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10月11日 · 根據有關條例教育局局長須就將國旗及國徽納入中小學教育發出指示以教育學生國旗及國徽的歷史及精神國旗升掛和使用的規範及升國旗儀式當守的禮儀以及就有關每日升掛國旗及每周舉行升國旗儀式的事宜向學校發出指示發言人表示國旗國徽及國歌是國家的象徵和標誌所有公民必須予以尊重。 培養學生對國民身分的認同,是中小學教育的其中一個重要學習宗旨,亦是學校教育應有之責。 國旗、國徽、國歌及區旗的學習內容一直蘊含於本地中小學課程的不同科目中。 教育局亦一直為學校提供相關的課程資源和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協助學校推行有關教育。

  3. 升國旗儀式的意義與精神. 象徵意義:國旗國徽及國歌是國家的象徵和標誌,而區旗及區徽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區)的象徵和標誌. 對國家的尊重:升國旗儀式是把中國國旗的正式展示和升起,象徵著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尊重。. 這個儀式表示香港作為中國的 ...

  4. 5: 升國旗儀式的意義在於通過情境薰陶,從而提升學生的國家觀念及國民身份認同。 一直以來,學校透過不同學科學習和全方位學習活動,增進學生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國旗下的講話」只是其中一種學習活動。 學校可以配合校情及教育局在2021 年8 月26 日公布的第123/2021號通函《國民教育:學與教資源及活動巡禮》中的「國民教育——活動策劃年曆」,豐富「 國旗下的講話」內容,加強培養學生國民身份認同。 學校可利用「 國旗下的講話」進行價值觀教育,讓學生認識國家的歷史、文化、經濟、科技、政治體制等各方面的國情和發展,從而懂得關心社會、國家和世界,認同國民身份並珍視中華文化,對社會和國家具責任感和承擔精神;亦可邀請同學在「國旗下的講話」環節作分享。

  5. 6: 升國旗儀式的意義在於通過情境薰陶,從而提升學生的國家觀念及對國民身份的認同學校應以符合每週舉行升國旗儀式的要求為大前提,作出合適的規劃和安排因此,採用循環制上課時間表的學校可按實際情況,於每週不同的日子舉行升國旗儀式。 7: 學校必須於每個上課日升掛國旗(及區旗),若個別上課日涉及全體學生或教師參與而不在學校舉行的活動(例如:/陸運會),學校是否同樣須在活動舉行當天在校內升掛國旗(及區旗)? 7: 答 就涉及全體學生或教師參與而不在學校舉行的上課日活動,學校可按實際情況酌情處理升掛國旗(及區旗)的安排。 一般而言,如學校有職員回校執行職務,應安排他們在校內升掛國旗(及區旗)。

  6. 的歷史及精神區旗及區徽的象徵意義國旗及區旗 升掛及使用的規範以及在升國旗儀式和任何儀式中 升區旗時當守的禮儀

  7. 升旗儀式 是指一種由政府或民間舉行 公共場合 下將國旗或其他旗幟升上旗杆的儀式舉行升旗儀式的目的一般是為了向旗幟展現尊重和敬意本條目主要描述升旗儀式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內的歷史和現狀。 天安門廣場 [ 編輯] 截至2024年5月14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 每天均會在日出時分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首都 北京 天安門廣場 舉辦的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的儀式。 該儀式現由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 北京衛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 主持。 歷史沿革 [ 編輯]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 正在準備升旗. 天安門廣場的第一次升旗儀式於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期間舉行 [1] [2] ,當時由4名來自北平市糾察總隊一大隊的隊員充當臨時升旗和護旗手 [3] 。

  8. 舉行升國旗儀式時在國旗升起的過程中參與或出席該儀式的人當守的禮儀是 — 面向國旗肅立; 向國旗行注目禮或以適當方式向國旗敬禮(視乎情況所需而定);及 並無損害國旗尊嚴的行為。 參與或出席升區旗的儀式的人亦當守上述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