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6日 · 庭上展示陳與黎2017年10月31日的WhatsApp信息紀錄,黎稱剛與羅傑斯吃晚飯,羅傑斯剛成立「香港監察」組織以「維護香港自由」,黎又將陳的聯絡方法交給羅傑斯;陳回覆「收到」、「份內事」。

  2. 2015年4月18日 · 羅傑斯近日在新加坡接受《明報》訪問時直言,香港樓市泡沫已去到極端(extreme)階段,出現大幅調整是「常識」。 他指香港及新加坡等地,已見到住宅物業開始大幅增加(見圖),「這對價格會是決定性因素」。

  3. 2015年10月2日 · 作者簡介﹕第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中文、中國文學、中史考獲5**成績,現就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二年級,熱愛閱讀、寫作,深信真誠乃寫作之本。 加拿大多倫多明報新聞網.

  4. 2024年4月10日 · 央行高級副總裁羅傑斯(Carolyn Rogers)在3月底的一次會議上表示,央行仍致力於讓通脹回到目標水平。 她說:「好消息是,貨幣政策正在發揮作用,通貨膨脹率已經大幅下降。

  5. 2020年10月27日 · 解說. 予,第一身代詞,文言第一身代詞很豐富,有吾、我、余、予等至少7、8個,到了白話,只剩孤單一個「我」字。 「豈……哉」,是文言習見的反詰句式;「豈好辯哉」,表達了孟子本來不想與人辯論。 不得已,也可以看成是三音節的詞彙;已,停止;不能停止,即欲罷 (罷,也就是停止)不能,非出於本意,無可奈何地不得不如此。 也,表示十分肯定的語氣。 孟子就什麼議題迫不得已地辯論? 與誰辯論? 〈魚我所欲也〉一章出自《孟子?告子》篇,前文是孟子與告子有關人性的一連串辯論。 告子認為,人性天生如同白紙,無所謂善或不善,受後天影響,才有了善與不善的分殊。 孟子反對,他秉承孔子,堅守人與生俱來能同情別人,不忍心別人受傷害的根本信念,簡言之,人性本來善良。 這是儒家的終極關懷,不能失守,孟子的確不得不辯。

  6. 2022年5月22日 · 【明報專訊】律政司將於周六(28日)舉辦《港區國安法》法律論壇,美國達維律師事務所(Davis Polk & Wardwell)亞洲區主席馬田.羅傑斯(Martin Rogers,圖)早前答應出席,《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前日報道,引述另一美籍律師批評該論壇是「明目張膽的

  7. 2023年3月24日 · 搜查前導讀. 「美」到底是什麼? 「美」又從何而來? 朱光潛於1932年出版《談美》,是一本以書信形式寫成的美學入門書,向年輕讀者說明如何追求真正的「美」。 今期跟大家談談書中第一篇文章〈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朱光潛先指出不同人對古松面目的理解,定當存有許多重要的異點,因為「知覺不完全是客觀的,各人所見到的物的形象都帶有幾分主觀的色彩」。 文中他假設園裏有棵古松,再以「木商」、「植物學家」和「畫家」3個不同的角色,闡述他們看到古松時會有哪些迥異的想法: 木商:如何把古松砍掉? 怎樣運它、賣掉它,再把它換成有價值的家具? 植物學家:古松是一棵葉為針狀、果為球狀、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