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7日 · 但一大硬傷是他太太的社會保障年金規模比他少很多」。所以該網民覺得有點捉襟見肘對於退休一事十五十六實際上擁有退休資產 逾1,330萬港元?

  2. 2021年9月16日 · 凌先生和太太是富足家庭認證導師朱珏瑛Ellen Chu的客戶2020年因疫症影響學校收入凌先生不幸被裁員失去了教席幸好能夠找到代課老師的工作但始終減少了收入工作亦較不穩定。 經歷了一年多的經濟及疫症衝擊後,雖然感覺各樣都已漸漸地穩定下來,但經歷了轉變令危機感加強,所以希望可以對未來的理財規劃有更好安排,相約Ellen商討家庭理財規劃。 點擊圖片放大. 相對上,凌太太的狀況比較好,她是一間中學的學科主任,收入及工作都穩定,在學校的人際關係也良好,所以不用擔心職業上有突然轉變,亦由於小女兒剛出世,所以未來數年在工作上都不會主動尋求改變。

  3. 2022年8月10日 · 今次《你財策劃師》的主角Benny,1年前跟太太移居到英國,最後決定回流到香港,究竟是甚麼原因? 今年61歲的Benny,剛在2021年中退休,和53歲太太享受二人世界。 他想有更好的退休生活環境,也希望慢活,享受第二人生,所以決定把握機會,以BNO身份和太太移居英國。 由於當時傳聞有很多人申請,所以Benny的太太擔心遲了未必可以成行,所以退休後不久便動身,Benny坦言當時未有考慮周詳生活上的安排。 今次和他面談,是他剛返回香港,亦決定了重新在香港生活而不再走去英國。 這次從醫、食、住、行四方面探討移民到英國,現實與期望到底有何差距。 醫: 不知是否太緊張的緣故,Benny的太太在出發前數星期被診斷到患上疾病,慶幸沒有生命危險,但需要動手術。

  4. 2024年5月15日 · 個人增值. 撰文: 黃正軒. 發布時間: 2024/05/15 09:10. 最後更新: 2024/05/15 09:11. 分享:. 研究:人活到54歲理財最精明!. 盤點20、30、40歲時容易犯下的財務錯誤。.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 一項 ...

  5. 2023年10月4日 · 今次你財策劃師的主角是60歲的蘇先生他剛剛退休雖然蘇太太較年輕但亦同步退休和丈夫一起享受退休生活現時家庭每月支出連同保險費用支出逾6萬元。 這次他的理財目標,如何運用現有儲蓄及收租物業製造每月5萬元入息,用作支付生活費及潛在醫藥費。 蘇先生退休時獲得數百萬退休金,感覺銀行定期存款利息高,所以毫不猶豫便將收到的退休金大部分做了定存,其餘則保留在活期存款,等待適當安排。 蘇先生的理財目標很清晰,便是想知道如何運用現有資產應付未來的生活費及潛在醫藥費。 針對這類剛退休個案,我的做法亦很直接,便是先從現有資產推算是否能夠製造期望的生活費,之後再考慮配置是否適當。 600萬定存 平均年息4.35厘.

  6. 這次的主角施傅,是一位曾經欠債80萬,在跌跌碰碰中成長,終在38歲達到財務自由,回流加拿大與家人享受生活的人。 回顧過去30多年,施傅總結了在投資理財路上令他後悔的8件事,我們看看他的經歷,從中學習。 【要做小富婆揮手區 戒甩「好有同感」的消費習慣 : 按此 】 呢8件事或許你我也有共鳴 . 點擊圖片放大. +6. +5. 1) 婚禮支出太多. 雖然只結了一次婚,施傅卻擺了兩場婚禮。 舉辦一場婚禮,又要花時間又要花費金錢,他提到若當年以結婚的資金用作投資,可以提早開始財務自由的路。 當時為了籌備婚禮,沒有時間研究樓市。 若可以再選擇,他會舉辦婚禮,但資金上會節省點,而婚禮規模亦會縮小一點,因為數十萬元用作投資可以帶來更大回報,這些都是屬於機會成本。 2) 高消費興趣.

  7. 2023年8月19日 · 45歲財務自由並提前退休的田臨斌,在事業巔峰期選擇退休,享受退休人生。 離開職場後,他找到對寫作的熱情,在著作《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 》一書中,他講述了自己退休後的生活及心態變化,並發現,退休之後很多東西都是多餘的,生活可以變得更簡單健康。 食︰更多在家煮飯. 他寫道,他從前上班時,幾乎都是外出就餐,雖然老婆偶爾會在家附近的小超市買菜,但就連她都對菜價説不清楚,自己更是一竅不通。 退休後,在家煮飯的次數大幅增加,兩人經常一起去小超市買菜,一段時間後發現其實可以去更便宜的市場,選擇更多而且價格便宜不少,買了一年後才發現傳統市場更好,蔬菜新鮮又多樣。 這種漸進式的調整,不但更省錢,更重要的是飲食習慣也因此有了相當大的改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