 何柱國 先生 , 大紫荊勳賢. 金紫荊星章 [ 編輯] 司徒敬 法官 , GBS , JP (The Honourable Mr. Justice Frank STOCK, G.B.S., J.P.) 賀輔明 勳爵 , GBS (The Right Honourable the Lord HOFFMANN, G.B.S.) 璟智 女士 , GBS , JP. 陳振彬 博士 , GBS , JP.

  6. 香港繁體. 羅祥國 (英語: Law Cheung-kwok ,1949年9月26日 — ), 香港 前 西貢區議會 議員,著名經濟學者、 香港中文大學 航空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1] 、 香港浸會大學 客席講師。 此外,他是香港首位在政界層面正式提出全民派錢者,早在1995年立法局會議上提出派錢 (或消費券)5000元。 最終議案僅得5票贊成,41票反對,遭到壓倒性大比數否決。 但此事卻為16年後 (2011年)香港政府推出的「 $6000計劃 」埋下伏線。 簡介 [ 編輯] 1972年畢業於 香港中文大學 新亞書院 經濟系 [2] ,後來先後在 泰國法政大學 和美國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取得經濟學碩士和博士。 他是 香港歷史 上第一屆 中大學生會 會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